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者】 张 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黄桷庄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难度较高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使阅读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更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效率得到了提高。因此,教师要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小学语文通常情况下都被当作最基本的课程来进行教育和学习,在教师及学生的教学生涯及学习生涯中的地位非常高,甚至成为必须取得好成绩的学科,可想而知小学语文对教师及学生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尤其是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已经引来小学语文教师们的重视,都纷纷探索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方法,这些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快速发展。但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发展现状来看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笔者深入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现状
现行的语文教科书都是按单元进行编排的,虽然是把一篇一篇的文章组合在了一个单元里,但是文章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大,缺乏对儿童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的帮助。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是从单元出发,而是一篇一篇的教,学生还是一篇一篇的学,所采用的阅读方式基本上以精读为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阅读要求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不仅会进行单篇阅读的教学,还要会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群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寻找关联,巧选群文。群文阅读教学,给了教师极大的选择材料、组合材料、呈现材料的自主权。但如何确定群文关联的主题,恰当地选择一组文章,往往是教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关键,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一环。群文阅读改变了传统教学“用教材教”、教师主动权缺失的弊病,但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前,我们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育热点、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水平、能力训练重点等要素,确定一个关联点,再根据关联点,去有层次、有目的地选择文章。文章的选择应根据师生实际,从预设的教学中心目标(知识中心、能力中心、方法中心、价值观中心)、文章要素(主题、体裁、语言形式、表现手法、深度等)、作者(年代、国度、写作特点)等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科学搭配,注重层次与整体效果,使文章的选择更趋合理,能更好地为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服务。在执教“英雄”群文前,我将教学中心目标预设为两点:一是价值中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英雄,形成新时期正确的英雄观;二是方法中心,通过几篇文章不同的表现英雄的手法,使学生掌握人物类文章表现人物的不同写法。然后,我选择了《武松》《灯光》《真正的英雄》《颁奖词三则》四篇文章。四篇文章选择体现了以下特点:主题一致;作者和写作时间体现不同时间、不同文化的特点;文章语言有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语言特点;文章表现手法上,有写人记事类、有演讲辞、有议论类;文章深度上,涵盖了5、6、7年级不同深度的文章。这样的选择,能从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全面认识英雄,了解表现英雄的多种手法,从而达成课前预设的目标。
(二)转变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在小学高年级开展群文阅读并非易事,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之前从未接受过这么大的阅读量,其可能需要在半小时内读完2~3篇文章。因此,学生必须要转变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以此锻炼自身的阅读思维。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其阅读效率。
1.朗读转默读
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朗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50个字,而默读速度则可以达到每分钟300个字,阅读速度提高了一倍[1]。例如,在教学《开天辟地》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同时阅读《阿胡拉?马兹达》《巨人伊密尔》以及《淤能棋吕岛》三篇文章,字数大概为1500字。如果学生采用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则需要大概十分钟的时间,这是因为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动口、停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速度,这不利于学生尽快把握文章的内容。如果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可能只需花费五分钟的时间,而且能够达到朗读的阅读效果,还能尽快地把握文章内容。
2.逐字逐句读转视读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虽然学生可以通过默读的方式来尽快把握文章的内容,但大部分学生仍习惯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的速度相对较慢。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视读的方式进行阅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彩色农庄》课文的时候,对于“他们的头上/顶着/金黄色的/向日葵和麦穗,脖子上/挂着/绿色的杨柳,白牛/还驮上了/一大捆/绿茵茵的青草”这些内容,如果让学生采用逐字逐句法进行阅读需要停顿十多次,而采用视读法进行阅读则只需要停顿四五次。我们可将上面这个句子的意象分为向日葵、麦穗、杨柳、白牛、青草,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阅读速度会有所加快,而且对文章内容也会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设计有效问题,梳理不同的文本
怎样指导学生在多篇阅读的学习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这就要求让学生把多篇文章看成是一个阅读的整体,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其中,比较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比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异同点,形式的比较等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四、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让学生多读几篇文章,要实现群文阅读更大的教学价值,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探寻开展群文阅读的新思路、新方法。不同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需要在交流讨论中理清。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
五、开展班级读书会,感受阅读真谛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开展班级的读书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书籍,让学生读到一些高质量的作品,扩大的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比如说在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绘本类故事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一个绘本故事,来学习多个绘本故事,经过比较、思考,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进行真正有效的“群文阅读”,必须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设计好相应的教学活动,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小学语文通常情况下都被当作最基本的课程来进行教育和学习,在教师及学生的教学生涯及学习生涯中的地位非常高,甚至成为必须取得好成绩的学科,可想而知小学语文对教师及学生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尤其是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已经引来小学语文教师们的重视,都纷纷探索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方法,这些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快速发展。但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发展现状来看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笔者深入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现状
现行的语文教科书都是按单元进行编排的,虽然是把一篇一篇的文章组合在了一个单元里,但是文章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大,缺乏对儿童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的帮助。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是从单元出发,而是一篇一篇的教,学生还是一篇一篇的学,所采用的阅读方式基本上以精读为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阅读要求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不仅会进行单篇阅读的教学,还要会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群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寻找关联,巧选群文。群文阅读教学,给了教师极大的选择材料、组合材料、呈现材料的自主权。但如何确定群文关联的主题,恰当地选择一组文章,往往是教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关键,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一环。群文阅读改变了传统教学“用教材教”、教师主动权缺失的弊病,但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前,我们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育热点、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水平、能力训练重点等要素,确定一个关联点,再根据关联点,去有层次、有目的地选择文章。文章的选择应根据师生实际,从预设的教学中心目标(知识中心、能力中心、方法中心、价值观中心)、文章要素(主题、体裁、语言形式、表现手法、深度等)、作者(年代、国度、写作特点)等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科学搭配,注重层次与整体效果,使文章的选择更趋合理,能更好地为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服务。在执教“英雄”群文前,我将教学中心目标预设为两点:一是价值中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英雄,形成新时期正确的英雄观;二是方法中心,通过几篇文章不同的表现英雄的手法,使学生掌握人物类文章表现人物的不同写法。然后,我选择了《武松》《灯光》《真正的英雄》《颁奖词三则》四篇文章。四篇文章选择体现了以下特点:主题一致;作者和写作时间体现不同时间、不同文化的特点;文章语言有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语言特点;文章表现手法上,有写人记事类、有演讲辞、有议论类;文章深度上,涵盖了5、6、7年级不同深度的文章。这样的选择,能从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全面认识英雄,了解表现英雄的多种手法,从而达成课前预设的目标。
(二)转变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在小学高年级开展群文阅读并非易事,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之前从未接受过这么大的阅读量,其可能需要在半小时内读完2~3篇文章。因此,学生必须要转变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以此锻炼自身的阅读思维。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其阅读效率。
1.朗读转默读
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朗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50个字,而默读速度则可以达到每分钟300个字,阅读速度提高了一倍[1]。例如,在教学《开天辟地》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同时阅读《阿胡拉?马兹达》《巨人伊密尔》以及《淤能棋吕岛》三篇文章,字数大概为1500字。如果学生采用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则需要大概十分钟的时间,这是因为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动口、停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速度,这不利于学生尽快把握文章的内容。如果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可能只需花费五分钟的时间,而且能够达到朗读的阅读效果,还能尽快地把握文章内容。
2.逐字逐句读转视读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虽然学生可以通过默读的方式来尽快把握文章的内容,但大部分学生仍习惯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的速度相对较慢。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视读的方式进行阅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彩色农庄》课文的时候,对于“他们的头上/顶着/金黄色的/向日葵和麦穗,脖子上/挂着/绿色的杨柳,白牛/还驮上了/一大捆/绿茵茵的青草”这些内容,如果让学生采用逐字逐句法进行阅读需要停顿十多次,而采用视读法进行阅读则只需要停顿四五次。我们可将上面这个句子的意象分为向日葵、麦穗、杨柳、白牛、青草,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阅读速度会有所加快,而且对文章内容也会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设计有效问题,梳理不同的文本
怎样指导学生在多篇阅读的学习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这就要求让学生把多篇文章看成是一个阅读的整体,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其中,比较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比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异同点,形式的比较等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四、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让学生多读几篇文章,要实现群文阅读更大的教学价值,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探寻开展群文阅读的新思路、新方法。不同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需要在交流讨论中理清。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
五、开展班级读书会,感受阅读真谛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开展班级的读书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书籍,让学生读到一些高质量的作品,扩大的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比如说在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绘本类故事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一个绘本故事,来学习多个绘本故事,经过比较、思考,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进行真正有效的“群文阅读”,必须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设计好相应的教学活动,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