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作者】 杨 灵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古罗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的脱节,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水平低,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严重的产生厌学情绪。
  关键词:生活资源;活用教材;生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情景。避免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的脱节,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水平低,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严重的产生厌学情绪。现结合十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如下。
  一、将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无处不在,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所以,数学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将生活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安排家长周末带领学生去超市买东西,然后给学生一部分零花钱,让学生通过自己计算,花掉手里的零花钱,并且分开结账,留下收费的单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多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且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到学生返回课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收费单,并且由每一个学生拿着自己的收费单据,提出新的数学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将生活融入教学中,这样能够让数学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极大的扩展,既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可以切实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让学习内容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小学生捕捉书本信息,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效果。例如,《年月日》的教学,教师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倍感亲切,萌发对数学盼情感,进而产生探究数学的欲望。教师把握教材内容,又跳出教材,拓展教材内容,把生活中有关年月日的数学素材挖掘出来,应用到课堂中来。教师可把几年来的年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分析比较,统计中发现年历中的数学奥秘,寻找数学规律。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学生兴致盎然,从观察得出,1、3、5、7、8、10、12月有31天是大月,4、6、9,11月有30天是小月,2月是特殊的月份有28或29天,因此一年有365天或者366天。用拳头记忆法记住大月小月,请值日生每天在黑板上写出日期。还可利用一些有关国庆节,儿童节、生日聚会等图片,让学生在日历上画出一些有意义的日期,既可以借此进行思想教育,又可以使学生感到“年月日”,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创设多层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思维活跃,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为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条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教学应该通过生活场景来划分出不同的教学环节,而教师也要学会利用生活道具来诠释数学规律和数学理论知识,搭建起数学知识和生活场景的桥梁,从而能够创设多层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它可以是将一个数学知识、数学规律转化为生活中的单一、零散的生活化元素,也可以是将数学课本的系列知识点、数学规律进行生活场景的再现,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规律,将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置身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讨论身边其他的生活问题,帮助小学生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探究生活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 写“数学日记”。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 
  (2)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小学数学生活化可以引起学生热爱数学的热情,摆脱以往枯燥无聊的课堂生活,使数学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且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也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这些10来岁的孩子才是中国的未来,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更是祖国未来的护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