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政治德育渗透教学探微

【作者】 黄春梅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中的政治教育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这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存在的,所以这种教育方式需要得到转变,让德育真正渗透到政治教育中来,教给学生更多的道德方面的知识而不是“空、远、大”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高中政治;德育渗透;教学探究
  素质教育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渠道。作为担负思想政治课教学重任的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为主要内容,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不仅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执教能力,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尊师重道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掌握做人的道理,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努力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促使学生能够尊重、敬爱自己,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积极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政治理论、哲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创新教学模式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探索和不断总结,笔者形成了几套常用的教学模式:阅读-讲授-巧练模式;设疑-点拨-总结模式;诱新巧问-阅读点拨-总结精练模式;温故引新-精讲-多练模式;发问-阅读-讨论模式等。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依据具体情境具体选择。在讲授“事物发展状态”时,笔者选择了诱新巧问-阅读点拨-总结精练模式。在新课开始之际。我先讲授一则故事,有一位饥汉来到一家饭馆,一连吃了五个烧饼,当他拿起第六个饶饼时,后悔地说:“早知道吃这个会饱,单买这一个就好了,白白地浪費了前面五个”。学生听后发出愉快的笑声。“这位饥汉的可笑之处在哪里?”我要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本框题的前半部分。通过阅读课本,在教师的启发下多数学生悟出:饥汉的可笑之处在于不懂得事物量变的重要性。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必要的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接着笔者顺势问道:“那么,当饥汉吃完了第六个烧饼以后,他能接着无止境地吃下去吗?”有的学生笑着说:“那会活活撑死。”同学们并没有就此停住,而是有滋有味地开始了思考性阅读。经过教师的点拨,同学们懂得了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的飞跃的深刻道理。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中德育的重要性。
  三、联系社会热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点
  学校德育应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有好坏之分,学校德育应当注重研究自己该如何应对,应当加强对学生如何看待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的教育,把科学理论用于分析社会现实;应当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辨别美丑、判断对错、区分善恶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行为能力,抵制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不能仅仅依托政治教案和辅导资料,还应与社会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状态相结合,确定好德育教育的目标。教材中就有很多联系社会热点的德育资源,比如,在“消费观”一课的讲解中,要让学生树立起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让他们明白消费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涉及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所以这一章节的讲解可以与学生生活中崇尚的绿色消费结合起来,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消费环境而努力,引导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四、在教学评价方式中渗透德育教育
  以考试形式来评价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效果,是当前高中对学生学习成绩考评的主要模式,政治学科也无例外。单单以政治考试成绩无法评定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分数拔尖的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不一定表现优秀,陈旧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抵触感,譬如一些理科学生对于政治知识学习更是丝毫不感兴趣。当代教学理念应是以人为本,青少年是国家未来之栋才,除了学术理论知识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点也尤为重要。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方式中加入思想道德品质的评定势在必行,在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到的水平。将学生的德育学习情况加入到教学评价考核中,例如,德育学习状况、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日常表现、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方面,都可加入到德育学习的评定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客观、真实的评价,并在评价中加入鼓励言语,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模式,进行组员互评。学校可以在考试试卷中加入德育试题,并且以开放性题型为主,比如,“基于某种社会现象,写出自己的看法,得到何种启示?”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觉悟。
  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多,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父母长辈过分疼爱子女,从而导致不少高中学生缺少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理论知识,更能在实践中强化感知、体验尝试、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呢?首先,开展校园实践活动。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容应与时俱进,更加丰富与多元化。教师可设计相应的德育活动主题,通过黑板报、作文竞赛、主题演讲、班级辩论、阅读书刊、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德育熏陶。其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中学生应具备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大有裨益。为此,组织学生外出参与社会实践、参观博物馆、拜访先进人物,以志愿者的形式开展爱心捐赠、义务劳动等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更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政治教师应将德育貫穿于整个政治教学活动中,重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并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教学环节中,从而将政治知识中的道德修养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英.在中学政治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7(14).
  [2]起和党.试论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6).
  [3]莫蓓蕾.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中),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