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效增质助力

【作者】 侯显梅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媒体是提效增质的重要工具。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助力学生兴趣激发、情境创设、教学难点化解方面凸显其功能优势。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效增质;多媒体;助力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与学科教学融合更加深入,不再于浅层次的运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高效的教学辅助策略,为课堂教学展示了一方新天地,特别是在提效增质方面,作用非常明显,是我们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不可或缺的首选手段了。当然,这需要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最大化。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多媒体助力语文教学的提效增质。 
  一、多媒体助力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作用主体性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新课标的践行者,我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在兴趣内驱上产生能动性,迸发主体性。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转移,注意力不能持久。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单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是无法凑效的,学生对这种单调、呆板的教学手段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直观地展示事物的本质和其内在的联系,以较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静止的语言文学变为动态的、直观的画面,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针对这篇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美文,我们就可以制作出包括地图、海水、海岛、海滩等课件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的同学从海滩中读懂了“千奇百怪”、“庞大”等词的意思,有的同学从海底看到了威武的大龙虾、蠕动的海参、美丽的珊瑚、神奇的鱼等。学生注意力自然被这美感十足的视频所吸引而被卷入其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其主体作用就会充分发挥出来了。
  二、多媒体助力生动教学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理解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策略之一,是我们很多教师都乐于应用的方法。而运用多媒体助力情境创设,能使情境更加生动,有吸引力。特别是能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更能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获得更多有效的教学信息。通过图、文、声、像的交织组合,形成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动听的音乐背景于课堂中,让学生在美学的学习环境中耳闻目睹,主动探究美、发现美、感受美。例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创设教学情境。随着惊心动魄的画面的呈现,学生就受到了强烈的情绪感染,就已把自己的心融入到文本中,使自己的情感在情境中得以熏陶、升华。接下来学生在饱满的激情中内驱下,产生阅读课文的需求,有趣的进入到文章的理解探究历程中了。再加上一曲《为了谁》的播放,更是点燃了课堂激情,让很多学生把千言万语的期待心理留在纸上,流进了心中。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学生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也理解了课文,达到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东方明珠》这篇课文时,在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五光十色”这个成语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为这四个字涂上四种颜色,并以放大、闪烁的形式出现,再配上夜晚东方明珠的照片,让学生从真实的视觉中感受这个词,这个难点便迎刃而解了。
  三、多媒体助力教学难点突破化解,开拓学生视野
  突破难点,是我们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辅助教学的重要目的。一堂课教学效率高不高,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学难点突破的速度上。而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整合,就能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更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例如,《詹天佑》一文中,让学生理解“从两端时凿进法”“中部凿井法”具体操作和詹天佑这什么要采用这种两种方法是难点,教学中,为了快速化解突破,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演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势特点,接着动画演示铁路工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变抽象为具体,学生能直观认识和感受什么是“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在认识“人字形线路”时,我也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见,科学运用多媒体,可使教学难点变得浅易,能让抽象变为具体,能让学生跨越时空间来认识和理解问题,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预期效果。
  在快速化解教学难点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在单位时间里,就需要我们运用更多的教学内容来充实课堂。而运用多媒体助力课堂教学,除了其负载的信息更多外,还有就是在提效后也需要更多教学内容来施教。因此,我们可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在丰富课堂容量,新增更多教学信息,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强见识方面,是其他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总之,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能真正实现提效增质效果,因为其不仅能发展学生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是传统手段更没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能给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既能充分展开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真正使语文课堂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张雅萍,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职教通讯,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