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创建有趣课堂,铸就快乐学习
【作者】 谢晓丽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凤垭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过程。可见,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课堂相当重要,它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使孩子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的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快乐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体验,加强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教师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趣而快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活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还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堂氛围;快乐学习;探索快乐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实世界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数学的概念是从现实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学知识既非物质知识、亦非社会知识,它是观察不到的逻辑数理知识,而人们一提到数学就会与枯燥、乏味等词联系起来。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孩子上课不能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很难,这些学生对学习数学一点兴趣也没有,自然而然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而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学生通过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并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学生由原来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的学习模式,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全心地投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来,以更好的状态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成绩最优化。
一、巧妙运用导入语激趣,引起学生注意的兴趣,让快乐启航
于漪曾说: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备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创设问题情景。用形象化的语言、先声夺人;富有 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把抽象的数学内容融入到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各种特定的情景中。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 ,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能精神振奋、 兴趣昂然的进行思考,自主探索。 例如:在教学“7的认识时”,是这样开头的:“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猫妈妈让小猫到商店买东西,猫妈妈给小猫了7元钱,让小猫买7条鱼,这下小猫可吹起了胡子、瞪起了眼,原来它不知道7个是多少个?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样就很巧妙地导入了新课,学生学习的很有兴趣。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快乐追随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有趣的、巧妙的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的、巧妙地创设恰当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如:我在教《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积并不都是要求6个面的面积,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学校要对我们教室重新进行粉刷,为了不浪费涂料,请同学们观察要粉刷教室需要粉刷几个面,需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还要减去那些物体的面积?”问题一出,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有的抬头观察、有的互相讨论、有的比比画画,最后得出粉刷教室只需要刷左右前后上5个面,还要减去黑板和窗户的面积。
三、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动脑思考的兴趣,让快乐升华
首先,要用富有情趣,引人入胜的方式、手段、方法,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有章可循,不能随心所欲,朝朝暮暮,使学生无所适从。其三,是多与学生接触,培养亲近感,消除心理障碍,学生主动配合,从而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其四,鼓励和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胆量,即使回答不上来,也应该鼓励他们,在一问一答中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以便解决疑难。 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变换另一种教法,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设计了邮信的游戏:我在黑板上写出了5组长方体的长、宽、高。在讲桌上放了5个盒子当邮箱,每个盒子上面都有一个答案。让全班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组数据,算出长方体的体积。答案与哪个盒子上面的答案相同,就把信投到哪个盒子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创设了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让快乐拓展。
学生学习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学生成长中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驱力,给新知识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人人有机会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困生一般学习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常抱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向他们提出一些他们能够达到的小要求,布置一些他们能够完成的作业,使他们常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改变原有的认知,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喜悦,一改消极被动的局面,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逐渐被调动起来。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快乐学习”是广大教师应该作为教学中重要的攻克对象。教师要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房,去点燃兴趣之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乐中学,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学习状态中学会知识,掌握技巧,发展能力,提高质量,也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阶段一切都是从兴趣入门,打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门,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简介:谢晓丽,女,小学一级教师,从1995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探索有效课堂的创建。
关键词:课堂氛围;快乐学习;探索快乐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实世界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数学的概念是从现实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学知识既非物质知识、亦非社会知识,它是观察不到的逻辑数理知识,而人们一提到数学就会与枯燥、乏味等词联系起来。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孩子上课不能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很难,这些学生对学习数学一点兴趣也没有,自然而然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而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学生通过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并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学生由原来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的学习模式,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全心地投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来,以更好的状态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成绩最优化。
一、巧妙运用导入语激趣,引起学生注意的兴趣,让快乐启航
于漪曾说: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备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创设问题情景。用形象化的语言、先声夺人;富有 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把抽象的数学内容融入到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各种特定的情景中。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 ,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能精神振奋、 兴趣昂然的进行思考,自主探索。 例如:在教学“7的认识时”,是这样开头的:“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猫妈妈让小猫到商店买东西,猫妈妈给小猫了7元钱,让小猫买7条鱼,这下小猫可吹起了胡子、瞪起了眼,原来它不知道7个是多少个?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样就很巧妙地导入了新课,学生学习的很有兴趣。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快乐追随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有趣的、巧妙的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的、巧妙地创设恰当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如:我在教《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积并不都是要求6个面的面积,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学校要对我们教室重新进行粉刷,为了不浪费涂料,请同学们观察要粉刷教室需要粉刷几个面,需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还要减去那些物体的面积?”问题一出,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有的抬头观察、有的互相讨论、有的比比画画,最后得出粉刷教室只需要刷左右前后上5个面,还要减去黑板和窗户的面积。
三、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动脑思考的兴趣,让快乐升华
首先,要用富有情趣,引人入胜的方式、手段、方法,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有章可循,不能随心所欲,朝朝暮暮,使学生无所适从。其三,是多与学生接触,培养亲近感,消除心理障碍,学生主动配合,从而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其四,鼓励和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胆量,即使回答不上来,也应该鼓励他们,在一问一答中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以便解决疑难。 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变换另一种教法,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设计了邮信的游戏:我在黑板上写出了5组长方体的长、宽、高。在讲桌上放了5个盒子当邮箱,每个盒子上面都有一个答案。让全班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组数据,算出长方体的体积。答案与哪个盒子上面的答案相同,就把信投到哪个盒子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创设了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让快乐拓展。
学生学习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学生成长中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驱力,给新知识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人人有机会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困生一般学习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常抱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向他们提出一些他们能够达到的小要求,布置一些他们能够完成的作业,使他们常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改变原有的认知,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喜悦,一改消极被动的局面,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逐渐被调动起来。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快乐学习”是广大教师应该作为教学中重要的攻克对象。教师要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房,去点燃兴趣之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乐中学,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学习状态中学会知识,掌握技巧,发展能力,提高质量,也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阶段一切都是从兴趣入门,打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门,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简介:谢晓丽,女,小学一级教师,从1995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探索有效课堂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