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作者】 陈堂翠
【机构】 重庆市巫溪县环城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综述:数学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也千差万别。作为教师,如何转化学困生是系统工程。下面我就从学困生转化的具体做法作阐述。
两年前,我接替了一个新教学班。刚上几天课,我就发现这个班的数学基础不容乐观,原来是“学困生”面太大,害得我几乎每堂课都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看来“学困生”的转化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我将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学困生”需要尊重
有道是:三等教师教知识,二等教师教方法,头等教师教自尊。教师如果有意无意伤害自尊,就回破坏孩子积极上进动力。我从来没当着别人的面数落那些孩子,而是想方设法给他们给足面子。接任这个班后我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一部分学生考完后表现得异常兴奋,总是向我打听分数。但另一部分学生忐忑不安,见我就躲。后来我费了一番心思,将习惯上的百分制改为等级制,而且只公布得A等的。公布成绩的那天,我委婉地说“部分同学考得不好,这没关系,以后我们一起努力吧!”直到这时,他们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地。
二、“学困生”需要鼓励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感到自卑。“学困生”的长处与短处交织在一起,不易被发展,教师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以一当十,以小见大,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常常在他们作业后面写批语,比如:“你今天表现真棒,改掉了粗心的毛病。”“你写的作业太漂亮了!”如果错了一些题目,我会写上“今天你怎么啦?快加油吧!”或者下写上:“太可惜了!”就这样让“学困生”的鼓励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真是用心良苦。久而久之,“学困生”就会在老师的鼓励下不断进步。
三、“学困生”需要帮助,“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产生困难的学生
对他们光有自尊和鼓励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耐心地辅导和帮助。每次课堂练习,我总是频繁出现在“学困生”面前,关注他们对当堂内容的消化情况,一旦有问题立即给予指点,扫除障碍。课间十分钟,我总是结合几个错例,面对面地讲解。我的口号是人人过关,题题过关。有时我还发动家长,要求孩子把思路讲给爸妈听,爸妈听懂了,奖给笑脸?,没听懂给予帮助和纠正。
四、“学困生”需要特别的呵护
“学困生”就像襁褓中的婴儿,心灵相当脆弱,尤其需要老师特殊的关爱和呵护。我对“学困生”是降低了起点的。家庭作业分层布置,“学困生”只做基础题,最多加上变式题,很少让他们做提高题。问题的回答总是将容易的留给这批学生来答,让他们每节课下来都有收获。我还乐于和“学困生”交朋友。可以说绝大部分“学困生”情绪低落,表情单调,愁眉苦脸。有一次我无意中了解到一个叫赵小玲的女同学特爱踢毽子,于是我主动要求和她比一比,这时发现她笑了,笑得那里灿烂。后来我还经常和她一起踢。我告诉她你很有特长,其实学数学和踢毽子没什么两样,既然能踢好毽子,也能学好数学。后来她喜欢上了我,也喜欢上了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总之,转化一个“学困生”比提高一个优等生还要艰难得多,但是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育合格人才,我们不能知难而退。只要肯探索,成功的大门会向我们敞开的。
参考文献:
[1]《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校刊2006年第一期
[2]《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2005年
[3]《浅议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 慎玉杰 2004年
两年前,我接替了一个新教学班。刚上几天课,我就发现这个班的数学基础不容乐观,原来是“学困生”面太大,害得我几乎每堂课都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看来“学困生”的转化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我将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学困生”需要尊重
有道是:三等教师教知识,二等教师教方法,头等教师教自尊。教师如果有意无意伤害自尊,就回破坏孩子积极上进动力。我从来没当着别人的面数落那些孩子,而是想方设法给他们给足面子。接任这个班后我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一部分学生考完后表现得异常兴奋,总是向我打听分数。但另一部分学生忐忑不安,见我就躲。后来我费了一番心思,将习惯上的百分制改为等级制,而且只公布得A等的。公布成绩的那天,我委婉地说“部分同学考得不好,这没关系,以后我们一起努力吧!”直到这时,他们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地。
二、“学困生”需要鼓励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感到自卑。“学困生”的长处与短处交织在一起,不易被发展,教师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以一当十,以小见大,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常常在他们作业后面写批语,比如:“你今天表现真棒,改掉了粗心的毛病。”“你写的作业太漂亮了!”如果错了一些题目,我会写上“今天你怎么啦?快加油吧!”或者下写上:“太可惜了!”就这样让“学困生”的鼓励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真是用心良苦。久而久之,“学困生”就会在老师的鼓励下不断进步。
三、“学困生”需要帮助,“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产生困难的学生
对他们光有自尊和鼓励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耐心地辅导和帮助。每次课堂练习,我总是频繁出现在“学困生”面前,关注他们对当堂内容的消化情况,一旦有问题立即给予指点,扫除障碍。课间十分钟,我总是结合几个错例,面对面地讲解。我的口号是人人过关,题题过关。有时我还发动家长,要求孩子把思路讲给爸妈听,爸妈听懂了,奖给笑脸?,没听懂给予帮助和纠正。
四、“学困生”需要特别的呵护
“学困生”就像襁褓中的婴儿,心灵相当脆弱,尤其需要老师特殊的关爱和呵护。我对“学困生”是降低了起点的。家庭作业分层布置,“学困生”只做基础题,最多加上变式题,很少让他们做提高题。问题的回答总是将容易的留给这批学生来答,让他们每节课下来都有收获。我还乐于和“学困生”交朋友。可以说绝大部分“学困生”情绪低落,表情单调,愁眉苦脸。有一次我无意中了解到一个叫赵小玲的女同学特爱踢毽子,于是我主动要求和她比一比,这时发现她笑了,笑得那里灿烂。后来我还经常和她一起踢。我告诉她你很有特长,其实学数学和踢毽子没什么两样,既然能踢好毽子,也能学好数学。后来她喜欢上了我,也喜欢上了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总之,转化一个“学困生”比提高一个优等生还要艰难得多,但是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育合格人才,我们不能知难而退。只要肯探索,成功的大门会向我们敞开的。
参考文献:
[1]《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校刊2006年第一期
[2]《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2005年
[3]《浅议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 慎玉杰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