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幼儿课间游戏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 乔小金

【机构】 陕西省神木市第十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间游戏是一个成人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而本文就主要综合讲述了课间游戏的特点、课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和运用以及课间游戏实践意义的研究。
  关键词:课间游戏;幼儿;特点;开展运用;实践意义
  小孩子的童年是缺少不了游戏的,孩子们可以通过做游戏获得乐趣、在游戏的海洋中自由徜徉,不受约束。因此课间游戏的良性发展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既然课间游戏对孩子的发展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具体谈谈课间游戏的特点、开展和运用以及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幼儿课间游戏的特点 
  课间游戏与一般游戏相比,两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接下来就从三方面了解课间游戏的特点:
  第一、就课间游戏的选材方面来分析,简便是一大特点。课间游戏可以运用的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简单廉价的物品,甚至连我们的废旧材料也能充分运用。
  第二、我们可以从课间游戏的内容来看,发现其不仅贴近日常生活还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不同地区的游戏有该地区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什么地方凸显出来的,当然就是游戏的内容。因此让儿童们接触到各种游戏,不仅给儿童带来欢乐,还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接触到本地的文化,接受文化的熏陶,无形中就增加了儿童们对本地区的认同感。
  第三、就氛围来说,课间游戏是在课间完成的,课间时间会为孩子营造出宽松的环境,减少孩子们的约束感。
  二、课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及运用
  (一)纳入活动区活动
  首先,我们应该对把收集到的游戏分类,如可分为:体育类、手工类、益智类等;然后,将不同种类的游戏安排在不同的区域里进行;最后,引导幼儿们在课间去不同的区域进行活动,不同的游戏对孩子的启发可能不同,如“找东南西北”能开发智力、手工类还可以促进创新、体育类可以增进灵活性等等。
  (二)纳入主题活动
  在课间活动增加主题活动的因素。比如将“跳房子”与“我是中国人”相融合,将“弹球”与春天的花相融合,使幼儿们能在简单的活动中学到简单知识。
  (三)纳入其他一日活动
  1.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幼儿们在教室学习的时间多于课间游戏时间。其实这是走入了误区造成的。在老师们看来上课是会传授更多的知识。与此相反的是,幼儿们在课间游戏时间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思考获取知识,并且逼老师教的更灵活,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们把一个单独的学习过程发散开来。因此,应该将上课与课间游戏时间相结合开展。
  2.我们在对幼儿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从五方面开展活动,它们分别是语言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社会领域以及健康领域。具体对这五方面的分析如下所示:语言领域,主要从看和说两方面开展,看指的是阅读儿童著作,说指普通话引导;科学领域,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感受周围的植物、动物开展的;艺术领域则是指鼓励孩子涂鸦、跳舞唱歌等;社会领域则是教授孩子了解社会环境与学习初步人际关系等;最后是健康领域,主要是我们在教学时较幼儿们平时要注意卫生,如餐前餐后要洗手,以卡片的形式教授孩子们要多锻炼等。这五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幼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根据这五方面我们开展课间活动,开展活动时,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始:
  (1)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开展不同的活动。在与孩子进行课间活动时根据教育大纲要求,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活动。如我们小班每天都在进行的“抓尾巴”游戏以及“手指操”活动。
  (2)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参加游戏的机会。通过卡片标号以及分组方式让每个幼儿至少可以参见一个游戏。
  三、课间游戏的实践意义
  (一)趣味性和娱乐性
  幼儿所做的的游戏会成为长大以后的美好回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在于游戏的娱乐性,我们可以在玩游戏的时候充分体会到趣味性。如木头人、瞎子摸拐子、捉迷藏、开火车、找朋友、红绿灯、吹泡泡、老狼老狼几点钟、摔泥炮、砸方宝、打弹珠、跳皮筋、跳房子、踢毽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放风筝等游戏,种类繁多,满足孩子的爱好,怎能不具有趣味和娱乐性呢?
  (二)群体性和活动性  
  幼儿们的大多数游戏都要两个及以上的才能完成,这不正是群体性的吗?再说,幼儿们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少不了竞争,这就是游戏更有活动性。
  (三)童谣与游戏相伴
  “小皮球,圆溜溜,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十五六、二十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小外孙儿你也去。花轱辘辘车,套白马,白马不走拿鞭打,一鞭子打到姥姥家。姥姥出来抱娃娃,舅舅出来卸白马,舅妈出来一格扭”“拖拉机,四只脚,爸爸妈妈在工作,星期天来接我,接我回去吃苹果,苹果香,苹果甜,苹果吃了好过年”。等的童谣我想大家并不陌生,童谣会与跳绳、拍手等游戏结合,丰富游戏的内容,增加游戏的娱乐性。
  (四)对空间、人数、场地、时间要求不高,随机性很强
  幼儿们的游戏是不受空间、人数、场地、实践等的限制,做游戏可以在这做,也可以在那做,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多个人做,可以刚学,也可以是老手等。
  (五)玩具大都是自制,可以因陋就简,利用自然材料、废旧材料自制玩具、成本极低
  当然,幼儿们做游戏也是离不开道具和器材的。幼儿游戏所需要的器材大多是很简单的,有时只需要一根棍子,有时是一根绳,有时甚至只要几张废纸。正因为孩子们游戏取材比较容易,造成了孩子可以随意玩,随时玩,不受到地域、时间的限制。有一部分游戏甚至都不需要器材就能进行,如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等。正是由于这些游戏简单,可操作性强,趣味性大,孩子们才更喜欢做游戏。同时在做游戏的时候,可以促进幼儿们的语言、智力、情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注儿童游戏,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关爱我们的幼儿们。
  参考文献:
  [1]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018.3
  [2]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8.6
  [3]刘焱著.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