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改进传统识字教学方法的策略
【作者】 龙 慧 向建高 李代华
【机构】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旧司镇民族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把识字与具体的语言环境孤立分开,而网络环境下的识字教学利用网络这一资源,有效克服了这一弊端。本文结合参与“跨越式”课题的亲身感受与实际应用,从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拼音、识字和课文三种课型人手,结合具体的教学应用案例,分析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传统识字方法;改进策略
一、网络课堂环境下识字教学的原则
1. 以学生已掌握的母语为基础,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识字教学
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儿童(6周岁左右),对于母语学习并非毫无准备,而且在词汇量和各种句型的掌握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显示,5~6岁的学龄前儿童已经口头掌握三千多个词汇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各样的句型,包括比较复杂的句型。这表明,儿童在入学时就已经掌握了三千多个词汇的“音”,只是对汉字的字形不能分辨和书写。基于学生已有的强大母语基础,识字教学就无需“音”、“形”、“义”全部讲解,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在生字教学过程中针对较难的生字字形、字音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讲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2. 将识字、阅读、写作相结合,在具体语境中有效识字
生字的教学应该结合具体的语篇与应用情境进行,让学生在不同的篇章和语境中反复且多角度地感知生字、有效运用识字,以实现高效识字、大量识字的目的。因此,课堂网络环境下的生字教学可以把识字、阅读、写作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扩展阅读的语境中识字,在打写练习中巩固、应用生字,真正实现有效识字。
3. 将语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传统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把字词孤立来学,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跨越式识字教学中,注重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把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对生字的音、形、义进行有效识记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长足发展。
二、 网络课堂环境下拼音课型的教学策略
1. 联系生活,兴趣识字
当教师单纯地教学拼音时,学生的学习是枯燥的,而把拼音和学生的语言环境和生活联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拼音说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把拼音和具体的语言联系在一起,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 结合图片,说话训练
低年级学生自身阅历浅、知识结构不够完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多媒体资源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很好地弥补了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字母有直观的认识。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说话,并与同桌交流,对拼音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印象。
3. 拓展阅读,趣味识字
在教学拼音后,学生进入资源平台阅读与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相关的儿歌、顺口溜,不仅掌握厂拼音在语言环境中的运用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三、 网络课堂环境下识字课型的教学策略
1. 运用多媒体,辅助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目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识字。引入新课学习时,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识字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难字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运用拆字识字的方法,制作成多媒体动画,让学生通过动态的多媒体演示体会汉字的结合,如“砖”、“肥”、“晚”,把它们拆分成两部分,让学生通过动态的多媒体演示体会汉字的结合;也可以运用编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根据生字编故事。
2. 游戏环节,快乐识字
在教学生字过程中,把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对生字的学习也会兴趣盎然。
深山寻宝:学生在读短文过程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编谜语:学生根据生字的特点编谜语,如贝壳占了一边(站立),一条虫子单独爬(蝉),心关在门里(闷)等。
啄木鸟:让学生当啄木鸟找出词语的搭配错误、生字书写错误或者拼音错误,在找这些错误的“虫子”过程中对汉字进一步巩固。
3. 课内识字,生活运用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优势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我们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汉字后,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或者进行一些相关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在动手过程中增加识字量。
4. 扩展阅读,巩固识字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大量的扩展阅读,这种阅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目的之一是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识字课型大部分安排的是韵文、儿歌,节奏明快,韵律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既可以消除繁重的机械记忆负担,又可以在阅读中认识字形、字音;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又可以让他们了解字词运用的语言环境,巩固已学过的汉字;既让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型,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同时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生进行创作的兴趣,为写作提供了素材积累。
5. 结合打写,运用识字
在学完生字之后,借助计算机作为打写工具,跳过写字的局限,以运用生字的方法来巩固生字。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拼音输入的打写方法,结合生字编字谜、结合生字进行词语接龙、给生字组词写句或进行连词成段、成篇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对生字进行了有效的巩固,而且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深刻性和灵活性都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四、 网络课堂环境下课文课型的教学策略
1. 识字与阅读相结合的策略
新课标指出:“识字是低年级的重点,它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课文课型的教学更注重课文的分析阅读,但是没有生字作为前提,课文的分析阅读也无从谈起,因此要注意识字与阅读相结合。
第一课时的教学注重的是识字教学,可以运用结合拓展阅读和打写创作进行识字的策略。让学生进入资源平台的“识字通”让学生朗读包含生字词的短文、句子,生字的谜语、儿歌、故事等,在阅读中理解生字、巩固生字,也可以进一步扩大识字量,掌握更多的词汇句型,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2. 积累词汇、创新写作的策略
在打写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打写主题,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打写,并运用在课文中或者扩展阅读中所积累的汉字或词汇。这样既可以促进对所学汉字的理解与运用,也可以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打写完之后,老师查看学生的作品并给予一定评价,对思维活跃、打写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同时注意关注后进生,鼓励学生进行互评互改,进行错字更正,学生在更正其他同学错字的过程中对汉字进一步加深印象。学生也可以利用课外阅读积累手册,每周把自己在网络上或者书本上阅读过的最喜欢的文章、故事进行摘抄。在打写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手册,让从学生积累的词语中选取几个优美的词汇进行打写,让学生将词汇运用到创作中。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环境下进行现代教育教学是大势所趋。对于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只有教师合理的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使得传统的识字教学转变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识字教学。
参考文献:
[1] 高黎. 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 学周刊, 2017(15):159-160.
[2] 吴海华. 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J]. 师道:教研, 2011(7):125-125.
[3] 陈袅, 袁华莉. 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17):47-49.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传统识字方法;改进策略
一、网络课堂环境下识字教学的原则
1. 以学生已掌握的母语为基础,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识字教学
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儿童(6周岁左右),对于母语学习并非毫无准备,而且在词汇量和各种句型的掌握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显示,5~6岁的学龄前儿童已经口头掌握三千多个词汇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各样的句型,包括比较复杂的句型。这表明,儿童在入学时就已经掌握了三千多个词汇的“音”,只是对汉字的字形不能分辨和书写。基于学生已有的强大母语基础,识字教学就无需“音”、“形”、“义”全部讲解,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在生字教学过程中针对较难的生字字形、字音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讲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2. 将识字、阅读、写作相结合,在具体语境中有效识字
生字的教学应该结合具体的语篇与应用情境进行,让学生在不同的篇章和语境中反复且多角度地感知生字、有效运用识字,以实现高效识字、大量识字的目的。因此,课堂网络环境下的生字教学可以把识字、阅读、写作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扩展阅读的语境中识字,在打写练习中巩固、应用生字,真正实现有效识字。
3. 将语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传统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把字词孤立来学,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跨越式识字教学中,注重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把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对生字的音、形、义进行有效识记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长足发展。
二、 网络课堂环境下拼音课型的教学策略
1. 联系生活,兴趣识字
当教师单纯地教学拼音时,学生的学习是枯燥的,而把拼音和学生的语言环境和生活联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拼音说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把拼音和具体的语言联系在一起,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 结合图片,说话训练
低年级学生自身阅历浅、知识结构不够完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多媒体资源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很好地弥补了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字母有直观的认识。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说话,并与同桌交流,对拼音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印象。
3. 拓展阅读,趣味识字
在教学拼音后,学生进入资源平台阅读与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相关的儿歌、顺口溜,不仅掌握厂拼音在语言环境中的运用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三、 网络课堂环境下识字课型的教学策略
1. 运用多媒体,辅助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目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识字。引入新课学习时,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识字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难字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运用拆字识字的方法,制作成多媒体动画,让学生通过动态的多媒体演示体会汉字的结合,如“砖”、“肥”、“晚”,把它们拆分成两部分,让学生通过动态的多媒体演示体会汉字的结合;也可以运用编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根据生字编故事。
2. 游戏环节,快乐识字
在教学生字过程中,把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对生字的学习也会兴趣盎然。
深山寻宝:学生在读短文过程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编谜语:学生根据生字的特点编谜语,如贝壳占了一边(站立),一条虫子单独爬(蝉),心关在门里(闷)等。
啄木鸟:让学生当啄木鸟找出词语的搭配错误、生字书写错误或者拼音错误,在找这些错误的“虫子”过程中对汉字进一步巩固。
3. 课内识字,生活运用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优势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我们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汉字后,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或者进行一些相关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在动手过程中增加识字量。
4. 扩展阅读,巩固识字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大量的扩展阅读,这种阅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目的之一是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识字课型大部分安排的是韵文、儿歌,节奏明快,韵律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既可以消除繁重的机械记忆负担,又可以在阅读中认识字形、字音;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又可以让他们了解字词运用的语言环境,巩固已学过的汉字;既让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型,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同时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生进行创作的兴趣,为写作提供了素材积累。
5. 结合打写,运用识字
在学完生字之后,借助计算机作为打写工具,跳过写字的局限,以运用生字的方法来巩固生字。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拼音输入的打写方法,结合生字编字谜、结合生字进行词语接龙、给生字组词写句或进行连词成段、成篇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对生字进行了有效的巩固,而且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深刻性和灵活性都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四、 网络课堂环境下课文课型的教学策略
1. 识字与阅读相结合的策略
新课标指出:“识字是低年级的重点,它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课文课型的教学更注重课文的分析阅读,但是没有生字作为前提,课文的分析阅读也无从谈起,因此要注意识字与阅读相结合。
第一课时的教学注重的是识字教学,可以运用结合拓展阅读和打写创作进行识字的策略。让学生进入资源平台的“识字通”让学生朗读包含生字词的短文、句子,生字的谜语、儿歌、故事等,在阅读中理解生字、巩固生字,也可以进一步扩大识字量,掌握更多的词汇句型,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2. 积累词汇、创新写作的策略
在打写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打写主题,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打写,并运用在课文中或者扩展阅读中所积累的汉字或词汇。这样既可以促进对所学汉字的理解与运用,也可以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打写完之后,老师查看学生的作品并给予一定评价,对思维活跃、打写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同时注意关注后进生,鼓励学生进行互评互改,进行错字更正,学生在更正其他同学错字的过程中对汉字进一步加深印象。学生也可以利用课外阅读积累手册,每周把自己在网络上或者书本上阅读过的最喜欢的文章、故事进行摘抄。在打写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手册,让从学生积累的词语中选取几个优美的词汇进行打写,让学生将词汇运用到创作中。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环境下进行现代教育教学是大势所趋。对于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只有教师合理的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使得传统的识字教学转变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识字教学。
参考文献:
[1] 高黎. 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 学周刊, 2017(15):159-160.
[2] 吴海华. 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J]. 师道:教研, 2011(7):125-125.
[3] 陈袅, 袁华莉. 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1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