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作者】 徐元珍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中铁二局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前教育是幼儿认知形成的初始阶段,有效的幼儿教育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三观认知,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并不是幼儿园或者家长就能单独胜任的,只有在两方紧密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幼儿教育的功效,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行为习惯
  幼儿阶段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正确认知的重要途径,但要成功发挥幼儿教育功效,就必须形成紧密的家园合作模式,只有在两方同步协作的基础上才能促使幼儿更好地发展。家庭是幼儿最开始的活动场所,而家长也是幼儿最先接触的成熟个体,因此,模仿家长是每个幼儿成长阶段必经的过程,而父母的行为习惯也将直接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幼儿园教学,也要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合作,实现家园一体化,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发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以身作则
  家园合作使指将家庭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来,幼儿园与家庭充分合作、相互配合。幼儿园可以组织类似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相互探讨幼儿教育,并结合双方的观察、了解,全面掌握幼儿的发展状态和规律。家长要改变教育只是幼儿园责任的观念,积极配合幼儿园展开幼儿教育,多学习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应只是按照生活经验去管教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的教育孩子,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幼儿思想还很单纯,没有太多的辨别能力,多是通过模仿来形成行为模式,因此家长要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通过言传身教让幼儿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重方式方法,言传身教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幼儿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因此家庭和幼儿园要加强教育影响,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此外,家长要积极寻求与教师的配合,科学有效化教学方法。家长可以利用家长会、聊天圈、亲子活动等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实况,并针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引导改善。如:有些家长有意识到幼儿应学会分享,于是给幼儿一些零钱,并让孩子挑选一些零食,去分享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过程中家长要告诉孩子要懂得节制,并且为他人着想,尽量选择大家都爱吃的零食。
  2、幼儿园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实践活动 
  幼儿阶段正是孩子个性倾向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时期,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园内教育,在各教育环节中渗透是非观、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学,并让家长参与其中,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自理、关爱父母、孝敬长辈等主题活动,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在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三观认知和行为习惯。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自理能力,通过指导、示范,让幼儿逐渐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如让幼儿自主穿衣、吃饭、洗漱等,不能过于宠溺孩子,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感,让孩子在自己动手中获得人格上的成长。此外,幼儿园要开展尊老爱老主体活动,组织孩子进入敬老院,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老人、关爱老人,如捶背、表演节目等,让幼儿自觉尊重、关爱老人。同时幼儿园和家庭要强化幼儿行为习惯,通过不断肯定、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激励幼儿巩固行为习惯,使之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永久保持。幼儿园和家庭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个活动、每件小事上出发,不断地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卡通、趣味的图片、视频激发幼儿的模仿预防,通过简单明了的行为习惯要求,提醒幼儿完成。
  3、家园教育,同步协作
  在整个学前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要相互配合,家长要树立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认识到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幼儿园和家庭应积极配合,利用家长会、家纺等方式,让双方了解、掌握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便于双方适时调整教育方案,促进幼儿的成长。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专栏,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与家长进行交流讨论,将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贯彻到方方面面,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有机地结合家园教育,通过紧密合作,同步教育规范幼儿的言行和习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教师要展开丰富多样的家园合作形式,与家长展开更加细致、深入的教育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4、结语
  总之,幼儿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作为学前教育的两大主体,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紧密的结合,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固化。家长和教师都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认知,不要过于宠溺孩子,对孩子不良行为要及时指出,提出适当的批评,并指导其改正。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丽娟.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考试周刊,2016,14(89):187-188. 
  [2]王艺霖.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6,12(07):11-12. 
  [3]乌音嘎.重视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成才之路,2014,1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