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鲁 飞

【机构】 四川省苍溪县龙王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习惯于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材内容来开展语文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限制学生语文多样性思维的发展,还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小学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基于此,教师就必须要从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出发,充分参考阶段性的语文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有效的在现有课程当中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元素,以此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需要对当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和调整,充分的激励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自主自觉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社会发展状况
  刚上小学的学生大都像温室里的花朵,刚刚从父母的怀抱中挣脱出来,每天自由自在的生活突然变成让他们规矩地坐在教室里上课,难免会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这就需要教师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一个适合学生的生动有活力的课堂。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语文方面的教学都是近些年来大家重视的方面。中高考中,语文分值所占比例也是比较大的,但是很多地方并没有做到真正学习语文,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做到会做题就行了,久而久之,学生自身也不能对语文知识做到深入的理解,自身素质自然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养成习惯,小学语文是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是培养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最佳时间段。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学生的启蒙教育,从读书写字开始,很多习惯都是小学的时候养成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小学语文教师更是对教育学生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了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激励教育的意义
  与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方式不同,激励教育的中心和主体是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了解小学语文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要求,在课堂中引入一些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理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励和鼓舞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在这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要全面加强对课堂教学反馈情况的重视,以此为依据来对激励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创新和调整,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小学语文激励教育。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为学生打造集轻松和娱乐为一体的激励环境,充分的利用各方面因素来开展语文课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同时也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而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虽然大部分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较有限,但十分渴望能够表现自我,并获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鼓励和表扬。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这一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学生的特性和教学要求为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络搜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元素,或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入手,引进一些学生熟悉的区域性教学资源和生活教学内容。以激励教育要求和参考的依据,对于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再将其融入到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当中。然后,教师再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巧妙的利用语言艺术激活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螺旋递进式的进行语文学习。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后续的小学语文教学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激励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良好的环境不仅是语文教学开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提升激励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也必须要充分的对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之后,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构建较为良好的激励环境。在这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入手,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音频等的多样化元素,将其进行筛选后制作成集生动性、交互性、娱乐性、趣味性、激励性为一体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语文情感。然后,再结合学生培养要求提出一些思考研究问题,利用激励视频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综合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孔明借箭”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当中的《草船借箭》的短视频,引导学生认真的观看视频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来总结故事大意。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知和理解。然后,教师在提出问题:“同学们对孔明有什么了解吗?”,或结合课文主题让学生思考:“孔明为什么要借箭?”、“孔明用什么样的方法借箭的?”、“孔明最终借到箭了吗?”、“课文中出现的人物都有这样的特点?”等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入手来进行分析和思考。对于回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播放撒花或者鼓掌的动画图片。对于回答并不完善的学生,教师可播放加油或努力的短视频。然后,教师在进一步进行本章节重难点知识讲解,鼓励学生学习诸葛亮优秀的品质(下转第81页)(上接第82页)和精神。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三观和他的品质。
  (三)利用榜样激励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本身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在实际的游戏过程当中,大部分的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模仿教师或者优秀学生的行为,以期能够获得其他人的赞扬和认可。因此,在开展激励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全面提升对自身言行举止的要求,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语文教育和激励教育培训,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养好的榜样,同时也能够使教师更快的解决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另外,虽然教师榜样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教学效果,但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往往很难抽出较多的时间来进行一对一的激励和引导。因此,教师可以在现有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6~8个层次相同或不同的学生划分为同一个小组,然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层次来进行分层教学任务和实践活动的设计,引导和鼓励每一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进行讨论和探究。在进行分组时,教师必须要保证每个小组当中具有1~2名语文成绩较好或综合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当该部分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和指导其他同学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能够充分的发挥榜样激励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当中的应有作用。
  综上所述,为了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充分的对激励教育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剖析。充分的发掘激励教育和语文课堂的衔接点,将二者进行有机组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当中有效的引入语言激励法,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也可以为学生构建较为良好的激励情境,引导学生在榜样激励的作用下进行合作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为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奠定良好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