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刘 学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莲花镇水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学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的精力集中,效果较好。反之,则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即使知识渊博的教师,如果没有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的方法,也难上好一节有质量的课。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生动有趣;事倍功半
  如果在初中英语课堂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的精力集中,效果较好。反之,则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即使知识渊博的教师,如果没有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的方法,也难上好一节有质量的课。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让每一位学生喜欢你,你就可以吸引住所有学生的眼球,你的每个发音、每个知识要点也能紧紧地牢记在学生大脑里。当然,一位深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英语老师,除了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必须能够以一颗爱心对待学生,这种爱,必须是公正的、无私的、对全体学生有爱心。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段。采取切合初中英语教材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无疑对教学目的的实现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策划,既要联系教材,又要预测学生的反映,同一课型可选用不同种教学方法,不同的课型也可选用同一种教学法。例如: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我们时常采用语音对比法,也可交替使用听音法,模仿法,在复习总结时往往还采用归纳法。
  不断变换导课方式。初中英语导课就是老师在新的课题和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巧妙的导课可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不同课型的课可以采取不同的导入法,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感到课课新颖,从而在每节课上都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英语语言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一贯的。只要教师努力探究、摸索,学生积极参与、配合,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课堂采用立体结构教学,扩大信息交流,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上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课后背,背了又忘。这种教学模式,既违背了英语交际性原则,也使英语学习越来越枯燥,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立体教学变单纯的师生交流为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同桌学生交流,前后学生交流,交叉对过学生交流,学生还可以走下课堂与自己喜欢的人交流、与班级的任何一个学生交流,这种合作式的学习不仅加快信息反馈,弥补缺漏,巩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进而提高竞争能力。学习中学生不断变换合作对象,相互间永远有新鲜感,学习兴趣盎然。利用形体语言、挂图、实物创设直观情景。初中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在教学中常常引用大量实物。如讲课文用挂图,讲现在进行时,用形体语言,等等。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多使用汉语,有可以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语言环境。这种直观教学不但容易记忆,也活跃气氛,使之赋予感染力。
  用游戏多样化的特点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他们看来是最吸引人和最有趣的领域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语言课上,学生为学而练,为练而说,会影响学习积极性。教学游戏如任何游戏一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其思维活动,克服紧张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说话的愿望。教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促进创造性言语活动的重要因素。“游戏”的本质是假设、模拟,在想象的外部环境中有意识地进行模仿活动。在课堂上假设、想象某种交际情境,用英语进行模拟言语活动,便是英语教学中的游戏。采用这种形式可以灵活规定教学所需要的社会动因、交际目的、交际对话形式等等,使交际训练灵活多变,轻松自然,易于引导。游戏使死气沉沉的教学交际变成有目的、有内容的自然交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打破传统课堂秩序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围绕某个活动任务,做自己的事,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这种做法效果的确很好。初中学生是十几岁的孩子,大都好动、好表现,如果课堂四十分钟上,教师们拒绝了他们的这种表现欲,让学生端坐不动,只有听、说、读、写的权利,而没有他们自由选择对话的伙伴和其他的表现,则会引起学生们的厌恶,导致部分学生反感。有的通过语言表露出来,这样又会引起授课老师的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化。与其这样,不如将这片自由让给学生,允许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由地说,自由地做。这样做不仅能满足这些学生的好动心理,也使课堂气氛活跃。但对部分爱说闲话的学困生则应予以正确引导。具体地说,教师要向这些学困生投入更大的精力,用更大的耐心去关注他们。要对他们附注于爱心,和风细雨,对症下药,多用鼓励性语言,培养他们的成功感。多提问,多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对他们多进行个别专门辅导,给他们布置特殊作业。比如针对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教师应多让这些同学记单词、短语、背短文。针对性格内向,兴趣不广泛,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应多布置些接受性的任务。
  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讲课本、找习题、对答案”注入式的“三部曲”使英语课堂教学显得空洞、抽象、乏味.这是扼杀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常言道新颖巧妙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是教师与学生间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紧扣教材选择恰当而新颖的事例,精心设计电教软件,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恰当地设置疑问,使学生迅速地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浓厚的兴趣中展开思维,主动地去学习知识。通过设疑,利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趣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