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作者】 熊付东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横江镇马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复述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述课文。复述课文是指学生在熟悉、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各年级段的复述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在课堂上往往不能落到实处。一定的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 
  有的教师只请个别学生复述,学生没有方法上的指导,说得很不流利。教师有时不等学生说完就自己抢着说,甚至有的教师觉得学生说不好,干脆省略这一教学环节。这种为了复述而复述的做法,使得复述在语文课堂上成了“鸡肋”。
  一、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时要遵循一定得原则,因为遵循原则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
  1.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复述课文要求学生对文章能深入理解和整合,所以在初始阶段,教师要指导理解课文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理清文章脉络,如何抓要点、找主题句、概括大意;学生能够在掌握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提取有效信息。2.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鼓励与赞赏相结合的原则。课堂上要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复述,因此,可以采用先自己单独复述、再小组内复述,后班内复述的方法,扩大学生复述的面。还要让学生愿意说、敢于说,允许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犯错误;有时还给予提示;特别是一些口头表达能力不好的孩子,教师更应给予鼓励与支持。3.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复述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是改变形式的复述。这种复述拘泥于课文叙述顺序,最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进行练习。
  二、了解常用的复述策略
  1.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复述。复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文中的一些优美词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此在指导学生复述时,可以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拎”出来,在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后,边看边想,词扩句,句串段,段连篇,逐步扩展。
  2.利用课文插图进行复述。课文插图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复述,激发学生复述的兴趣。学生根据优美的画面,很容易就将课文的大概内容说出来了,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效果则会更加明显。例如三(上)中的《三袋麦子》一文,讲的是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之后发生在这三个动物身上的故事。书中刚好有三幅图,画的分别是土地爷爷和小猪、小牛、小猴在一起发生的事情,在复述的时候,如果能够利用好插图,学生复述起来就感觉容易多了。
  3.设计表格帮助学生进行复述。对于情节比较复杂的内容,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要求学生阅读后完成该表格,随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表格进行复述,设计表格能够有利于学生在复述时理清自己的思路。例如四(上)的《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为了能让学生复述好,可以先设计一张问题表格,让学生用上文中的关键词语将表格填写完成,然后根据所填的关键词语进行复述。
  4.利用表演帮助学生进行复述。对于一些童话类的或者是语言描写较多的课文,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表演达到复述的目的。例如三(上)的《小稻秧脱险记》以及三(下)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由于文中的语言充满童趣且所占比例较多,那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5.利用绘画帮助学生进行复述。有些课文,可以通过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进行复述,学生边画边说,让画画和说有机结合起来,如三(下)的《恐龙》一文,则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复述。
  6.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复述。教师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几个重要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后或听后互相问答;然后引导学生适当借助关联词语把所有答案按顺序串连起来进行口头表述。
  7.编写复述提纲辅助学生进行复述。写作文编写提纲可以很好地指导自己如何写作,编写复述课文提纲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文章中的主要内容。例如,有的围绕主要人物,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组织起来,如四(上)《九色鹿》一文;有的以事件发展顺序为线索,概括事情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如四(下)《天鹅的故事》;有的则用一系列问题代替提纲等。
  8.抓住主要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复述。我经常在想:课文的复述有必要从头到尾吗?对于课文的复述,我个人认为:应该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展开,没必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因为重点部分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这部分的内容文字优美,情感动人,结构清晰。抓住这样的部分进行复述最能使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复述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在里面。
  三、依据故事线索梳理复述 
  线索是贯穿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故事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深深的情感。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故事的线索细细揣摩体会。学生抓住了故事的线索也就抓住了复述课文的缰绳。如在教学《郑和远航》一课时,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以及简述了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把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复述下来。对于这种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师只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才能降低学生复述课文的难度。因此,在学生复述课文之前,可先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的特点把课文分为几个层次。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把故事按照“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分为了三部分。在学生理清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回想跟文章线索有关的文本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复述起课文来就显得简单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