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复兴”梦想下架构校园文化

【作者】 陶吉明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黄钵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梦想下,如何架构学校的校园文化?我们要挖掘学校文化的历史渊源,让文化具有传承性;我们要为校园文化的确立寻找到理论依据,让人信服、坚信,并成为师生的力量源泉;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来做好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我们要将丰富多彩的活动架构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最终我们要让校园文化发挥育人铸魂的作用。
  关键词:时代脉搏;复兴梦想;校园文化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同时把立德树人作为了育人的首要目标。我对此次讲话精神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对习总书记有关教育的讲话做了收集、整理、分析。笔者认为:既要紧扣时代脉搏共织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想,又要将复兴梦想落实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首要育人的目标任务上来,还务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其贯彻落实到位,发挥校园文化育人铸魂的作用。
  一、务必紧扣时代脉搏
  (一)为什么要紧扣时代脉搏?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里,朝代有兴有亡,有盛有衰。军事最强,地域最大的是元朝;经济文化最繁荣,能达到万国朝拜景象的是唐朝;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止步于康乾盛世。封建社会最终因长期闭关锁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剧增导致八国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中日甲午战争,割地赔款。这些无不证明一个事实——落后就要挨打。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到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抗美援朝战争,苏联解体15个国家,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都只证明——世界秩序永远掌控在强国手里。美国是老大,他说的就是道理。就连侵略别国还冠冕堂皇。
  美国之所以强大,自1776年以来,200多年来,美国人都信“美国梦”——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可见民族文化的自信多么重要。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告诉我们:国强民富,民族才有希望!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正式提出了“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无论是中国梦还是美国梦,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有梦想才有希望!
  (二)怎样紧扣时代脉搏?
  2013年4月,习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的贺信中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理清这三个问题。
  1、培养什么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任务,习近平说,这关系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关于这个问题,习近平答案十分明确——“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2、怎样培养人?这是一个细致的问题,需要全面、系统的工作部署。不仅要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也要在增长见识、增强素质、顽强奋斗方面下功夫,还要让学生重视健康、增进美育、热爱劳动……在一个如此系统的工作之中,既要要依靠家庭、学校、社会,更关键的是要依靠教师,尤其是今天参会各位同仁。一线上课的老师可以以自身的言传身教,直接、真切地培养、塑造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1)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2016年9月9日,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十大金句里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与“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高度吻合的。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新问题新挑战——高分低能,唯分数论,西方私潮化(个人利益),享乐主义,分裂主义等,加强价值引导,努力讲清道理、以理服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我们要以自信、奋斗、担当的精神状态,积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今后,我们的民族将是一个坚不可摧的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的形象比喻,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希望与会老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把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成学生们很喜欢的课程。”让课堂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激情澎湃,为学生成长成才亮起引路明灯。
  (2)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一批正在校内“国培计划”课堂学习的贵州地区小学骨干教师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在学生成长中起好“引路人”的作用,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自己没有真正的信仰,身不正行不端,怎么可能让学生相信你呢?所以“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什么是人格的力量?就是要真信、真懂、真做。”教师要做到知行合一,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真正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3)矢志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
  “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思政课的内容创新至关重要。”“我们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通过身边的故事引导学生去思考理想、责任、人生和信念,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学生面对教师更加敢于表达、乐于沟通,这给了我们更多机会倾听学生在精神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需求、期待及人生困惑,从而因事而化,因势利导,在不断思想启发和释疑解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我们要和学生坦诚相交中,激发道德情感,启迪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为谁培养人?
  2018年,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前夕,习近平来到北大校园,与师生座谈,他明确说道:“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2016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之际,对于这所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习近平致以贺信,勉励清华大学“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在多封贺信的结尾都会突出强调,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此次,祝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贺信的信尾同样如此。
  教育工作者应为社会、国家、人民、民族、共产党培养人。
  二、如何共织“复兴”梦想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德育也一样,需要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因此我从五个方面来讲。
  (一)国家层面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在这里,众多老中青教师济济一堂,习近平亲切地称呼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筑梦人”,并留下了人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在思政课中做到“下六个功夫!”。
  下六个功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二)社会层面
  学校要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共同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中来。
  2019年的六一前夕,我们邀请了成都德商集团和乐山欣荣物流两家公司对孩子们进行了20万余元的爱心公益捐赠,教孩子们长大后做一个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人;2018年年末,井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为12位精准扶贫户的孩子送来了学习用品,让孩子们学会了脱贫先励志;同年,我们还争取了县委宣传部1万元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经费。
  我们与当地党委政府加强联系,与村组干部密切配合,共建了一张德育监管网络,孩子在上放学途中有不良行为,我们第一时间知道,并及时教育。
  (三)学校层面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作为学校支部书记,务必用“三个有利于”统揽学校工作——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师专业提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任何教职员工都不得阻拦。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根据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九大核心素养来做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将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中,贯穿到每个德育活动中。
  (四)教师层面
  凡是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1、爱惜这份职业,只把教师职业当成谋生的手段。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2、只用分数论学生好坏,是不对的。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懂得感恩。学生品行的评价应放在首要地位。
  3、不善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的不是好老师。既要教学生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习。善做思想工作的老师,所带学生品行习惯就好。品行习惯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五)家庭层面
  教师和家长要做好家校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树立教育意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潘学文,两个孩子的母亲,家庭教育的榜样,现在我校特聘任她担任幼儿园当生活老师。
  三、精心打造校园文化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要完成立德树人这一首要育人的目标任务。我们就必须站在顶层的高度并结合学校实际来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并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铸魂的作用。下面介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历程。
  (一)历史渊源
  黄钵小学地处黄钵乡中心村狮子山上,弯曲的黄钵河在山脚流淌,细数着学校95年的办学历史。这些年,黄小人早已把“等、靠、要”的思想抛在身后,一次又一次地自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增添教学设施,美化校园环境。靠着一股“自强不息”的精神,将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打造得小有名气。
  (二)理论依据
  目前,学校以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为理论依据,以地处狮子山来做文章,深挖狮子身上的特质:意志、勇气、专注、果断、团结、智慧、耐心、毅力。像狮子一样胸怀大志,追逐梦想;像狮子一样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像狮子一样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像狮子一样专注目标,全力以赴;像狮子一样忠诚团结,睿智果敢。学习狮子身上有尊严而又高贵的精神,努力打造“自强不息,追逐梦想,超越自我”的狮子文化。用狮子和黄钵河来设计校徽。以对联“黄钵河畔积点滴,狮子山上舞人生”来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点滴积累,幸福人生。
  (三)顶层设计
  具体做什么样的狮子?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九大核心素养。













  (四)具体操作
  1、做这样的狮子






  学校的常规德育活动有,七星评比:安全、文明、守纪、卫生、学习、感恩、实践;学校常规:安全常规、学习常规、卫生常规;留守之星:智慧、毅力、自律、自信、自强、自立、实践。
  2、多彩的狮子
  (1)书香校园
  年仅4岁半的郭沫若(学名开贞)发蒙读书。其间,曾一度与先生“同室而居,情同父子”。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郭沫若考入乐山县立高等小学,郭沫若受教于沈焕章先生长达8年之久。
  “像他那样忠于职守,能够离开我见,能够专以儿童为本的人,我平生之中所见绝少。他起初打过我们,而且严格的打过我们,但那并不是出于恶意。”
  ——郭沫若(文学巨匠、新诗的奠基人)
  沈焕章家族中先后有7人考中秀才,时称“书香世家”。先生最喜唐诗,尤爱李杜,写得一手漂亮的柳体。思想开明,对新事物、新认识、新思想极为关注。推荐学生读书讲阶段,循序渐进。读书民“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
  因“诗书可传世”,故创办《小焕章文集》和《小沫若诗刊》的想法得以确定。从三年级到六年级8个班,每单元每次作文,各班语文老师至少选一篇范文。由李文秀老师负责打印后,做八期《小焕章文集》。王芳老师成立“小沫若诗社”。并在网上分年龄段搜集足够数量的儿童诗,打印出来。学生报名参加,先朗读,后仿写,最后指定题目写,出两期《小沫若诗刊》。语文组全体教师在班级充分发动孩子们积极投稿,争做“写作王”、“诗歌王”。让孩子们去聆听、去观察、去触摸、去发现大自然的真谛!一直是我们期待的愿景。相信孩子们都能爱上阅读,学会表达。用手中的笔大胆地、尽情地写,直到“妙笔生花”的一天,真正做个“写作王”、“诗歌王”。
  特色一:书香校园
  各班建图书角;各班建班级牌;晨读诗经、经典、或弟子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会讲故事的狮子;朗诵经典——会经典的狮子;诗歌大赛——会诗歌的狮子;现场作文比赛——会写作的狮子;儿童诗社——能创作的狮子。)
  特色二:泥塑、剪纸
  特色三:棋类——“棋”乐无穷、少儿武术操
  (五)系统结构
  从一个特色,逐步到多个特色,再到系统结构,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目前,学校所有的素质教育内容都可以往“博爱之王”、“智慧之王”、“体健之王”、“爱美之王”、“实践之王”这五个王里放。



























  借用习总书记的话来总结。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我们正行进在民族复兴的路上,我们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培植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8
  [2]戴逸.《梁启超诗文选》: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
  [3]石念文.《沫若恩师沈焕章》:巴蜀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