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职业高中数学课教学

【作者】 单本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职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状况调查,就如何改革职高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着重从教学改革方面谈了一些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培养;高职;教学衔接;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随着职业高中新生人数逐年递增,甚至于很多未参加中考的学生进入职高学习,学生的素质和基础,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数学课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职高的同学自卑心理较强,总觉得自己学习不如别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又对前途不抱或不敢抱太大的希望,有的甚至得过且过,对学习有抗拒感。这种消极心理势必给他们接受教育形成障碍,对学习尤其数学课产生厌恶,畏难情绪严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课后作业不交或迟交,造成实际教学部分知识的遗漏,使知识衔接发生困难,久而久之,就被动地应付学习和考试,甚至完全放弃学习。要教好职高班级学生的数学,要在教学上有行之有效的适合学生的好方法,我仅就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程的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短初中与职高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顺利进入职高数学园地。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几何中的角;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等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
  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般说,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这种学习效果的满足感又进一步强化了学习的兴趣。相反,缺乏学习兴趣必然减弱学习的动机,影响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产生较差的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效果的不满足恰恰又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并抑制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景,恰当地设置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引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时,首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个大富翁和一个年轻人订立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年轻人每天需给富翁10万元,而富翁第一天需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2分钱,第三天4分钱……以后每天富翁付给年轻人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请问这合同对谁有利?这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他们很急切地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效果就像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分解”那样吸引着学生。
  三、开展分层教学策略
  由于职业高中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其数学基础普遍较弱,在职业高中教学中数学与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专业水平。教师必须要依据职业高中本身的教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层式教学中,必须要结合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在分层式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依据学生个体性之间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若A~H8名学生,进行排队,若是排成一排有几种排列方式?若是排成2排有几种排列方式?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可以要求其解决第一个问题,若是基础知识过硬的学生可以要求其解决第二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营造环境欢乐的教学氛围,强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此为分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实施“尝试成功教学法”,增强学生信心
  做职高班级的数学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过急,“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是不可能的”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底子,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注意到学生的实际,采用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起步“浅,慢,少”,多给甜头,让他们尝试成功,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实现近期目标,增强自信。例如有时上课我会特意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那些浅显的、简单的题目,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大大的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多学生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慢慢地会做一些简单的题目,无不体现他们对数学学习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学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理解不了,这时就需要教师借助其他工具来给学生教学,让知识形象化,利于学生接受。现在有了多媒体这个得力的教学助手,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化。如在学习函数图象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课件,真实地展现三角函数的极值性、周期性。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要多用好方法,尽量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获得进步都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