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作者】 吴筱丽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坪滩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引,把其理念化为实践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课堂教学
  新课改工作如星火燎原,以不可抯挡之势在教育战线上焚烧每一个陈旧的观念,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撞击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扉,它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发展新形势,善于接受和消化新理念,依据新课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我们知道,新课改是以新课标为行动指南的,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这个方面,其要求我们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施教。在实践中我们也的确采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种手段的出现,的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补充手段,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特别是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方面,是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新课伊始我就用计算机放映各种轴对称图形的建筑、图形、鲜花等画面,让学生开始就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和普遍存在性,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样教学,学生主体性被激发,就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与老师共同创建高效课堂。
  二、把“生活”引进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抽象概括。因此,新课改倡导实施生活化教学,而数学学科就是首当其冲的排头兵。而如何有效实施,则需要我们首先搞清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小孩子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让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能模仿再现的,就要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三、注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切身体验  
  体验是一种参与、体验是一种实践。新课改背景下的体验作为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方式或经历,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四、创造性地使用插图,模拟实际情境 
  翻开现行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便是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憨态可拘的动物,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了这样许许多多的情景图,实质上是编者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现实的看法,转化到书本上以图的形式来展示,并不是要广大教师局限在图中,必须看图、用图、讲图。我在实际教学中感到,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我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实物、图片、自做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应用新课标理念作指导,把其精神化为实践方法,这样才能让课堂变得更高效,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以更好地促进他们获得数学关键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齐艳春,刍议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吉林教育,2010年。
  [2]廖文清,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数学和谐课堂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
  [3]王震,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J].科技信息,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