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作者】 文鸿飞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合作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讲究合作学习飞方法,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注重合作学习的策略,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了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
  关键词:合作学习;特点;方式;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合作学习的条件。”有资料表明,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更为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的想法都是在小组交往中产生,大部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实例中,小组交往是最基本的因素,创造性人才通过交往而成为独立的人。《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的互助性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关键是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及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兴趣呢?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与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与乐趣。此外,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及时对学生给予鼓励、帮助与指导,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二、合理分组
  分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教师兼顾组与组之间在性格、知识水平、个体差异等的均衡性,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后续的合作学习中的竞争意识,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对于语文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更为活跃和积极,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分组过程中在每个组具备一名学生作为组长,进而监督和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实现教学与学习的目的的结合。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项目
  1.合作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基础好的学生通过思考或许能说出问题的答案,但基础差的学生有时还一知半解,教师此时就可以发布合作学习的指令。由小组长主持,马上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三五分钟,将老师提出的问题或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组员站起来互相发言交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组长把组内问题或答案略略归纳一下。讨论结束时,问题能得到解决的话最好不过,如果问题还是解决不彻底,可以由组长再汇报给老师,期待老师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和具体地引导。
  2.合作朗读和表演课本剧。高年级语文的教材有时要求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如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等)。如果简单地照本宣读的读读、比划一下,容易使人感到索然无味。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角色朗读或表演竞赛,强调全班学生从读音是否标准、对话是否有感情、表情是否自然、表演是否得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表演小组。因为小组之间有了竞赛的激励机制,为了小组的荣誉,各小组都不甘示弱,排练认真、表演很投入,开展活动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3.合作完成作业。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以书面形式由学生个别完成。现在为了紧跟课改的步伐,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形式,力求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如听写生字词、句子、写小作文、阅读短文、口语交际等等。这些作业可以个别完成,但小组合作完成效果更好。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分享了成功的喜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做作业的乐趣。
  4.合作讨论写作。面对农村小学高年级一部分学生存在害怕写作的现象,笔者在教学生写作文时,也尝试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协作精神,一般分几步进行:(1)学生独立思考两分钟,审清题目,看准关键词,想一想选取哪些事例来写,为小组讨论做准备。(2)小组内集体列出写作要点。首先让小组内中等生说说自己想写什么,准备怎样写,鼓励学困生大胆参与,然后优生谈谈自己的想法,起带头推动作用。(3)组长在讨论后汇报组内讨论结果。(4)教师点拨一下写作思路或下水作文引路。(5)学生动笔写作。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写作前交流,营造了人人参与、互相促进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差生愿意动手去写,逐步减少不喜欢写作的现象,也能取得了一定效果。
  四、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合作
  学生在探究中离不开合作,这一点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教师要努力营造愉悦、宽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乐于投入其中,把合作学习、主动思维视为一种乐事。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分组讨论等互助合作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共同探讨课文的知识与道理。如在《捞铁牛》这一课里,在学生已理解打捞铁牛的过程中,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拉出的基础上,此时,教师可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为什么要做那些准备工作”,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为什么船里装满泥沙?”讨论的结果是,“为了铲掉沙后船身可以向上浮”;“为什么两船栓紧、跨船搭架?”讨论的结果是,“为了使船只平稳,增加浮力。”学生就是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中,体会到怀丙和尚事前的周密思考和安排,感受到他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让他们在这样的合作中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从学生的年龄段、心理接受能力到学习的积极性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这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提升自身在教学中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巧,从而结合自身能力和合作学习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在表达、思考、归纳等各方面能力,将合作学习应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语文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