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充分发挥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 冯仁高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东湖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实验在物理在教与学中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作为科学启蒙教育平台,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之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作用;发挥
  我们知道,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物理规律、公式、定义都是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重视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物理基础的知识和基本物理实验技能,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初中物理中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小实验。实验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再结合初中物理教学,谈谈实验在其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虽然吃了这么多书,但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又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学习仅凭兴趣,对感兴趣的学科更积极,更主动。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载体,一些贴近生活、现象明显、趣味性强、印象深刻的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欲。例如,在教学《沉与浮》第一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导入:首先取一个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让学生观察这个鸡蛋的沉浮情况——鸡蛋下沉。接着,向水中慢慢加些盐,轻轻搅拌,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发现鸡蛋会漫慢地上浮、悬浮、漂浮。再加些清水,鸡蛋又会漫慢地沉下去。学生对此现象兴趣盘然,思考积极,不断提问:鸡蛋为什么会上下运动?鸡蛋上下运动与浮力有关吗?加盐和加清水能让鸡蛋上下运动,说明鸡蛋受的浮力在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有的同学还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去学习和研究。
  又如,在学习电压之后,我们就可引导学生做水果电池实验,通过多媒体呈现柑橘、苹果、菠萝、猕猴桃等图片,告诉学生这不仅能吃,还可以用来制作电池。这样就可激发学生对水果导电性能的探究,猜想水果导电性能可能与水果的种类、大小、酸甜、形状、两片金属片插入水果的深度、插入水果的两片金属片的间距等因素有关。之后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学会了运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获益匪浅。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不仅能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还能让学生经历探寻规律的全过程,体会自己发现规律的快乐和成就感,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信心。
  实践表明,在学生出现“愤悱”之时,我适时启发、引导,增强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激发了探索的欲望,形成了稳定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新知教学奠定了较好的兴趣基础。
  二、利用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观察是认识的出发点,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是正常思维的必要条件。”而实验是观察是主阵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用好实验这块阵地,是我们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对实验感兴趣,但往往是热闹的“看客”,不知道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实验是有明确目的的,学生必须有明确的观察目标和观察重点。教师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实验的每一步提出具体观察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在做探究固体溶化过程的规律实验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观察的物态的变化,加热时,要求学生重点观察的状态变化和温度计示数变化,如实记录观察数据,科学判断两个“变化”之间的关系,探究变化规律。如此长期坚持训练,学生才能学会观察。
  三、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已有的结论,而是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体验收集信息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物质的密度》时,我把学生进行分成几个实验小组,指导他们在实验中自主探究。首先让学生收集大小、形状不同的铜块、铜片、铁块、铁钉、螺母、橡皮、石子等物体,再让学生从中选若干个物体测量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该物体体积为lcm3的质量并记录。然后汇总几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实验中学生惊奇地发现,同种物质组成的、体积为lcm3的物体的质量居然相同或者非常接近。教师再引导加以总结,引导出密度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归纳出了“等质量替代法”“等体积替代法”。对学生这些标新立异的方法、大胆的猜想给予支持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学生对一些物理现象的理解是感性的,很多时候仅凭直觉去做感性判断,不能正确认识分析与理解。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自由落体实验后,人们认识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让人们做出科学判断的重要性凸显。又有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一个铁球和一根羽毛又不能同时落地呢?在科学事实面前,很多同学存在疑惑。为此,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或者查找资料探究,引导学生探究羽毛和铁球在空气中的受力情况。结果发现,羽毛在空气中下落还受到浮力的影响,用物理知识科学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情感。
  总之,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落实物理学科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的重要平台,更是开展启蒙教育的肥沃土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创设真实可行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物理教学更生动具体,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成君,浅谈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