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作者】 赵韵秋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思坡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手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家庭由于条件好,家庭结构特殊,导致幼儿动手能力较弱,而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的未来要靠他们自己去走,他们未来的生活要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所以,我们要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要带动家长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园一日活动;家园共育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的未来要靠他们自己去走,他们未来的生活要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然而,现在大多家庭都是“四二一”结构,几个大人围着一个独生子女转,出于疼爱,很多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点活,隔代教育更是让孩子们变成了“千金”和“少爷”,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显然,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确实让人担忧。手是人体最重要的组部分成之一,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促进孩子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增添孩子的生活乐趣、动手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要带动家长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良好的动手能力决定了孩子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和今后竞争的成败。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从手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心灵手巧,在玩玩做做中幼儿智力得到了开发。但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幼儿动手能力差,做事让人不放心,让他们做事惹麻烦,还不如全包下来,长此以往,幼儿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重。生活自理能力差,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很难适应生活、立足于社会。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都是幼儿们力所能及的。如拿东西、发筷子、整理玩具,扣扣子等等,我们都应积极鼓励他们去做,要变“圈养”为“放养”,变限制为引导。如遇到一些难度较高的动手活动,我们就应教一些方法、技能后再具体指导幼儿反复练习,不断实践,这样幼儿既参加了最简单劳动锻炼,又发展了动手能力,还为将来走向社会作好准备。
  二、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最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上文中已经指出幼儿知识水平有限、生活经验缺乏,其创新的想法也会被认为是很幼稚、异想天开,因此教师一定要耐心回答幼儿的问题,引导其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寻找不足并协助他们解决,适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以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教师千万不能不闻不问,嘲笑不理幼儿,这样会打击他们创新的兴趣,也会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胆小怯懦。另外,教师在讲故事课或有开放性话题时,应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我曾以“我喜欢的花”为题目,给予幼儿们想象的空间。如其中一个幼儿在讲述过程中说最想看到绿色的花,绿色的花是不常见或需要嫁接等技术去完成的,但是我并没有按照传统教法直接告诉幼儿,而是悉心讲解其中的原因,用简单的语言给他们扩充了知识。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操作技能加以强化,使之转化为基本的劳动技能。像“包饺子”,是我们每学期必须开展的一项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和面,体会水、面多少与软硬的关系,孩子们有的包、有的擀皮配合默契,兴趣浓厚,包完饺子后还能主动清理桌面,巩固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有“我们的水果拼盘”,幼儿自己动手清洗水果,选择搭配拼盘图案、味道,提高幼儿动手、动脑、审美能力。    再有通过明确值日生的工作,培养幼儿工作独立性和责任心;开展春季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自参加力所能及的整地、选种、播种、管理和收获,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有利用培养幼儿认真负责,持久细心的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劳动是中提高使用工具的操作技能。 
  收获的季节,让幼儿把收获到劳动果实拿到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品尝,分享丰收的喜悦,同时,体验到劳动的辛苦,懂得珍惜和爱护劳动成果,产生爱劳动的情感。另外,还应该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动手技能,如抓、握、倒、挤、夹、敲、剪等;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穿脱和整理衣服、梳头、洗脸、洗手帕等;照顾环境能力,比如扫地、擦桌子、切水果、分碗筷、收拾玩具、拔草、浇花等,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组织和引导,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参与和支持。著名的学前教育家张家麟曾说过:“要教养一个孩子学会做事”也就是说要从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作为父母更要重视发掘孩子的潜能和能力,要不断鼓励幼儿,如“你做得很好、你很棒”等,通过话语帮助幼儿找回自信,让孩子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发餐具、整理玩具等,这样幼儿既参加了简单的劳动,也提高了动手能力。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家庭与幼儿园互相合作,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拿出一点耐心来陪孩子,等待、指导孩子做一些小事,而不是嫌孩子做事太慢或做不好为理由,匆匆代办。还要多了解幼儿在幼儿园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家长与老师同步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作为家长,千万不能因过份疼爱而舍不得孩子做事或不相信孩子而不让孩子做事,这样只会扼杀了孩子做事的兴趣,剥夺了幼儿动手的机会,又如何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呢?
  总之,“智慧的花是开在手指尖上的。”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手,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只有我们不断的去激发幼儿,为幼儿创设动手环境,培养幼儿动手观念,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动手操作的材料,培养幼儿操作的技能,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放开幼儿双手,给幼儿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才能培养出心灵手巧、能独立面对生活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