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语文构建高效课堂初探

【作者】 侯 波

【机构】 陕西省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效课堂不是看课堂活动有多热闹,而是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度有多高,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快乐。在教学中,只有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才能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初探
  新课程的改革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重要的挑战,面对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学生们进行适应,老师也要适应新的课堂教学。然而学生们长期坚持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于新课堂改革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此需要老师学校深入贯彻新课堂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们自己对新课堂产生兴趣,让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合作探究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了学生学习活动,导致其相应的教学工作脱离实际,违反了学生学习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则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督促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平,且能够构建愉悦的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增强中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打破传统中学语文教学的僵局。例如,在“沁园春·雪”学中,读完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解决几个问题,经过小组讨论,一起来学习本篇课文。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走进了雪国,通过景色描绘的意境,同学们对作者有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认为本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哪一句?主旨句呢?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以在思维碰撞的过程当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中多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应该看到,一些教师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维中,对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缺乏应有的重视,运用多媒体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帮助很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在应用多媒体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有些教师只是将多媒体技术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必备的流程,似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学的实效性就没有发挥出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时,也没有考虑怎样运用多媒体会更加有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往往具有盲目性,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实效性不强,难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实效性,这对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要尽可能科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抓住恰当的时机来运用好多媒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途径。
  三、开拓学生的思维,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想象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初中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需要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得到有效提高与培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对文章中语言和文字的细致分析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同时提升语文课堂讲解的效率。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时,由于文言文晦涩难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够真正理解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因此,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对文言文的每一个词语以及每一句话语进行分析与理解。在对整个文章进行全面分析阅读后,老师可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陶渊明所描绘的溪流两岸的美丽鲜花和绿草遍地、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以及桑树、竹林等美好画面。学生通过想象体会作者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进而做到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真正意义上对文章所表达的含义进行透彻的领悟与理解。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开拓与启发,不仅可使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和所反映的问题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还能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积极培养,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构建自主阅读课堂
  阅读是一项对学生主动性要求比较高的学习内容,也是一种个性化比较强的活动,阅读教学应该更多的依赖学生自己对阅读材料的个性化认识与思考。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相当多的还是以老师单方面的灌输性解读为主,而学生则必须要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所有内容,这就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为了实现学生能在阅读中主动思考这一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阅读,教师应当适当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构建自主阅读课堂。自主阅读可以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探究文本的同时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能够自愿进行阅读,这将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例如,在“父母的心”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篇文章的阅读难度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自行理解文章的内容。老师可以先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与小组内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带着自主深入探究的心态来阅读和学习这篇文章。老师可以提出几个需要学生重点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从而完成对问题的探究与理解。
  五、注重课堂评价,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对高效课堂的建构尤为重要。课堂评价的一般原则是要求及时、到位、适度,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即就是要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个体因材评价,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机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有效调动个体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和鼓励学生肯定自我,认识自我。同时,也有利于避免不适当评价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另一方面,要引导建立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补充评价机制,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在检测学习效果的评价阶段,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同桌对小组成员的评价,让学生互相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及优缺点,从而实现互相鼓励积极竞争的高效学习过程。教师的评价应该以补充为主,引导学生正视自己,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学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初中语文阅读的高效课堂需要初中教师进行不断的努力、尝试和探索才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道路,最终不断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胡范伟.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11).
  [2]张敬李.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上,下旬),2014(14).
  [3]朱永生.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旬,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