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有效教学探索
【作者】 游立然
【机构】 湖北省恩施市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中生若想将语文学好,不但要阅读文章,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文章,这是高中生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点。高中语文教师若想将自身阅读教学工作做好,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会阅读,自身必须要具有语文基本功,还要将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应用,使学生有兴趣学习语文阅读,学会自主学习,同时,还要将学生良好阅读的学习习惯有效地进行培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探索
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通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陶冶其情感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施有效的课堂导入,提升学生兴趣
高中生仍然停留在以感性认知为主的阶段,学生能否实现知识和内容的有效掌握,往往取决于他们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程度,而这些往往会在课堂教学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定型,需要教师从语文课堂一开始就准确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课堂导入策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并强化对教学内容中某一个点的有效切入,使之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在“再别康桥”一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运用了这样的方式实施导入:首先选择了一首轻音乐“秋叶”,并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使之充分地发挥好催化剂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体验和感悟情境,将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且向学生介绍徐志摩的个人成长经历,播放了康河之水和剑桥大学的图片作为背景进行衬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此情此景之中,然后再对这首诗歌的标准读音进行播放,让学生从字里行间进行有效感知,对作者表露的情感进行体味和把握。在这样的课堂导入作用下,学生就能够带着良好的思想情感进入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并且在整个学习、体验与感悟中保持着良好的思维状态。
二、注重情感熏陶,以情感来优化教学
文乃情之声。语言文字虽然是人类表达自己观点、抒发自己感情的一种载体,但是散文确实是历来备受人们喜欢的,因为除了它有着优美的语言外,还因其蕴含于语言之内的情感因素而备受大家接受。所以在高中生对于现代散文阅读中,语文老师应该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来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经历等的基础知识上去加入自己的感情进行阅读鉴赏,只有这样才会把现代散文的内涵做到真正的理解。首先,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世界。要理解散文的内涵,就必须理解作者。就目前来说高中的现代散文阅读欣赏而言,许多教师并不太重视这一环节。他们大多在课堂上通过分析文章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指导学生理解文章,而不包括写作背景和作者在欣赏过程中的经历。事实上,通常情况下优美的散文肯定是浓缩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当然这肯定也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高中生在阅读现代散文时,在理解这些基本的常识是关键的部分。然后,多在理解背景的基础上阅读。阅读理解和欣赏是基于阅读的。没有阅读,就没有理解。就现代散文而言,作者在文章中的感受比较丰富,要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受,就必须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
三、抓住文眼,把握线索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现代散文时,应根据散文本身,引导学生找到散文文眼并扣住散文文眼,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学作品,仔细揣摩作品,促使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与神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敏锐的、独到的审美感悟与体验。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到,散文的文眼就是散文的中心点,只有抓住了散文的文眼才能真正掌握散文的知识点,才能准确地感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笔意思索,顺着散文的纹路揣摩,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散文的思想情感。在抓住散文文眼的过程中,还应把握文章线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散文时,应指导学生欣赏文章精巧、新颖、别具特色的艺术构思,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线索。例如,教师在讲解“藤野先生”这一散文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寻找文章赞颂藤野先生的品格这一线索,并通过向学生提问,从而使学生认真思考,并帮助学生掌握全文结构,理解散文中心思想,把握散文的写作特色。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引领学生通过全面地梳理散文线索,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改变作业方式,发挥自身能动性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阅读任务,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学生的课業比较繁重,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力不从心。另外,教师布置的任务都是比较普通的阅读训练,学生对此不能进行很好的理解和吸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升比较慢。所以,教师应该对作业方式进行改变,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举例而言,学生在进行自然景观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观察,而不是进行大量阅读作业的布置,通过实现观察和自主描述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教师让学生对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可以拍摄照片;其次,学生通过对景观的观察写一篇小作文,对自己的感受和见闻进行记录;最后,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写作对该类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该种写作方式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该种方式的灵活性比较强,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促进阅读的顺利完成。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促进学习兴趣的加强
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语文评估体系主要以试题测试形式为主,这样的评估方式在实际发展中的弊端显现地愈来愈加突出。教学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教师应当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加强,并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客观、准确。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相对于同一篇文章往往就会引发出多种理解。因此,在对学生展开基本的字词的考察之余,在开展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为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改变以比较标准的答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约束的方式。可采用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的方式,客觀试题用于考察学生对于现代散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观题考察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价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状况。此外,还应当变更教师的评价作为唯一的标准的形式,可通过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进行结合,实现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
现代散文阅读对于高中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对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合适的部分。另外,教师除了要传授给高中生一定的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培养高中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帮助高中生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形成自我的阅读方式和技巧,只有如此才能切实达到提高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叶军彪.从相关性的角度进行拓展阅读[J].语文学习,2017(2).
[2]蒋妮.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有效教学探索[J].文理导航(上旬),2016(10).
[3]唐胜天.高中现代散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J].现代语文(中旬),2017(3).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探索
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通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陶冶其情感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施有效的课堂导入,提升学生兴趣
高中生仍然停留在以感性认知为主的阶段,学生能否实现知识和内容的有效掌握,往往取决于他们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程度,而这些往往会在课堂教学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定型,需要教师从语文课堂一开始就准确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课堂导入策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并强化对教学内容中某一个点的有效切入,使之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在“再别康桥”一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运用了这样的方式实施导入:首先选择了一首轻音乐“秋叶”,并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使之充分地发挥好催化剂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体验和感悟情境,将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且向学生介绍徐志摩的个人成长经历,播放了康河之水和剑桥大学的图片作为背景进行衬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此情此景之中,然后再对这首诗歌的标准读音进行播放,让学生从字里行间进行有效感知,对作者表露的情感进行体味和把握。在这样的课堂导入作用下,学生就能够带着良好的思想情感进入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并且在整个学习、体验与感悟中保持着良好的思维状态。
二、注重情感熏陶,以情感来优化教学
文乃情之声。语言文字虽然是人类表达自己观点、抒发自己感情的一种载体,但是散文确实是历来备受人们喜欢的,因为除了它有着优美的语言外,还因其蕴含于语言之内的情感因素而备受大家接受。所以在高中生对于现代散文阅读中,语文老师应该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来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经历等的基础知识上去加入自己的感情进行阅读鉴赏,只有这样才会把现代散文的内涵做到真正的理解。首先,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世界。要理解散文的内涵,就必须理解作者。就目前来说高中的现代散文阅读欣赏而言,许多教师并不太重视这一环节。他们大多在课堂上通过分析文章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指导学生理解文章,而不包括写作背景和作者在欣赏过程中的经历。事实上,通常情况下优美的散文肯定是浓缩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当然这肯定也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高中生在阅读现代散文时,在理解这些基本的常识是关键的部分。然后,多在理解背景的基础上阅读。阅读理解和欣赏是基于阅读的。没有阅读,就没有理解。就现代散文而言,作者在文章中的感受比较丰富,要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受,就必须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
三、抓住文眼,把握线索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现代散文时,应根据散文本身,引导学生找到散文文眼并扣住散文文眼,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学作品,仔细揣摩作品,促使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与神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敏锐的、独到的审美感悟与体验。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到,散文的文眼就是散文的中心点,只有抓住了散文的文眼才能真正掌握散文的知识点,才能准确地感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笔意思索,顺着散文的纹路揣摩,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散文的思想情感。在抓住散文文眼的过程中,还应把握文章线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散文时,应指导学生欣赏文章精巧、新颖、别具特色的艺术构思,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线索。例如,教师在讲解“藤野先生”这一散文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寻找文章赞颂藤野先生的品格这一线索,并通过向学生提问,从而使学生认真思考,并帮助学生掌握全文结构,理解散文中心思想,把握散文的写作特色。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引领学生通过全面地梳理散文线索,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改变作业方式,发挥自身能动性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阅读任务,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学生的课業比较繁重,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力不从心。另外,教师布置的任务都是比较普通的阅读训练,学生对此不能进行很好的理解和吸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升比较慢。所以,教师应该对作业方式进行改变,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举例而言,学生在进行自然景观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观察,而不是进行大量阅读作业的布置,通过实现观察和自主描述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教师让学生对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可以拍摄照片;其次,学生通过对景观的观察写一篇小作文,对自己的感受和见闻进行记录;最后,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写作对该类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该种写作方式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该种方式的灵活性比较强,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促进阅读的顺利完成。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促进学习兴趣的加强
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语文评估体系主要以试题测试形式为主,这样的评估方式在实际发展中的弊端显现地愈来愈加突出。教学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教师应当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加强,并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客观、准确。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相对于同一篇文章往往就会引发出多种理解。因此,在对学生展开基本的字词的考察之余,在开展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为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改变以比较标准的答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约束的方式。可采用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的方式,客觀试题用于考察学生对于现代散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观题考察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价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状况。此外,还应当变更教师的评价作为唯一的标准的形式,可通过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进行结合,实现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
现代散文阅读对于高中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对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合适的部分。另外,教师除了要传授给高中生一定的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培养高中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帮助高中生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形成自我的阅读方式和技巧,只有如此才能切实达到提高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叶军彪.从相关性的角度进行拓展阅读[J].语文学习,2017(2).
[2]蒋妮.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有效教学探索[J].文理导航(上旬),2016(10).
[3]唐胜天.高中现代散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J].现代语文(中旬),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