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分层教学法

【作者】 徐 玲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我国如火如荼的进行,如何进行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最为关心的课题。在教学当中,我们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这就是差异教学。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不同学生其个性与英语学习效果的关系,强调了中职院校应当重视差异教学并给出了实际意见。
  关键词:个体差异;差异教学;英语学习
  一、当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不牢固
  现今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按常理讲,到中职院校应该已经对英语非常熟悉,然而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基础不牢固。首先,从大环境上讲,现在部分小学和初中对待英语不够重视,因此在对学生的英语教学浮于表面。其次,从学生方面,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存在抵触心理,仅仅是单纯的背诵单词和短语,在语言运用方面不够重视。
  (二)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效果。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对于那些基础不好的同学很难提高其成绩与实际运用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同学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学习上表现不够积极。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思考与自我探索,学习失去了主动性;同时,被动的接受知识也逐渐磨损了学生的积极性,丧失了实际运用能力,渐渐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二、分层教学法实施的重要意义
  依照各个层次的具体特征给出特定教学方案进行培养,可想而知分层教学法可能远优秀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其重要意义基本有两方面:针对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并且合适的教学方法会提高他们的知识吸收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家都在一个课堂上课,课时有限,老师不会因为个别差生而拉低整体的学习进度,所以这就导致一些学生某些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并且由此产生心理波动,产生自卑心理,出现厌学情绪等。而分层教学法则能很好地克服这一问题,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全掌握知识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信心。针对老师来说,分层教学法也解决了老师的教学问题,不再需要为个别学生而做额外的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十分有必要。
  三、中职英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
  分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注意点,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划分层次,这一部分看似简单其实却是最难得,如何科学合理的划分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划分人员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方面即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虽然说考试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但它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由成绩的高低可以判断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与理解判断能力。第二方面则是学生的课堂表现,一般来说,专注力较高、思维转换较快的学生其课堂表现较好,但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一些课堂默默无闻,但实际能力却出乎意料的强的学生。所以根据这一方面划分层次尤其具有难度。第三方面是学生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能否按时完成、完成质量、整体效率都是要考核的指标,这些指标不仅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及时反映学生的漏洞。总的来说,教师需要从以上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层,这样才能使层次科学合理,便于开展具体教学工作。
  (二)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当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并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分层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能力层、普通层、后进层。能力层就是学习能力最顶尖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内容接受能力比较快,并且很容易能够举一反三。所谓普通层,就是指智慧比较平平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能够基本接受老师的教学内容,不会拖班级的后腿,并且在有效的指导过后很可能上升到能力层。后进层指的是成绩相对不好的同学,他们对于老师的讲授知识点接受较慢,基础较薄弱,考试成绩也处于班级的后半部分。针对于这几类不同的学生,老师要能够对他们进行分类并且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能力层的学生,应当出一些偏难一点的题目;对于普通层的学生,要在巩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其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后进层的学生要抓其基础,保证其掌握根本的知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激发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利用第二课堂丰富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
  1.中职学校可以针对每个学生对其进行英语的综合能力的训练。比如英语单词背诵、写作能力、阅读名著等等。老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要进行的课外阅读,并且在每一次阅读之后都要做读书笔记。每个学期老师都要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打分并计入期末的成绩。这种方式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一到两篇英文周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中职生中,很多同学都很害怕写英语作文。要是老师布置硬性作业要求每个学生每周都写英文周记,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所学的短语、句子就能够得到锻炼,久而久之,作文写作对于学生来讲就不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对于周记的内容,不要过于浮华,可以要求学生就其生活当中发生的一件件小事来进行描述。这样,老师也可以从周记中了解每个学生的日常情况,并且可以在批阅中给学生指出一些单词、语法错误。通过这种方式,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个性化发展也得以实现。
  3.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便教师能够随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学生的相关情况都被老师记录在文件当中。由于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的成绩将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小组和个人的成绩共同产生,在这样的评分方式下可以避免单一的打分体系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一锤定音”的判断,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更有利于学生成绩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4.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可以增加讨论、游戏等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的课堂当中,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且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的课堂采取结论差异的分层教学形式可以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并且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我国英语教学史上是开创性的,具有非凡的意义。
  总而言之,中职英语教学跟中小学英语教学相比,会有一定的难度,学习的范围和知识面也更广,这对中职英语教师而言,也是一项挑战。而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就必须全面落实英语教学的改革,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打造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课堂,全面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从根本上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汝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有效英语教学策略探讨[J].好家长,2017(47):94.
  [2]董盈溪.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中职英语分层教学探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