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作者】 杨小英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南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口算能力,需要多种方法。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创新策略,引导学生积极练习,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口算速度与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
口算是一种速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不强调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的一种方法,也称心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担当着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要责任。其重要性在生活中不言而喻,在数学中也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是学生良好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口算内容教学,并努力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形成认真书写习惯
学生口算能力低下,正确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不是没有掌握到口算方法,也不是不知其中算理,而是由于没有认真读题,审题,导致错误。但也要一些是因为没有良好书写习惯而造成的,如“9”字无尾、“6”字无头看成“0”而出现的错误,这二者是导致学生正确率低下的常见原因。虽然口算不书写,但笔算过程中的口算是记录下来的,出现了这样错误,是我们可以纠正的。为此,我们应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认真书写习惯。
(一)加强学生审题习惯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我们要培养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口算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高百分比的正确率,还需认真审题。有很多题目都是学生一看数字,脑子里瞬间划过答案的影子而马上书写出错误答案的,题目根本不看仔细,没有深刻看清题目。
(二)加强学生书写习惯培养。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作业习惯,就要落实到实践中去,要求学生写字要规范,字迹要干净清楚,作业面要整洁,要多关注学生的书写。往往有些题目学生是很容易做出的,问他也能正确回答,但就是因为书写的不认真,导致错误的产生。因而书写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练好字写好字。这样才能降低不该错误而出现错误的机率了。
二、搭建动手操作平台,帮助领会计算方法
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尤其是低段,我们应将数学抽象性化为直观可视的计算。因为口算过程是非常抽象的,其逻辑性也较强。对正处于形象直观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计算方法,就不能离开可视化操作平台,即不能离开动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动手促进动脑,把计算过程变成可视可感可悟的操作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他们理解其中算理算法。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时,要求学生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三、开展口算活动竞争,夯实学生口算技能
口算是一种快速的计算,要提高口算能力,就离不开学生口算速度的培养。而学生口算速度快不快,就是看他与同班同学的比较。实践中,我们可抓住小学生好动、好表扬的心理,开展口算活动竞赛。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进一步夯实口算能力。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用得最多的也就是“夺红旗”比赛,这种比赛深受小学生青睐而热衷参加于此。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法时,我们就开展了口算活动竞赛,创设情境:将山画在黑板上,山上有3条路,每条路上有6道算式题,抽出18位“登山队员”,分成3组,每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可夺得一面小红旗。这样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做,竞争中练,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竞争观念,满足学生好表扬心理。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将口算竞争常落实于过程中,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夯实学生口算技能,才能成为现实。
四、引导发现口算规律,培养学生巧算能力
口算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算得快、算得准上,还要体现在算得巧上。也就是说,口算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有效的方法才能保证算得快而准。因此,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通过多练去提高计算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从规律中找到口算方法。落实到实践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练习针对性,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掌握巧算方法,遇到类似的才知道怎么去速算。例如32×25这类的,我们就应让学生联想到4×25等于100,变成一个整百数去算,就变得简单了。还有一些运算有特定的口算规律,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钻研、巧妙运算,找出窍门,发现规律,提高口算技巧。如在日常计算中,11×11、75×75、64×36,这类似的能找到规律的题,教师不仅要留心,还要鼓励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睁大慧眼,发现窍门,提高巧算能力。要求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口算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口算错误,作为老师的我们,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有多少学生错,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作具体分析,对症施教。
参考文献:
[1]朱梅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7年。
[2]王国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
口算是一种速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不强调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的一种方法,也称心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担当着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要责任。其重要性在生活中不言而喻,在数学中也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是学生良好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口算内容教学,并努力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形成认真书写习惯
学生口算能力低下,正确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不是没有掌握到口算方法,也不是不知其中算理,而是由于没有认真读题,审题,导致错误。但也要一些是因为没有良好书写习惯而造成的,如“9”字无尾、“6”字无头看成“0”而出现的错误,这二者是导致学生正确率低下的常见原因。虽然口算不书写,但笔算过程中的口算是记录下来的,出现了这样错误,是我们可以纠正的。为此,我们应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认真书写习惯。
(一)加强学生审题习惯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我们要培养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口算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高百分比的正确率,还需认真审题。有很多题目都是学生一看数字,脑子里瞬间划过答案的影子而马上书写出错误答案的,题目根本不看仔细,没有深刻看清题目。
(二)加强学生书写习惯培养。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作业习惯,就要落实到实践中去,要求学生写字要规范,字迹要干净清楚,作业面要整洁,要多关注学生的书写。往往有些题目学生是很容易做出的,问他也能正确回答,但就是因为书写的不认真,导致错误的产生。因而书写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练好字写好字。这样才能降低不该错误而出现错误的机率了。
二、搭建动手操作平台,帮助领会计算方法
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尤其是低段,我们应将数学抽象性化为直观可视的计算。因为口算过程是非常抽象的,其逻辑性也较强。对正处于形象直观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计算方法,就不能离开可视化操作平台,即不能离开动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动手促进动脑,把计算过程变成可视可感可悟的操作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他们理解其中算理算法。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时,要求学生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三、开展口算活动竞争,夯实学生口算技能
口算是一种快速的计算,要提高口算能力,就离不开学生口算速度的培养。而学生口算速度快不快,就是看他与同班同学的比较。实践中,我们可抓住小学生好动、好表扬的心理,开展口算活动竞赛。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进一步夯实口算能力。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用得最多的也就是“夺红旗”比赛,这种比赛深受小学生青睐而热衷参加于此。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法时,我们就开展了口算活动竞赛,创设情境:将山画在黑板上,山上有3条路,每条路上有6道算式题,抽出18位“登山队员”,分成3组,每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可夺得一面小红旗。这样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做,竞争中练,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竞争观念,满足学生好表扬心理。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将口算竞争常落实于过程中,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夯实学生口算技能,才能成为现实。
四、引导发现口算规律,培养学生巧算能力
口算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算得快、算得准上,还要体现在算得巧上。也就是说,口算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有效的方法才能保证算得快而准。因此,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通过多练去提高计算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从规律中找到口算方法。落实到实践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练习针对性,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掌握巧算方法,遇到类似的才知道怎么去速算。例如32×25这类的,我们就应让学生联想到4×25等于100,变成一个整百数去算,就变得简单了。还有一些运算有特定的口算规律,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钻研、巧妙运算,找出窍门,发现规律,提高口算技巧。如在日常计算中,11×11、75×75、64×36,这类似的能找到规律的题,教师不仅要留心,还要鼓励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睁大慧眼,发现窍门,提高巧算能力。要求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口算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口算错误,作为老师的我们,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有多少学生错,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作具体分析,对症施教。
参考文献:
[1]朱梅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7年。
[2]王国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