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生物课堂中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王 蛟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发展规律的自然学科,而实验作为研究自然学科的重要手段,在整个生物学科的教与学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实现“眼见为实”地更好掌握生物学科的特点和生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另外在近几年高考中对生物实验能力考查所占分值也较大。基于此,从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性学习出发,探讨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的生物相关学者和专家对高中生物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生物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实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生物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也直接关系着学生完成实验的质量和学生的能力与思维的发展。?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重视课堂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以往“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实验时间和空间都尽量留给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当学生出现错误或是疑惑时,教师再给予一定的纠正和提示。如在进行观察根尖分身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实验。实验中会涉及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来可以锻炼学生使用仪器,二来可以让学生掌握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原理。在压片这一环节,很多学生容易出现问题,不是用力过猛就是用力不足,使得根尖细胞被压坏或是不分散。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不要着急,然后让学生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压片,找出最佳的压片方法(用镊子轻按几下盖玻片)。这样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在操作,是学生主动在吸收知识,而不是教师直接将知识讲给学生听。
  二、教师要重视实验情境的营造
  高中阶段设计的生物实验,部分适用于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但是同样也存在部分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会出现诸多困难。针对此类教学实验,教师则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情境的创造,并让学生通过细致实验环节的观看和学习,了解整体实验的来龙去脉,从而有效提升自身对生物实验的认知程度。在具体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做好实验内容的筛选工作,避免出现实验过于复杂和过于简单的内容。由此,教师就可以最大程度给学生营造好实验学习情境,并促使每一位学生的实验素养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我在带领班级学生学习“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和模型”相关内容的时候,在给班级学生科普了DNA相关的知识之后,我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了科学家发现DNA结构的来龙去脉。学生通过相关实验视频的观看之后就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看似一张毫不起眼的图片,其背后可能存在多少工作者的奋斗,从而能够对生物实验抱有敬畏之心。这对于学生今后的生物实验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帮助每一位学生端正生物学习的态度。
  三、组织小组间有效的交流合作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些课堂实验适合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小组间的实验与交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进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这一实验课程时,教师便可让学生通过小组来完成,让每一个小组各自通过自己构建的细胞模型,来对细胞生长情况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对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得到研究结果。各个小组的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模块构建时,需要诸多步骤,这些步骤便可以由组内学生进行分工合作,一旦遇到问题,通过组内交流来解决。此时,教师再提出与实验相关的几种问题,各组学生通过一边实验,一边交流与思考,加上教师的适当正确指导,最终完成实验,并解决实验所涉及到的问题,如“由于酚酞是一种易引发过敏的物质,如何在实验中尽量保证操作者不接触或者是不过敏”等等。这样一来,借助于组间合作,不仅能激发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验的热情,而且还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
  四、开发生物实验教学
  首先,应重视生物课堂演示实验。若忽视演示实验教学内容,不仅会导致生物教学效果不断降低,也不利于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教师应认真挖掘生物演示实验,并通过自主创新、实验研发,科学引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设计组织更生动、直观且高效的实验教学活动。例如:针对细胞分裂演示实验来讲,由于其实验过程极易受到设备、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为学生做出直接展示,教师就可以引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将实验现象、方法以及本实验中学生应给予着重考虑、熟练掌握的实验要领、注意事项等内容,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以此来,促进实验教学效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其次,注重学生实验的认真开展。生物学生实验具有不容忽视的深远意义。从学生层面来讲,其不仅是对生物概念、原理和结论的验证,也能够给生物内涵一定的提示,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积极性,通过相关问题的提出,实验观察也能够引入到更深层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生完成细胞观察实验之后,教师就可以及时组织学生对相似的实验进行认真观察,进而在加强复习、巩固的同时,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信心以及认知视野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进而取得更理想的生物实验教学成果。
  五、开拓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给学生观看一些当代的生物产品、成果以及应用的影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其开放的时空、灵活的选题、广泛自由的听众、丰富的人文气息等独特特点,为学生学习科学开启了一扇新窗口。能及时反映生物学的最新发展,追踪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满足学生渴望和需求,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如仿生学成就、生物的入侵和防治、城市生态环境与根治以及生物芯片、“人类基因天书”等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讲座,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足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终身受益,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和创造力科学方法教育的成功使创造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需要以知识为基础,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培养兴趣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及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我们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兴趣。教师应提倡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既可以进行语言交流,也可以写出各自的研究报告进行书面交流;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多渠道的信息交流能力训练和集体协作精神。
  总之,在高中生物开展实验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也是时代发展趋势,更是建设高中生物课程必然条件。生物教师应充分重视生物实验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教学方案,将实验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与此同时在实验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动作操作,学会自主探究知识和与他人合作,养成良好创新学习习惯的同时发展生物学习思维,进一步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晓军.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群文天地,2016(22).
  [2]狄瑞环.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J].学周刊,2016(2).
  [3]黄凤涌.分析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