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说”数学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作者】 杨 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十分顽固的问题,人们虽然早已经对其高度重视,并为减径学生的课业负担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却没有从根本上减轻下来。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许多人认为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就不能不给学生布置作业,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就必须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因而在当今的形势下,学生的课业负担仍未有根本性转变。但是,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不是拒绝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借口。为了让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成长,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其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矛盾的。解决生课业负担重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出路就是进行作业的改革,负担要减,其效率与效果要增。即要讲究作业的有效性。如何才能正确的布置作业,努力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使学生能以较少的作业量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作业的性质。作业不是教师占据学生课余时间的工具,不是教师求得个人较佳教学成绩的阶梯,更不是教师惩罚学生的手段。从本质意义上来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诀题的过程或实践对象,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和手段。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和学生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此基于这性质,要给学布置作业时必须的。而就学生的学习内容而言,作业涵盖盖很多方面的内容是有着很多的形式的:分为课前的预习作业,课堂中的练习作业,课后的复习作业,有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跌活动等;有口或头作业和书面作业。每一种形式的作业都有其独持的功能和作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作业不是越多越好,布置得太多,又会使学生产生抵情绪,出现抄袭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不做等现象,但是作业布置得太少,又往在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因此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既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素的长期性课題。作业布置得好,布置的得当,能使学生在较轻的学习负担下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王动学习的意识。
  一、“说”数学以说代练的产生
  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目标明确地提出:“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学段目标提出:“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第三学段目标提出:“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足见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小学生要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外乎有三种外化表现形式,那就是“说、动、练”,“说”就是把自己内心的分析思考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动”就是通过操作用实体的东西展现在眼前;“练”通过一些练习进一步把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变得熟练。在这三者中,虽缺一不可,可人有侧重,不难看出“说”的这种方式要方便快捷得多。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即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任务。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发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基于此,我在教学一线中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尝试,总结和提炼出了在周末作业中采用“说数学”的方式以“说”代练进行练习,确实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二、什么样的周末作业适合“说”呢
  1.为了突破某个知识难点,课前预习做小实验。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小节的例3。教材首先呈现一段话“把一根吸管任意剪成3段,能围成1个三角形吗?先做一做”,然后呈现“量一量,并比较剪成的3段吸管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最后问“通过实验,围成的三角形中,两边之和与第三边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让孩子人人带剪刀到学校存在很大的隐患,而且在剪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伤到手或他人的现象和吸管飞溅的现象,严重的影响课堂纪律和效率。其次,课堂上做实验有走马观花、滥竽充数和小组内少数人代替全组人的嫌疑,而视频能清楚的看到和听到每个孩子“说”自己怎样剪吸管、围三角形、量吸管长度和思考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理解得更形象、直观和透彻。最后,教师在课堂上结合视频中集中出现的现象指名用实物展台演示、讲解,集体评议时抽视频作业中出现问题的孩子们来说发现了什么。这样,难点就通过这样的课前做、“说”实验和课堂个别展说、集体评说达到人人理解和培养数学素养的目标。
  2.根据当周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课堂作业的反馈,设计2~3道题目作为周末作业。
  一个周学完以后,家长想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孩子也想在家长那里得到认可,孩子们会格外用功、家长也听得格外专心, 选择当周的知识重点和难点进行“家庭课堂”讲解,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孩子们当周的知识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巩固,比刷题的效果来得快、记忆更深刻且更受欢迎。 
  3.每个孩子每个单元的考卷错题纠错。
  录错题就是要求学生把平时测试中的典型性错误找出来,把错误的题目整理编辑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上或小白板上。错题集可以警戒孩子日后细心做题,不再重复犯错;其次一些确实不懂的题目,在此可以“一对一”询问家长或微信上请教老师,弄清楚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掌握这种类型题目的做法,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一类题。我要求学生讲解错题包含摘抄错误原题、分析错误原因、正确的解法、其他解法四个内容。
  比如:分析错误原因。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明确是答题失误,还是思维方法错误、知识错误、运算错误,这是录视频纠错最为关键的步骤环节。开始时可能觉得比较困难说不出来,初始阶段就在课堂上积累数学语言,当同学和老师在课堂上分析时就借鉴、模仿,渐渐听得多了、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数学语言就准确了,就能分析到点上了。
  再比如:叙述正确的解题方法及理论依据。根据课堂上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记在心里再讲解出正确的解法和理论依据。特別是要弄清楚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等等。
  这样的周末作业是个性化的、有每个个体的专一性和针对性,这样更有实效。
  “说”数学周末作业的形式:学生在小黑板(或白板)上讲课、家长互动参与并录制视频(10分钟以内)“一对一”上传给老师;老师及时指出、讲解、辅导,直到孩子过关为止;如果孩子讲得有亮点就点评鼓励并上传至班级群供其余学生学习和家长参考。
  三、“说”数学周末作业的反馈
  听课人:爸爸、妈妈
  “说数学”内容:《创优》“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中的一道练习题。
  讲题过程:
  孩子首先在白板上出示练习题:3个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小方块排成一行后,它的表面积是( C )。
  A.18平方厘米  B. 14立方厘米
  C.32平方厘米  D.16平方厘米
  孩子:爸妈你们会做这道题吗?
  爸妈:我们觉得很难,需要你的帮助。
  家长的回答,坚定了孩子的信心,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厉害。
  孩子:首先在草稿纸上画3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并拼在一起,提问:妈妈你说怎样拼呢?
  妈:我怎么知道呢?
  孩子:你没有读懂题,“排成一行”懂不懂?
  妈:“老师”批评得对,我要认真点哈。
  孩子:现在我实际操作给你看(我在家里找了三个长方体实物),你们看一看这个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呢?请爸爸回答。
  爸:长是3,宽是2,高是2。
  孩子:回答正确,爸爸比妈妈要认真,妈妈要加油。
  孩子:长宽高都知道了,根据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就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算式是:(3×2+3×2+2×2)×2=32(平方厘米)
  孩子:爸妈你们听懂了吗?没懂我就再讲,杨老师说的没懂你不要害怕?我们都不去追查你没听懂的原因,大胆说出来,我会全力帮助你们。
  家长把整个过程录下来发给我,还留了一段言:孩子通过到天立小学近两年的学习,特别在学数学方面孩子的学习兴趣高涨。第三单元长方体、正方体在解题中熟悉表面积、体积公式。知道利用在草稿纸上画图和身边的实物来帮助解题。明显感觉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有很大的提高。每个周末,孩子都上五年级了花在数学作业上的仍然时间很少,短短十几分钟,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一起学习,学习成绩、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这些成绩都来源于杨老师的辛勤栽培。我很欣赏您的这句话:做孩子学习数学这条路上的同路人。庆幸孩子遇到这样一位数学老师。
  总之,丰富小学生数学言语活动,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和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解决当前“学生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去思考,不去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坚持“说”数学,“以说代练”切实给孩子们减负,让孩子们体验数学的快乐,真的主动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