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作者】 林 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万寿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伴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全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展当中。因此,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性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工作当中的重点目标。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重点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如何有效的进行语言艺术分析的策略,以期能够来给予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沟通方式,在语文教学当中具有重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教学艺术具有紧密联系。教学语言可作为教学信息的一种媒介,而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当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可较好的启发与引导学生思维。并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积极地引导学生
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学习基础。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不同于理科类的学习,在钻研一类题型之后就会做很多类似的题目,但是在语文这种语言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学习,比如说,一个字的认知,一个字的形象记忆,一句话中主谓宾的分析和替换等,都需要教师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在语言引导学习中可以算是一种语言策略的使用,教师主要通过一定的需要来对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学识进行教授,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中,学生能够对基础的语言进行进一步的累计,从而使语言得到有效的运用。
二、课堂语言的形象化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规范而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何为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语言的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变成浅显,枯燥变得幽默风趣。教师于漪曾在讲朱自清的《春》时,用了一段话开场:“我们如今一说到春,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了许多美丽诗词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更加形象、粗彩、迷人、逼真。
三、语言幽默生动
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生动幽默的语言想要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文学性,教师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如拟声、拟行等方式放大语言本身的魅力,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用幽默的语言,结合课文教学内容,来制止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当行为,既规范了课堂纪律,又保护了学生自尊心。例如,在教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有的学生上课开小差,就可以向学生提问:“这棵小苗,你没认真听讲,是在想大树吗?”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既能够让学生及时更正错误,集中注意力,又能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欲,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教学语言艺术化的探索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陷入一定误区,忽略了语言的特征发掘,单纯地认为只要将教学内容完整表达出来即可。
四、语言激励的多样化
激励语是指教师运用表扬、赞赏、激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努力进取的教育口语,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激励语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外向型学生,教师应用内隐的、激励程度较低的语言来进行,并注意控制激励的频次,防止学生出现自满骄傲等现象。而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可用直接的、激励程度较高的语言来进行,并且可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激励的次数,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五、富有哲理的语言能升华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对每一个人都使用,可惜现在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但小学的语文教师,是必须要比常人多读几本书的。只有多积累一些古典文化,多放点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在肚里,面对孩子们有疑问,或者说碰到用白话不好表达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及时的摇头晃脑的,脱口而出几句经典名句,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一定会收到一石两鸟的效果。
六、科学合理运用语言艺术,对学生们奖罚分明。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是比较差的,当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到校园生活中时,他们尤其需要班主任进行额外的关心和支持。班主任应当做好语言艺术的合理运用,对于那些优秀的学生,应当把他们树立为班级学生的榜样,并对他们进行表扬,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对于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应当对他们进行小小的惩罚,让他们明白错误所在。教师应当保持公平和公正,不能够戴有有色眼镜去对待学生。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班主任内心的感情,从而与班主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七、导向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上儿童诗两首《我想》一文,开课时要学生先谈谈自己有什么梦想,学生们踊跃发言极为热烈,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画家、有的想老师、还有的想成为最聪明的调查员,……答案可谓精彩纷呈。突然一位男生站起来说:“我的梦想就是当孙悟空。”听到这个回答,我明显一怔,但我很快走到男孩身边,微笑着说:“你的想法很特别,那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孙悟空吗?”男孩答:“没有”。我顺势引导说:“那就很遗憾,看来你的这个梦想是无法实现了。”很显然,课例中男孩的回答是缺乏合理性的,也是我始料不及的。但对这独特的回答我既没有热情赞赏,也没有断然否定,而是通过适度评价(想法很特别!)和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有孙悟空吗?),使学生自主意识到自己价值取向的问题,从而纠正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错误倾向。在这一教学细节中,我就是机智地运用了教学评价语言的导向性,成功地生成了课堂的精彩。能够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发展。因此,导向性能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精彩的语文课堂评价,是妙处横生的表述,是精辟见地的分析,是画龙点睛的概括,是恰到好处的点拨,是由衷的表扬。它如一股清泉,注入学生心田,催开学习兴趣之花;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虽然不是磁铁,但可以牢牢吸引学生;虽然不是蜜糖,但能让学生感觉到甜蜜;虽然不是矿产,但能开发出无穷的资源;虽然不是航标,但能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综上,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发挥好教学语言艺术既是教学质量要求,又是语言学习要求。教学语言的艺术化道路是没有尽头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实际,统一教学语言的针对性、启发性、民族性、审美性等多种特性,塑造充满语言美感的语文课堂,推动小学新课改进步,最终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沟通方式,在语文教学当中具有重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教学艺术具有紧密联系。教学语言可作为教学信息的一种媒介,而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当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可较好的启发与引导学生思维。并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积极地引导学生
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学习基础。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不同于理科类的学习,在钻研一类题型之后就会做很多类似的题目,但是在语文这种语言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学习,比如说,一个字的认知,一个字的形象记忆,一句话中主谓宾的分析和替换等,都需要教师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在语言引导学习中可以算是一种语言策略的使用,教师主要通过一定的需要来对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学识进行教授,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中,学生能够对基础的语言进行进一步的累计,从而使语言得到有效的运用。
二、课堂语言的形象化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规范而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何为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语言的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变成浅显,枯燥变得幽默风趣。教师于漪曾在讲朱自清的《春》时,用了一段话开场:“我们如今一说到春,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了许多美丽诗词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更加形象、粗彩、迷人、逼真。
三、语言幽默生动
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生动幽默的语言想要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文学性,教师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如拟声、拟行等方式放大语言本身的魅力,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用幽默的语言,结合课文教学内容,来制止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当行为,既规范了课堂纪律,又保护了学生自尊心。例如,在教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有的学生上课开小差,就可以向学生提问:“这棵小苗,你没认真听讲,是在想大树吗?”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既能够让学生及时更正错误,集中注意力,又能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欲,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教学语言艺术化的探索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陷入一定误区,忽略了语言的特征发掘,单纯地认为只要将教学内容完整表达出来即可。
四、语言激励的多样化
激励语是指教师运用表扬、赞赏、激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努力进取的教育口语,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激励语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外向型学生,教师应用内隐的、激励程度较低的语言来进行,并注意控制激励的频次,防止学生出现自满骄傲等现象。而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可用直接的、激励程度较高的语言来进行,并且可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激励的次数,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五、富有哲理的语言能升华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对每一个人都使用,可惜现在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但小学的语文教师,是必须要比常人多读几本书的。只有多积累一些古典文化,多放点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在肚里,面对孩子们有疑问,或者说碰到用白话不好表达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及时的摇头晃脑的,脱口而出几句经典名句,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一定会收到一石两鸟的效果。
六、科学合理运用语言艺术,对学生们奖罚分明。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是比较差的,当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到校园生活中时,他们尤其需要班主任进行额外的关心和支持。班主任应当做好语言艺术的合理运用,对于那些优秀的学生,应当把他们树立为班级学生的榜样,并对他们进行表扬,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对于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应当对他们进行小小的惩罚,让他们明白错误所在。教师应当保持公平和公正,不能够戴有有色眼镜去对待学生。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班主任内心的感情,从而与班主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七、导向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上儿童诗两首《我想》一文,开课时要学生先谈谈自己有什么梦想,学生们踊跃发言极为热烈,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画家、有的想老师、还有的想成为最聪明的调查员,……答案可谓精彩纷呈。突然一位男生站起来说:“我的梦想就是当孙悟空。”听到这个回答,我明显一怔,但我很快走到男孩身边,微笑着说:“你的想法很特别,那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孙悟空吗?”男孩答:“没有”。我顺势引导说:“那就很遗憾,看来你的这个梦想是无法实现了。”很显然,课例中男孩的回答是缺乏合理性的,也是我始料不及的。但对这独特的回答我既没有热情赞赏,也没有断然否定,而是通过适度评价(想法很特别!)和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有孙悟空吗?),使学生自主意识到自己价值取向的问题,从而纠正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错误倾向。在这一教学细节中,我就是机智地运用了教学评价语言的导向性,成功地生成了课堂的精彩。能够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发展。因此,导向性能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精彩的语文课堂评价,是妙处横生的表述,是精辟见地的分析,是画龙点睛的概括,是恰到好处的点拨,是由衷的表扬。它如一股清泉,注入学生心田,催开学习兴趣之花;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虽然不是磁铁,但可以牢牢吸引学生;虽然不是蜜糖,但能让学生感觉到甜蜜;虽然不是矿产,但能开发出无穷的资源;虽然不是航标,但能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综上,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发挥好教学语言艺术既是教学质量要求,又是语言学习要求。教学语言的艺术化道路是没有尽头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实际,统一教学语言的针对性、启发性、民族性、审美性等多种特性,塑造充满语言美感的语文课堂,推动小学新课改进步,最终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