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关于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教学

【作者】 刘 静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镇鲁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师应明确信息化时代下名著阅读指导的趋势,充分认识到“浅阅读”阅读方式在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以“浅阅读”为教学工具加强对学生的教学,采取多角度教学、开展主题活动、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地加强对“浅阅读”的应用,以此实现对名著阅读指导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名著导读;阅读教学;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工作在校内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因此,为了改善目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现状,需要对初中生的语文名著阅读工作做好引导,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且能够将名著阅读与语文学习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名著阅读的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名著导读”对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起到了促进作用,能不断完善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实际运用这些知识。学生通过“名著导读”教学积累的知识,能有效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言之有物,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名著中的知识比较丰富,有的名著极富想象力,教师让学生阅读名著,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除此之外,“名著导读”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文化。如阅读名著《史记》,学生能了解诸多文化知识。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1、名著题材单调,学生兴致不高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一般存在于教材阅读教学之中,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名著阅读当做了一种课外辅助手段,只是将教材中涉及的名著内容加以讲解。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以所谓考点为参考,将教材中本身不多的名著内容划分等级,更多的名著被简化为(故事大纲、主要情节、作者介绍、主人公性格)等模块,学生缺乏了对优秀文学的阅读体验和赏析,降低了本就为数不多的名著阅读量,过于模块化的名著阅读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造成学生对名著阅读失去兴趣的情况,是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工作开展的一大不良现状。 
  2、教师未做引导,学生理解不足 
  各类文学名著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性,学生出于自身文学储备的不足,在名著阅读中容易形成阅读障碍,无法全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名著的思想层面高于学生本身,在缺乏教师适当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只存在于表面,对名著的感情表达、地域特性和语言特性理解不足,进而影响学生对名著的整体阅读理解。教师的适当引导能让学生避开这些障碍,对名著进行深入阅读,而受教师本身的文学素养、见解局限性及喜好等因素影响,使得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不足。
  三、告知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意义 
  1、有利于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指导鼓励初中生进行整本名着的阅读,有助于使初中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对名著中的内容进行整合提升,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逐渐的提高,独立思考、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提升,名著的整本阅读促进了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2、有利于培养初中生静心阅读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态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心平气和的静下心来去读书已经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在阅读整本名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专心的去阅读,去思考,阅读时间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优秀品质,形成宁静淡泊的良好心态。
  四、策略
  1、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阅读 
  初中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范围,以及理解能力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想要完全理解名著中一些具有深层次含义的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作为教师不能强塞硬灌,而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理解。比如,《水浒传》这部名著,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本身对于人物的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技艺高超。且描绘了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故事,但是这本名着有着深刻的内涵,如果不加引导,只是任由学生去读,极大可能学生就把一本内涵丰富的小说当成一本有趣的江湖故事集来看。笔者认为,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循序渐进的阅读:第一,了解作者生平,成书过程,粗读文本,内容概要等;第二步,把选文的内容阅读一遍,找到选文在原著中的章节所在;第三步,细致阅读全文,在对文章的内容和脉络有一定了解后,再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或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细读。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式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符合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设定、作品内涵理解的更加透彻。
  2、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之前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及爱好,创造一个更具有文化气息环境更利于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既要讲求“泛”,也要讲求“精”,泛是指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书籍种类,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某方面或多方面的书籍进行阅读,而精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供学生阅读,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精神启迪类的书籍,就可以像其推荐《名人传》《简爱》等,而对于喜欢科幻类的学生就可以向其推荐《海底两万里》。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强班级名著阅读风气建设,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办阅读角,让学生自主捐赠相关书籍至班级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阅,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
  结语
  名著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不论是对现世还是对后世,不论是在精神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性及科学性,让名著能够更好地启迪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季.阅读退化的隐忧:书刊文化影响与青少年成长[J].课程.教材.教法,2001(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