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作者】 张 琦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知识体系更新比较快,如何高效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值得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和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必然促使课堂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变革。这种深刻变革将会改变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并最终引发整个教育思想的根本变革。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现今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但是高中信息技术课不是高考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地位受到了削弱。那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去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教学内容的探究中,可常使用成果展示、设疑解难、演示实例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可通过以下方法创设情境:(1)用现代科技成果来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Internet”这课时,就可预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精神、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并把这些教育渗透到每一节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好坏、真伪的能力,彻底消除由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如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网络陷阱等负面影响,引导学生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全面实现。
  二、突出重点内容,注意各学科的联系
  高中信息技术中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程序运行过程及作用,剖析用程序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而在教学实际中,数学学科的内容也涉及了这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与数学老师沟通,在讲解该章节内容前确保任务的下达与数学学科同步,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体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很好的理解知识点,从而降低学生在该章节的理解上的难度;在平时的学习中间,有些需要记忆的专业术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英语学习中的单词的记忆方法灵活的记忆并在生活中很好的应用,比如浏览器中空白页的标识about:blank的理解;在网络中注册各种用户这一任务的布置,可以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联系,比如:语文教师提出建议学生在博客上注册用户,发表自己文章,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出一定空余时间引导学生完成这一任务,这样可以很好的突出信息技术学科对其他学科的一个辅助作用!
  因此学习信息技术学科必须注意与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是我们教学中不容忽视的!
  三、形式多样,灵活运用
  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信息技术是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为一体的技术课程,最为关键的是技能性。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操作本领,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并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巩固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指导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对新知识进行领会和巩固,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四、通过使用操作实践法来完善信息技术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来说,一门相对比较抽象的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能够达到掌握知识的过程。在日常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起一种教学的方法就是需要学生能够通过亲自的操作实践来完善信息技术的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操作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如果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于计算机的某一个问题进行反复的操作,这样的话就能够形成一种技能掌握到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时经过这样多次的操作和实践就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这种学习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重要的内容,一个就是需要通过课堂上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建立起自己的一个评价标准,自己对于信息技术的内容掌握多少,还有多少没有掌握在学生自己的心幕中应该有一个标准来测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抽查学生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上机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的推进自身的工作更加的完善起来。针对学生的上机实践学习来说,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做好以下的几个工作,首先就是需要明确好每一堂课上机的目的和要求,在学生进行上机操作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这一堂课程学生需要完成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教学的目的,教师在学生上机之前的准备工作的时候应该做到,对于学生精心挑选那些能够适合学生上机进行操作实践的内容,这样的话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上机进行操作的效果。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对于信息技术在充满好奇心的同时,也拥有着巨大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来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创新学习的方法,提升他们对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采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意识匮乏的根源在于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检索、评估、筛选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任务教学法,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对于一个任务,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让学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获取信息,把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时的一种自发的需求,从而培养一种信息素养。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改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及时发现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更好地为信息技术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