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和谐师生关系促进高效课堂的探究 ——以初中语文为例

【作者】 林 华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师生关系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中的一种关系,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新时代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和谐师生关系促进高效课堂成为了重要的课题。随着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逐渐发展,师生关系作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需要重点进行关注,如何平衡应试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前教师行业的重难点。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初中阶段;语文教学
  1.初中生的交际特点以及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1.1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及交际特征
  师生关系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受身心变化发展影响,初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渐走向成熟,因此这个阶段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学生在校生活中的最为核心的人际交往之一。初中阶段,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生理特征上的变化,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模仿成年人的行为习惯,在说话的语气、动作以及眼神等都会学习成年人或是偶像的做法,对自身的穿着也更加关注,对于外在的评价和对异性朋友的交往有了更新的认识。生理上的变化仅仅是一方面,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上的变化会非常显著,逐渐增添了更强的自我意识,也有了独立和自主的要求,学生的自尊心和独立性也逐渐有所则增强。这一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学生更愿意去挑战权威,教师作为以往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和无条件崇拜的对象,这时首当其冲就会被学生观察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够分辨出教师的一些错误和不足之处,也对教师会有更高的期望,但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关注度不足,从而引发了一定的矛盾与冲突。
  1.2初中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初中阶段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是在这三年里生理心理上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初中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向师性和逆反心理的矛盾。一方面学生都具有向师性,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着一定的模仿、接近教师的倾向,教师在学习和生活方便具有一定的经验和阅历,在学生眼里就是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表现。因此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对教师抱有一种崇敬的心理,服从教师和学校的引导和安排。就这一方面来看,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会主动向教师学习不知道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一些人生经验。但是另一方面,初中生具有非常强的逆反心理。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空前发展,这就使得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但是这些想法往往受到来自家长和学校的两方面阻碍。父母对于孩子的认知和了解使得他们更愿意为孩子安排好道路,使孩子的想法受到阻碍,从而引起了逆反心理。在学校里学生想要反对教师权威的想法也在逐渐发展,这一阶段学生展现出来的逆反心理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和重视,就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初中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和逆反心理是主要展现在更愿意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在简单的生字单词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也不愿意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自己训练过的题型不愿意反复去练习,不喜欢老师的提示等。尽管初中生对独立有着很高要求,但是心理和年纪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举止和情感认识方面还比较幼稚,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和督促,否则对孩子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2.初中阶段语文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当前造成初中阶段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观因素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教师无法顾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秩序和管理的需要,一些位置较偏或是不愿意主动回答的问题的学生可能被老师所忽略。长此以往,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会产生隔阂,对老师的厌烦可能会延伸到对课程的厌烦上,使得师生之间感情逐渐淡化,学生成绩也会有所下降。师生互动方式不积极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之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里是一言堂的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很少,缺乏学习积极性,甚至对语文失去兴趣,上语文课的时候偷偷学习别的科目。除去主观因素以外,家庭教育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养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初中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在人际交往上往往缺乏主动性,在学校里以自我为中心往往难以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逆反心理又使得学生将老师的批评和教诲视若无物。这些问题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外界的好奇使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在语文学习上,很容易被外界分散注意力,因此语文教学的效果也很难表现出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师生之间和的合作和交流需求很大,如果师生之间关系不和谐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初中语文教学。
  3.创设初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
  3.1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提升教学素养
  为了真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需要教师做出调整。改变师生交流的观念,积极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尊重和宽容学生的决定,学生有选择正确知识的权利,通过不(下转第54页)(上接第55页)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尊重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初中语文课堂阶段应该重视学生对于事物的感受和自身情感的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初中语文知识。但是尊重学生的意见并不能等于放任自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就必须在学生还不能完全自主自立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安排。通过课前的任务安排和预习提醒学生应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教师及时交流和引导。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习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并及时表现出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鼓励表扬要言之有物,不能夸夸其谈,欣赏要因人而异角度清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2学生应主动存疑,积极请教
  在建立良好和谐的初中师生关系的时候,不仅需要教师单方面发力,也需要学生主动进行配合,愿意与教师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也会出现教师很想与学生进行交流,但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与老师沟通,处于课程安排和维护学生自尊的需要,老师可能就会将交流暂缓。学生一定要明确的是,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影响最大的学生本身,教师缺少渠道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点,不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学生应该主动质疑问难,敢于积极请教疑难问题。新媒体时代使得学生往往会接收各方面的知识,但是却不具备相应的辨别能力。教师在发现学生的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请教问题的行为,引导学生主动请教问题的积极性。
  4.小结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交际特点也不同,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理、心理上诸多方面的变化使得他们在面对人际关系的时候呈现一种开阔式的状态。师生关系作为初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教师主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兰.谈构建初中英语和谐高效课堂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6):47.
  [2]田小飞.高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3,(4):130.
  [3]何秀竹,王立国.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建生态课堂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1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