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低年级“读写绘”教学

【作者】 张祖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读写绘”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它是指低年级师生先共读绘本、儿歌、童诗等,再以写、绘的方式拓展阅读成果。本文就我个人的观点谈几种阅读绘本的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读写绘;认知特点;策略
  教育是唤醒。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则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给予,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都需要教师和家长按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慢慢地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这些精心挑选的书籍,将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告诉他们宽容、尊重、爱心、合作、、乐观、责任、和平、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像、宁静、勇气、敬畏、热忱、虔诚、感恩、纪律、反思……它们将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与勇气,在一次次声情并茂的导读和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帮助孩子逐渐成长,成为真正的读者。
  在老师引领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发动家长的力量,鼓励家长在家陪着孩子一起阅读绘本,以“玩”的形式与孩子一起探索知识,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欲望。
  一、读写绘教学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低年级儿童刚进入小学教育基础阶段,识字不多,语言表达不够精确,难以完成顺利阅读,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对图画更是情有独钟,绘本与一般文字书带插图的书不同,绘本以图画为主体,用图画讲述故事、表情达意,最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形式,“读写绘”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通过阅读图画书和写绘过程,让儿童借助图画阅读,用图画表达情感,提高儿童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读写绘模式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儿童思维过程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绘本用绘画创造性地再现故事,采用直观的图画语言表情达意,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形象化,具有文字无法传达的趣味。绘本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故事,富有童真童趣,贴近低段儿童的认知特点,连贯性的图画形成一个动态的视觉艺术,孩子由图画感知事物,理解故事,再由图画中的事物认识简单的文字,在反复阅读中认识事物。绘本中优美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浅近的语言给儿童直观的认知体验,发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根据特点,确定阅读绘本的几种策略
  为了让孩子不断地积累阅读心得和体会,给孩子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阅读天空,让他们带着一种期待去阅读,慢慢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我们根据绘本的内容,结合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阅读能力,采用了以下几种阅读绘本的方法。
  1、鉴赏性阅读
  绘本中有许多语言优美,抒情味浓,而故事性不太强的作品,对于这一类绘本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赏读,如以听教师大声读为主,教师在为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将自己对绘本内涵的感悟,对绘本文字的品味乃至自己对阅读的情感通过声音、神情传达给学生,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熏陶、无声的语言滋养与畅快的阅读享受。还可以适时选择精彩句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赏读:图文对照读、想象读、表演读等,在赏读中品味语言表达,感受绘本的魅力。也可以让让孩子自主选择绘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与画面进行细细地品读,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积累文学的语言。最后还可以仿照文本中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生活与想象世界,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2、表演性阅读
  有的绘本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描写生动,在阅读过程中,可设计角色对话与情节表演,鼓励孩子在适当的时机将故事以各种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孩子的表演天份。在边读边演中融入故事,走近人物,获得真切的体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3、猜想性阅读
  想象是绘本的特质,也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法。这类课我们一般先让孩子看封面进行猜想,由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想象的色彩。然后一边读文,一边赏图,让思绪随着图文驰骋千里,上天入地。在想象空间大的地方可以先让孩子猜想后再读故事,情绪色彩浓的图画可以让学生由图画想象人物的心理。绘本的图画讲究细节,而且往往是前有铺垫后有呼应地暗示读者故事想象的生发点。所以在读文赏图的过程中或者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有必要引导孩子前后对照着品味细节,以产生心灵的顿悟。
  4、研究性阅读
  低年级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绘本丰富的内容能为孩子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自然、科学、社会、艺术、人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并由这种好奇心与欲望引领着不断地观察自然与社会,开展持续性地阅读。《蚯蚓的日记》一书中渗透了许多关于蚯蚓的形象生动的知识,例:为什么下雨的时候蚯蚓要跑到人行道上呢?蚯蚓吃什么食物?如何分辨蚯蚓的头和屁股?学生对绘本中的科学知识非常感兴趣,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细细地阅读了绘本,课后还纷纷去图书室、上网阅读了许多相关的书籍,甚至在午间“休闲漫步”的那一刻,到操场的泥土地里找蚯蚓进行了实地观察、实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走向了更广泛的阅读。
  三、大胆写绘,唤醒生命灵性 
  “写绘”是学生在阅读后借助图画和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对世界的认识。“写绘”是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1.“启发想象式”写绘
  因为学生最爱诵读《爱读书的树叶》这首小诗,写绘就从这里开始。在进行绘画之前,教师可以简单地问:“同学们,要根据诗来画画的话,你们想画什么?”学生有的说画上树,有的说画上树叶,有的说画上风,还有的说画上阳光、月光……接着让学生们开始自由作画,孩子的想象力是绝不能低估的。这样的训练一直坚持下去,不仅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2.“行为思辨式”写绘
  低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如开学初,学生聆听了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接着让他们自己思考什么事是大卫不可以做的,再来画一幅图画。学生们的读写绘作业很让人惊喜,他们用充满童真的想象力描绘了不同的画面。借此机会,继续上好阅读交流课,让他们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行为辨析。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断养成。
  3.“主题训练式”写绘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是以“感恩”为主题组织内容的,结合本单元主题,让学生阅读,并为长辈、父母做一件事,画下来并写一写。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植树节、妇女节等节日让孩子进行写绘,既对其进行了品德教育,还锻炼了孩子的读写绘能力,丰富了语言表达,陶冶了学生的心灵。
  读写绘是低中年级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享受快乐和成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