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绳类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周碧兰
【机构】 四川省江油市城东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绳类活动作为中国特有的体育项目,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心理和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愈渐成长,绳类活动的设置不但有助于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并锻炼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有助于在活动中体验中国祖辈给他们留下的智慧结晶,并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绳类;体育游戏;应用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设备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剥夺了人们体验集体活动,亲身实践的趣味。幼儿阶段可塑性较强,对他们的教育除了现代化的媒体之外,寓教于乐的体育活动能激发出电子设备所不能提供的知识与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对于他们的童年是一个丰富的过程。对于学前幼儿的接受能力来说,是一件愉快又富有趣味的过程。它能够弥补电子设备所不能提供的作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以出激发幼儿对群体活动认识以及身体平衡能力的锻炼。国外的一些国家也开始把绳类活动投入到幼儿教育中,来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因此对绳类这种特有的活动进行探究,来寻找它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它的价值。
一、绳类活动与合作
绳子的玩法是幼儿园健康领域中的一个内容。能够一物多玩的绳子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还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绳类活动多种多样,例如:跳绳、秋千、吊绳、铁索桥、吊床等等。绳类活动本身具有灵活性高、技巧性强的特点。幼儿想要驯服一条绳子则需要充分的运转他们的大脑,在运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来适应绳子。幼儿的臂力脚力得到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也有所提高。在运动中,幼儿的骨骼能变得更坚实,幼儿的前庭也发育的更好。绳类活动也有等级之分,对于幼儿来说结合他们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绳类活动尤为重要,活动的设计与调整则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实际接受情况来进行调整。绳类游戏看似构造简单实则玄机众多。对于长期接触现代化玩具较多的幼儿来说在一开始就很具有趣味性。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保持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则是关键。结合所带小班级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小班级幼儿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及能力,我设计了小班健康领域体育活动《小老鼠运粮食》。刚开始设计活动的时候是一个小朋友带着小老鼠的头饰装扮小老鼠,一部分小朋友扮演猫咪,准备一些水果当小老鼠的粮食,教师则扮演鼠妈妈,并且利用绳子搭建独木桥,孩子们双手叉腰、双脚沿着“绳子小路”前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配合上轻松愉快的音乐带动小朋友们的气氛,在小朋友熟悉搬运通道后又设置了“绳子障碍小河”。由于过程变得更加有难度,在接受过之前体验的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也能更好的适应活动的强度。每个小朋友在活动中都会有些新的挑战,扮演猫的小朋友需要从其他扮演老鼠的小朋友的行动路线中找到规律,共同协作搬运粮食。通过活动幼儿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平衡能力,还学会了相互合作。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同时针对班级有一部分身体协调发展不够好的幼儿,设计了简单一点的《小老鼠揪尾巴》活动。让几个幼儿扮演小老鼠,并在每个人身后拴上一段绳子,扮演小老鼠的幼儿一个接着一个的拽着彼此的尾巴练习走路。然后选一些小朋友自愿当猫咪,来扮演猫咪抓小老鼠,猫咪抓到老鼠的尾巴,抓得多的就胜利。一轮游戏结束后重新安排扮演猫咪的小朋友开始新的游戏。“一物多玩”的绳子运动量从小到大,动作从易到难,孩子们玩在一起,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
二、绳类活动的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幼儿园绳类运动的开展则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对于刚开始接触绳类活动的幼儿,会遇到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参与和鼓励来引导幼儿任务完成。教师除了指导参与,还要及时的对活动的进行节奏做出调整。刚开始我们让孩子双手握住绳子平举,并站成一排,听口令一起跳起一起蹲下,尽量做到整齐,看哪组做得好,在不断的练习下,他们熟悉了动作后开始增加活动的难度,两个相邻的孩子面对面做不同的动作,一个孩子双手握绳蹲下,另一个孩子双手握绳就跳起来,看哪组配合的好。通过开展玩绳体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体格的发育、生理机能的完善和动作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幼儿的走、跑、跳、钻、爬、平衡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发展。孩子们也在游戏中越来越有兴趣,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也越来越好,还有一些配合不那么好的幼儿也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一步步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既学到了技能,又变得更加自信。绳子类体育活动中蕴含了“更健康、更自信、更友好”的属于孩子们的体育精神,我们还鼓励小朋友们一起探索“绳”还能怎么玩,想出更多“玩绳”的方法,充分的发挥和挖掘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三、绳类在主题活动中的实施
1.绳类在语言区中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语言活动《毛线可以变什么》,主要是从我们的绿色环保主题活动中得到的启发。生活中有很多废旧物品,像碎毛线、纸杯、塑料袋等物品,它们还可以干什么?对于学前班幼儿来说,不仅可以从语言表达、思维想象上获得重大突破,还可以动手去创造新东西。我们就以绳子为主题,用故事引题。幼儿用语言表达绳子的变法,最后去想象制作。生活中还有哪些绳子,如何正确使用绳子。把生活安全常识也渗入到活动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绳类在体育区中培养幼儿的动作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收绳:教会幼儿把绳子盘好,有利于下一次玩时,方便取
3.绳类在科学区中培养幼儿的探知能力
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触摸,亲身感知了不同材料的绳子的特性,并了解了各类绳子的不同用途。通过运用绳子的两两比较,使幼儿初步理解了长短、粗细是相对而言的。在游戏活动中,准备各种各样的绳类材料,使幼儿自由选择,发展多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对绳类活动的兴趣。
4.绳类在美术区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纲要》指出:“指导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美术区:提供报纸和颜料,尝试用不同质感的绳子进行作画;或将绳子缠在矿泉水瓶子上尝试滚画。1.尝试用拖、抖、转的方法让蘸浸有颜料的绳子在纸面上留下不同的线条痕迹。
5.在玩绳子的过程中,观察绳子形态的变化,体验多种线条汇聚在一起的美。
6.愿意对绳子产生的不同痕迹进行大胆想象,并乐于表达。
今天,我们要带小绳子去散步。小绳子会怎么散步呢?
教师出示颜料和画纸,请个别幼儿在画纸上和小朋友分享自己带绳子散步的方法,并集体做空手模仿动作。
教师:小绳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谁愿意来带着小绳子去散步啊?
教师注意帮助幼儿用语言提升玩绳子的方法,例如“他带小绳子散步的时候跳了一个转转舞,又跳了一个扭扭舞”等,然后通过情境式的语言,带幼儿做空手模仿动作。
7.通过玩绳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绳类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发展幼儿“玩绳”的技巧,让幼儿的童年精彩有趣,玩出花样,玩出技巧,让孩子们在玩绳的过程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翻花绳”又叫翻绳、挑绳,是一种民间流传最广的儿童趣味游戏。它通过简单的结绳游戏互动,即可翻出许多的花样。该游戏重在锻炼幼儿的耐心和敏捷性,且具有巧手、健脑、启智的作用。
“翻花绳”取材简单,健脑益智。不仅锻炼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发展手臂动作的灵活性,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培养了孩子的耐心和敏捷性,能在娱乐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家园合作共创绳类游戏
陈鹤琴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不同的绳子,知道它们的名称,感受不同绳子的质感。幼儿也能在家长的帮助下,玩有关绳子的游戏,如绕毛线、缠绳子等。通过家园合作,探索开发一系列“强化幼儿合作意识、可操作性强”的绳类亲子体育游戏活动,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合作类活动成果展。家园互动探索玩绳运用,加强了幼儿园与家长们之间的互动联系,还可以共同创造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绳类亲子体育游戏,有效地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绳类主题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教育界这些年来最为热切的呼声。
参考文献:
[1]屈慧珠.幼儿园户外体育综合区域环境的创设与利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12)
[2]刘馨.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吴穗.幼儿园运动健康课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绳类;体育游戏;应用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设备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剥夺了人们体验集体活动,亲身实践的趣味。幼儿阶段可塑性较强,对他们的教育除了现代化的媒体之外,寓教于乐的体育活动能激发出电子设备所不能提供的知识与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对于他们的童年是一个丰富的过程。对于学前幼儿的接受能力来说,是一件愉快又富有趣味的过程。它能够弥补电子设备所不能提供的作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以出激发幼儿对群体活动认识以及身体平衡能力的锻炼。国外的一些国家也开始把绳类活动投入到幼儿教育中,来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因此对绳类这种特有的活动进行探究,来寻找它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它的价值。
一、绳类活动与合作
绳子的玩法是幼儿园健康领域中的一个内容。能够一物多玩的绳子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还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绳类活动多种多样,例如:跳绳、秋千、吊绳、铁索桥、吊床等等。绳类活动本身具有灵活性高、技巧性强的特点。幼儿想要驯服一条绳子则需要充分的运转他们的大脑,在运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来适应绳子。幼儿的臂力脚力得到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也有所提高。在运动中,幼儿的骨骼能变得更坚实,幼儿的前庭也发育的更好。绳类活动也有等级之分,对于幼儿来说结合他们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绳类活动尤为重要,活动的设计与调整则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实际接受情况来进行调整。绳类游戏看似构造简单实则玄机众多。对于长期接触现代化玩具较多的幼儿来说在一开始就很具有趣味性。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保持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则是关键。结合所带小班级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小班级幼儿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及能力,我设计了小班健康领域体育活动《小老鼠运粮食》。刚开始设计活动的时候是一个小朋友带着小老鼠的头饰装扮小老鼠,一部分小朋友扮演猫咪,准备一些水果当小老鼠的粮食,教师则扮演鼠妈妈,并且利用绳子搭建独木桥,孩子们双手叉腰、双脚沿着“绳子小路”前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配合上轻松愉快的音乐带动小朋友们的气氛,在小朋友熟悉搬运通道后又设置了“绳子障碍小河”。由于过程变得更加有难度,在接受过之前体验的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也能更好的适应活动的强度。每个小朋友在活动中都会有些新的挑战,扮演猫的小朋友需要从其他扮演老鼠的小朋友的行动路线中找到规律,共同协作搬运粮食。通过活动幼儿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平衡能力,还学会了相互合作。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同时针对班级有一部分身体协调发展不够好的幼儿,设计了简单一点的《小老鼠揪尾巴》活动。让几个幼儿扮演小老鼠,并在每个人身后拴上一段绳子,扮演小老鼠的幼儿一个接着一个的拽着彼此的尾巴练习走路。然后选一些小朋友自愿当猫咪,来扮演猫咪抓小老鼠,猫咪抓到老鼠的尾巴,抓得多的就胜利。一轮游戏结束后重新安排扮演猫咪的小朋友开始新的游戏。“一物多玩”的绳子运动量从小到大,动作从易到难,孩子们玩在一起,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
二、绳类活动的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幼儿园绳类运动的开展则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对于刚开始接触绳类活动的幼儿,会遇到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参与和鼓励来引导幼儿任务完成。教师除了指导参与,还要及时的对活动的进行节奏做出调整。刚开始我们让孩子双手握住绳子平举,并站成一排,听口令一起跳起一起蹲下,尽量做到整齐,看哪组做得好,在不断的练习下,他们熟悉了动作后开始增加活动的难度,两个相邻的孩子面对面做不同的动作,一个孩子双手握绳蹲下,另一个孩子双手握绳就跳起来,看哪组配合的好。通过开展玩绳体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体格的发育、生理机能的完善和动作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幼儿的走、跑、跳、钻、爬、平衡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发展。孩子们也在游戏中越来越有兴趣,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也越来越好,还有一些配合不那么好的幼儿也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一步步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既学到了技能,又变得更加自信。绳子类体育活动中蕴含了“更健康、更自信、更友好”的属于孩子们的体育精神,我们还鼓励小朋友们一起探索“绳”还能怎么玩,想出更多“玩绳”的方法,充分的发挥和挖掘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三、绳类在主题活动中的实施
1.绳类在语言区中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语言活动《毛线可以变什么》,主要是从我们的绿色环保主题活动中得到的启发。生活中有很多废旧物品,像碎毛线、纸杯、塑料袋等物品,它们还可以干什么?对于学前班幼儿来说,不仅可以从语言表达、思维想象上获得重大突破,还可以动手去创造新东西。我们就以绳子为主题,用故事引题。幼儿用语言表达绳子的变法,最后去想象制作。生活中还有哪些绳子,如何正确使用绳子。把生活安全常识也渗入到活动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绳类在体育区中培养幼儿的动作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收绳:教会幼儿把绳子盘好,有利于下一次玩时,方便取
3.绳类在科学区中培养幼儿的探知能力
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触摸,亲身感知了不同材料的绳子的特性,并了解了各类绳子的不同用途。通过运用绳子的两两比较,使幼儿初步理解了长短、粗细是相对而言的。在游戏活动中,准备各种各样的绳类材料,使幼儿自由选择,发展多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对绳类活动的兴趣。
4.绳类在美术区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纲要》指出:“指导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美术区:提供报纸和颜料,尝试用不同质感的绳子进行作画;或将绳子缠在矿泉水瓶子上尝试滚画。1.尝试用拖、抖、转的方法让蘸浸有颜料的绳子在纸面上留下不同的线条痕迹。
5.在玩绳子的过程中,观察绳子形态的变化,体验多种线条汇聚在一起的美。
6.愿意对绳子产生的不同痕迹进行大胆想象,并乐于表达。
今天,我们要带小绳子去散步。小绳子会怎么散步呢?
教师出示颜料和画纸,请个别幼儿在画纸上和小朋友分享自己带绳子散步的方法,并集体做空手模仿动作。
教师:小绳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谁愿意来带着小绳子去散步啊?
教师注意帮助幼儿用语言提升玩绳子的方法,例如“他带小绳子散步的时候跳了一个转转舞,又跳了一个扭扭舞”等,然后通过情境式的语言,带幼儿做空手模仿动作。
7.通过玩绳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绳类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发展幼儿“玩绳”的技巧,让幼儿的童年精彩有趣,玩出花样,玩出技巧,让孩子们在玩绳的过程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翻花绳”又叫翻绳、挑绳,是一种民间流传最广的儿童趣味游戏。它通过简单的结绳游戏互动,即可翻出许多的花样。该游戏重在锻炼幼儿的耐心和敏捷性,且具有巧手、健脑、启智的作用。
“翻花绳”取材简单,健脑益智。不仅锻炼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发展手臂动作的灵活性,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培养了孩子的耐心和敏捷性,能在娱乐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家园合作共创绳类游戏
陈鹤琴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不同的绳子,知道它们的名称,感受不同绳子的质感。幼儿也能在家长的帮助下,玩有关绳子的游戏,如绕毛线、缠绳子等。通过家园合作,探索开发一系列“强化幼儿合作意识、可操作性强”的绳类亲子体育游戏活动,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合作类活动成果展。家园互动探索玩绳运用,加强了幼儿园与家长们之间的互动联系,还可以共同创造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绳类亲子体育游戏,有效地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绳类主题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教育界这些年来最为热切的呼声。
参考文献:
[1]屈慧珠.幼儿园户外体育综合区域环境的创设与利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12)
[2]刘馨.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吴穗.幼儿园运动健康课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