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语文课堂洋溢生命的光彩

【作者】 孙淑群

【机构】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八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理想的语文课堂,能激活生命的潜能,并提升生命的意义。通过学习践行,让我初步感受到了生本教育的魅力,课堂呈现出学生积极、愉快、高效的课堂学习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生本教育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其课堂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新颖课堂模式;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这样全新的教学思想、理念、模式,方法更适合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针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语文课堂如何落实生本教育呢?
  一、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本教育的理念认为“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课堂以学生为本,教师要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地学习,达到不教而教目的。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生活会感到陌生,全新的教学模式更是新奇,但他们有好表现,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把生本教学的理念渗透给学生,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如预习写学案的方法,具体到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如何围绕学习目标,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根据不同文体整体感知课文,赏析文本,如何针对文本感悟拓展,如何反馈出题互测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让他们去自主阅读,自主思考感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自主完成预习学案,然后再小组交流,讨论质疑,展示学习成果。这样自主学习后,学生参与课堂展示交流就积极踊跃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以学定教,生本教学主张“低入”,“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从而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做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能力多做”。教师的教应当为学服务,因此教师要按照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的基本规律而作简单的教学设计,并为此留下最大的调适空间,根据学情,预设的环节有:确定目标,日积月累,整体感知,精彩欣赏,探究拓展,感悟收获,检测反馈等,而具体则由学生采用个人、小组、班级的多种自主、合作方式操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不见自我”,“在简单、根本、开放的教学中,给学生以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发展中展现出五彩纷呈的智慧才能;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立一个根,然后让其尽情生长。”
  教师的具体目标、问题预设,只是在学生尽情展示之后的补充,问题引导要适时,在学习重点、难点或需要追根求源的地方点拨,在学生思路无头绪时点拨。
  二、有问题,找学生,强化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生本教育倡导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相信学生潜力无限。在生本课堂的教学中,每个学生就是一个信息源,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并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针对预习中知识的重难点,阅读时产生的疑问,设计问题探究这一环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展开自由的讨论交流,为他们提供思维碰撞的环境,在交流讨论中解决疑难,即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见证了学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以读引读,以读促写,感悟文本,感悟生活
  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生本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以大阅读为核心,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研、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能力,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收获感悟。
  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我感悟,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生成收获。例如:学习《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一年一班学生陈龙在朗读欣赏“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时,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不良书刊、游戏厅、网站等,这些门里的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有害,因此这些门是不能进的。这意外的生成让课堂充满精彩。我就此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每学一课都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感悟,听、说、读、写能力大有提高。
  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生命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真正把学生放在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关注多姿多彩的生活,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研、以读促写,把学教材变为用教材,使学生掌握受益终身的学习本领。
  教育的宗旨不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生本课堂因学生主体的活动和教师的点拨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绩效,学生积极踊跃,心境开放,自信大方,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碰撞出敏捷的思想火花。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让我们坚持生本教育,让语文课堂洋溢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09、15、16
  [2]《课堂:从短期指标回到人的发展》郭思乐
  [3]《用生本解放思想》李锦韬
  [4]《生本创造写作奇迹》胡梅
  [5]《教少学多如何实现》陈武 陈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