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 叶 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巡场镇第一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改深化背景下英语阅读能力培养需要不断提升,本文从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阅读前,阅读中以及阅读后的活动,阐述了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在小学中高段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潜能,达到了高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在小学阶段是黄金时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处于初级阶段。而小学中年段只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准备期,一般都是句词的认读。到了高年段,就进入到段、篇的阅读,这也成为培养小学生阅读的黄金阶段。课标中的一级目标就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具备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小故事的能力。所以在高年段,教师要凭借阅读教学,发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完成对学生初步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解读图片、文字信息的能力。但是,随着阅读要求的提高,难度会越来越大,仅凭兴趣是无法完成阅读目标的,随之,阅读能力会提升缓慢或者停滞不前,阅读教学至此,也就出现了瓶颈,有的教师在口语和听力素材的使用上,简单机械,仅把反复听录音,模仿当作突破口,熟练朗读再也无法完成阅读目标,针对课堂上存在的这些弊端,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我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探究,得到些许经验和心得,现分享如下:
  一、丰富阅读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没有足够的持久性和定性来学习英语。所以英语教师就应该洞悉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心理,如此才可以令阅读教学得到不断的优化,进而令学生有足够的激情和兴趣来学习英语。要选择丰富的阅读教学方法,要让小学生感到足够的好奇和新鲜,能够令他们发挥自己的认知思维,同时还应该注意要让学生的阅读学习记忆变得更加深厚持久,最终满足他们对英语阅读学习的需求。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将英语儿歌、游戏、表演等等多样化的方式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改变以往沉闷无趣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进而逐渐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同桌一起朗读,继而形成对阅读学习的热情。还可以采取一读一听的方式,让一个学生朗读阅读材料,另一位学生听其朗读,对阅读中的问题和不足说给朗读的同学。另外,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朗读,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体味文本中表达的意思,在阅读中可以加入表演的方式,令阅读变得更加丰富精彩。比如,在牛津小学英语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能够让小学生了解阅读材料中所表达的内容。其次就是要小学生对所学内容中的基本句型进行阅读学习,并且通过与同桌互相问答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阅读,以此来让学生的认知变得更加丰富。最后就是让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自由的阅读演练,充分激发他们的激情。
  二、掌握关键词,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阅读教学之所以难,就是由于阅读教学不得法,总是让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这样实现不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些英语教师总是错误地认为,只要多读学生就能理解,就能掌握文中的大意,就能逐渐对英语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其实不然,阅读的多少不是关键,关键是阅读的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英语的阅读比较简单、短小,没有多大难度,易于理解、掌握,但是阅读方法的掌握,对他们阅读习惯的形成十分重要。所以,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掌握文章大意的能力。比如,在阅读中,要掌握文中的what、where、who、when、how、why等关键词。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让学生提问互动,提出一些判断性、发散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语调、语音、语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多看多读学习更简单
  阅读并不是单纯地看一看就可以了,而是分为看与读两个方面。首先要看,看一篇课文并不是粗略地看一遍,而需要不断地重复看,每一遍看的重点都有所不同。第一遍看是大致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知道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找出不认识的单词并查字典标注在课文中。第二遍看就需要仔细认真看,大概知道课文每一句话的意思。例如“Holidayfun”这一单元的课文,阅读StoryTime部分,对话下方图片下的单词为景点特有的固定短语,查询并标注在图片下方,再阅读课文。看完之后知道这篇短对话具体内容是两人在交流假期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在哪里玩,参观了什么景区,要知道对话的具体内容和重点。这样的方法一般作为作业给学生布置在课后进行完成,由于作业的特殊性无法检查,所以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要有一定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的阅读就是“读”,要放大声音地朗读,让学生读出来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并且纠正单词的错误发音。并且所谓阅读,就是要边看边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效果,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中可以让整个班的学生分为三个大组相互比赛,看哪一个组读的声音最响亮,读得最整齐。这种形式的课堂小活动也是小学阶段学生所喜欢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而且也不会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让阅读变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可以使得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中变得轻松,并且阅读的习惯也会让学生受益终身。运用一定的方法,让阅读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对学生在以后高年级的学习中有很大的益处。阅读能力的提升会使得学习变得简单容易,并且对于英语这一技能的运用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不会让学生出现单词知道是什么意思,出现句子也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连成文章之后却不能理解文章想要表达什么的问题。不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是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缺失,所以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注重这一方面的培养,将阅读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备课中,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四、阅读后活动——有效延伸,提升综合能力
  对文本内容通过阅读,达到深化认知之后,最后就要做到有效延伸和提升。阅读教学中这个环节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拓展至关重要。1.朗读活动: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齐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同座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加深对文本的学习,提升阅读能力。2.反馈练习:阅读教学中读是重点,但是延伸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是巩固学习成果最有效的方式。练习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说的练习可以通过口头作文、复述文本的形式;读的练习可以通过阅读和主题相近的资料完成;写的练习可以采取仿写短文;积累的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不容易掌握的词汇、句子乃至段落记录下来,便于加深记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阅读后的活动不是每节课都能面面俱到的,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情来适当、适度和适时地开展。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在小学中高段的实施,使我看到学生们在英语阅读中的潜能,我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还需要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与科研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