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作者】 邓 霞

【机构】 四川省三台县芦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即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对教材中所蕴含的生活素材给予充分利用,而且还要紧密地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与生活背景,并且根据这些素材来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情境进行探究与描述,使其能尝试利用新的知识来对现实生活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教学方式。此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其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与解决能力,可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十分重要且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化学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而生活化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策略实现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水平。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维发生巨大变化,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存在差异化。随着时代的变革,高中化学教学无论是理念还是内容与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做出相应的创新改革。为了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教师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如生活常识、常见现象等,将课堂教学与生活中的问题现象相结合,不仅能为学生解答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更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还能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能改变个别学生“书呆子”的问题,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另外,教师也可以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例如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上呈现了大量的文字及图片,不仅为课堂节省了大量的书写时间,增大课堂容量,还能生动形象地将图文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将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将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使教师的教学变得幽默风趣,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和教师在和谐的氛围下完成学习和教学。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传统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讲解以及解题技巧作为重点,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分析,更没有通过自主实践对化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不仅无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化学素养也无法得到提升。而在实现化学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有所提升,新鲜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酸雨是近年来人们广泛关注的一种气候现象,在酸雨天气下,将产生低于5.6的PH值,这一“空中杀手”会严重危害我国的土壤以及作物的生长,更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针对我国三大酸雨区来讲,国家积极制定了SO2污染防治措施,并在近年来落实了各种SO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酸雨的影响力。教师奖这一素材引入课堂,可以加深学生对酸雨的理解,更能够意识到酸雨的危害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入手,将化学知识同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并积极主动的展开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引入生活化内容,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增加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背景下,逐渐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我国人才的全面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堂实验生活化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实验课授课的形式,以及传统的讲解方式,多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能在实践中感受实验课的乐趣,并从中感受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在进行化学实验选择素材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例如,蜡烛、酒精等。这些随处可见,如果采用这些既可以降低实验的神秘感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气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指导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锻炼了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培养了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还让学生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素材也能成为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活化的实验可以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实验和经历过的化学现象。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参加化学实验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以热情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化学学习过程中。
  四、布置生活化的化学作业
  为了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巩固,在课堂学习了化学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化学作业布置,在传统的课后作业布置中,习题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学生沉浸在“题海”中,实质对化学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太多作用,特别是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学生,难以解答化学习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所以,在化学作业的布置上,贴近生活一些,会使学生更乐于接受,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学习“电化学基础”这一节课时,教材中涉及到了电池,电池作为我们生活非常常见的一种物品,在化学学习的时候,学生会更加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或(下转第18页)(上接第11页)者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易电池的制作,根据教材上讲述的原理,进行分析和制作,这样的作业不仅有趣,而且能够有效的将教材中设计到的化学知识进行结合,另外,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化学作业,在生活中能够更关注化学,有效的提高化学的学习效果。
  五、课外实践活动生活化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深化,高中化学课程也要积极地响应号召,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高中新课改明确提出: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化学教学活动,要努力提升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兴趣,帮助其树立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并且可以科学、准确地判断与化学相关的生活以及社会问题。为了能够充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化学教师也要积极地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生活化。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所学化学知识的作用与价值。例如,在学习完氧气的用途这一章节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通过上网以及翻阅书籍等途径,撰写一篇当前在市场上非常常见的杀菌消毒剂的调查报告,内容主要是对不同杀菌消毒剂的成分以及功能进行对比分析。这样,通过参与生活实践以后,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了解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效提高学习的热情。
  总之,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高中化学教育中,可以有效地解決学生学习兴趣薄弱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改进,对于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思考,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亚伟.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5(01).
  [2]徐金英.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回归[J].新课程,2015(32).
  [3]梁庆,罗欢.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