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探究
【作者】 伍 花
【机构】 广元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教育需要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现状,而角色游戏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本文研究了角色游戏的重要性,并探究了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园教学;实施;探究策略
角色游戏是指通过让幼儿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能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深入探究角色游戏的应用策略,保证其实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1、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1.1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园中,经过长期的相处幼儿之间会形成朋友关系。而幼师通过实施角色游戏的教学,使幼儿与幼儿拥有了不同的虚拟关系。这种转变,不但有利于幼儿学会维护友谊,还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事物判断能力。特别是一些生活类角色游戏,更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同时,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具体角色时,相互之间需要交流沟通扮演方法,但是他们可能对一些观点和看法会有所不同,当他们能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时,说明了他们的协调能力在提高。随着角色游戏的不断展开,幼儿会对相应的角色有清晰的认识,并对相互间的关系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此外,幼儿在扮演中可能需要合作,这可以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利于集体的长期发展。因此,幼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角色游戏的运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2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在幼儿园教学中充分实施角色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每个人最初的认知都是源于周围的事物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的角色游戏能加快幼儿的认知发展,这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由于每周幼儿有五天的幼儿园学习时间,因此每天开展不同的角色游戏,能增加幼儿的扮演经验,从而获得更多的认知。生活是幼儿认知的主要来源,通过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能极大地丰富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知。例如在进行以“医院生活”为主题的角色游戏时,幼儿通过扮演医生和病人,可以了解到一些卫生习惯,明白注重卫生的重要性,如饭前要洗手、每天早晚都要刷牙防止蛀牙的产生等。通过这些知识经验的模拟,幼儿能学习到更多的生活知识,扩大自己的认知世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自身认知的发展。
1.3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幼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通过角色游戏的方式能极大地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在具体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要灵活运用道具,并通过一定的想象去模拟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言行,并且要保证自己的角色演出符合“剧本”的发展和角色的身份。这就需要幼儿在扮演前进行对话练习,保证自己的语言述说符合角色游戏的要求。因此,幼师在提供角色游戏的剧本时,对于人物对话的构建要简略,然后要求幼儿在具体扮演时丰满对话的语句。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编辑能力和语言叙述能力,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尤其在进行模拟商人售卖的角色游戏时,幼儿有的需要扮演商人,有的需要扮演顾客,他们要针对买卖的细节进行详细的对话扮演。扮演商人的幼儿要充分讲解自己所售产品的优点,而扮演顾客的幼儿需要运用各种策略去进行“砍价”。在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语言更加得复杂,因此更能锻炼幼儿的语言创造能力。
1.4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角色游戏还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每个婴儿在刚出生都会哭泣,这是人类众多情绪中的一种,在漫长的成长中,会逐步学会更多的情感表达,具备“喜怒哀乐”的能力。而角色游戏的实施,能有效地丰富幼儿的情感。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不仅要扮演一举一动,一言一语,还要表达出相应的感情。由于幼儿的生活经历较少,在初期的角色扮演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感情引导,必要时可以自己进行一段表演,为幼儿的模仿提供范例。随着模仿角色次数的增多,这些扮演经验最终会反馈到幼儿的生活中,促进幼儿积极丰富的感情,使得幼儿能够健康向上地成长。而且,一些特殊的角色游戏能为幼儿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例如进行对父母的感恩扮演时,幼儿之间有的“本色出演”,有的需要扮演父母,这能给予他们不一样的感受。同时,这可能使得他们把这种扮演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试着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感恩自己的父母,促进他们优良品质的形成。
2、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探究策略
2.1做好角色游戏的准备工作
幼师在教学中实施角色游戏,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扩展游戏渠道。幼儿的生活经历相对较少,主要源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扩展游戏渠道,丰富游戏内容,能有力地保证角色游戏的教学效果。为了扩展角色游戏的内容,丰富幼儿的生活阅历,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的学习,例如幼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安全地方观察交警指挥交通的场面,让他们注意交警的指挥手势,从而学习如何扮演交警叔叔参与“交通指挥”的角色游戏。第二,提供合适的道具。游戏道具对于角色游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幼师要注重游戏道具的挑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道具。同时,由于角色游戏主题的不同,所需的游戏道具众多,为了节省资金和减少占据空间,应选择可用性高,可重复使用的道具。对于某些特殊的角色游戏,幼师可以告知家长帮助幼儿制作游戏所需的道具。第三,提供足够的游戏时间。幼师在组织角色游戏前,要充分考虑游戏所需要的时长,从而挑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游戏,保障教学的质量和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且,如果角色游戏进行的时间太短,也不利于幼儿的发挥,降低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2.2创设符合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
幼儿具有独特的年龄特点,因此教师在设计角色游戏时要充分考虑这点,创设与之相符的游戏环境。因此,针对具体的角色游戏,幼师要分析角色的职业特点、现实情况等,创设真实性强的游戏环境,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创设娃娃家的游戏环境时,幼师要考虑设计成温暖的氛围,让幼儿感觉到家的温馨。对于玩具的选择,要挑选可爱、质材柔软的娃娃,尽量符合幼儿的喜欢标准。通过创设这样的游戏环境,能有效地强化教学效果。
2.3设计个性化的游戏内容
设计个性化的游戏内容是保障角色游戏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强,因此很难长时间对一种活动保持充足的兴趣。所以,幼师针对这一问题,在设计角色游戏时要挑选个性化强、趣味性足的游戏内容。例如可以进行以“白雪公主”为主题的角色扮演,女生可以扮演“白雪公主”,男生可以扮演“小矮人”,这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小结
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师要积极实施角色游戏教学,并通过多种策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如做好准备工作、创设合适的游戏环境、设计个性化的游戏内容等。
参考文献:
[1]金凡.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与分析[J].教育界,2017,(31):145-146.
[2]谢亚琳.体验式互动教学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12):166.
[3]王静.浅谈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7):159.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园教学;实施;探究策略
角色游戏是指通过让幼儿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能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深入探究角色游戏的应用策略,保证其实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1、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1.1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园中,经过长期的相处幼儿之间会形成朋友关系。而幼师通过实施角色游戏的教学,使幼儿与幼儿拥有了不同的虚拟关系。这种转变,不但有利于幼儿学会维护友谊,还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事物判断能力。特别是一些生活类角色游戏,更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同时,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具体角色时,相互之间需要交流沟通扮演方法,但是他们可能对一些观点和看法会有所不同,当他们能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时,说明了他们的协调能力在提高。随着角色游戏的不断展开,幼儿会对相应的角色有清晰的认识,并对相互间的关系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此外,幼儿在扮演中可能需要合作,这可以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利于集体的长期发展。因此,幼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角色游戏的运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2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在幼儿园教学中充分实施角色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每个人最初的认知都是源于周围的事物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的角色游戏能加快幼儿的认知发展,这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由于每周幼儿有五天的幼儿园学习时间,因此每天开展不同的角色游戏,能增加幼儿的扮演经验,从而获得更多的认知。生活是幼儿认知的主要来源,通过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能极大地丰富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知。例如在进行以“医院生活”为主题的角色游戏时,幼儿通过扮演医生和病人,可以了解到一些卫生习惯,明白注重卫生的重要性,如饭前要洗手、每天早晚都要刷牙防止蛀牙的产生等。通过这些知识经验的模拟,幼儿能学习到更多的生活知识,扩大自己的认知世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自身认知的发展。
1.3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幼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通过角色游戏的方式能极大地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在具体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要灵活运用道具,并通过一定的想象去模拟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言行,并且要保证自己的角色演出符合“剧本”的发展和角色的身份。这就需要幼儿在扮演前进行对话练习,保证自己的语言述说符合角色游戏的要求。因此,幼师在提供角色游戏的剧本时,对于人物对话的构建要简略,然后要求幼儿在具体扮演时丰满对话的语句。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编辑能力和语言叙述能力,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尤其在进行模拟商人售卖的角色游戏时,幼儿有的需要扮演商人,有的需要扮演顾客,他们要针对买卖的细节进行详细的对话扮演。扮演商人的幼儿要充分讲解自己所售产品的优点,而扮演顾客的幼儿需要运用各种策略去进行“砍价”。在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语言更加得复杂,因此更能锻炼幼儿的语言创造能力。
1.4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角色游戏还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每个婴儿在刚出生都会哭泣,这是人类众多情绪中的一种,在漫长的成长中,会逐步学会更多的情感表达,具备“喜怒哀乐”的能力。而角色游戏的实施,能有效地丰富幼儿的情感。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不仅要扮演一举一动,一言一语,还要表达出相应的感情。由于幼儿的生活经历较少,在初期的角色扮演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感情引导,必要时可以自己进行一段表演,为幼儿的模仿提供范例。随着模仿角色次数的增多,这些扮演经验最终会反馈到幼儿的生活中,促进幼儿积极丰富的感情,使得幼儿能够健康向上地成长。而且,一些特殊的角色游戏能为幼儿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例如进行对父母的感恩扮演时,幼儿之间有的“本色出演”,有的需要扮演父母,这能给予他们不一样的感受。同时,这可能使得他们把这种扮演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试着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感恩自己的父母,促进他们优良品质的形成。
2、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探究策略
2.1做好角色游戏的准备工作
幼师在教学中实施角色游戏,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扩展游戏渠道。幼儿的生活经历相对较少,主要源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扩展游戏渠道,丰富游戏内容,能有力地保证角色游戏的教学效果。为了扩展角色游戏的内容,丰富幼儿的生活阅历,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的学习,例如幼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安全地方观察交警指挥交通的场面,让他们注意交警的指挥手势,从而学习如何扮演交警叔叔参与“交通指挥”的角色游戏。第二,提供合适的道具。游戏道具对于角色游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幼师要注重游戏道具的挑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道具。同时,由于角色游戏主题的不同,所需的游戏道具众多,为了节省资金和减少占据空间,应选择可用性高,可重复使用的道具。对于某些特殊的角色游戏,幼师可以告知家长帮助幼儿制作游戏所需的道具。第三,提供足够的游戏时间。幼师在组织角色游戏前,要充分考虑游戏所需要的时长,从而挑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游戏,保障教学的质量和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且,如果角色游戏进行的时间太短,也不利于幼儿的发挥,降低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2.2创设符合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
幼儿具有独特的年龄特点,因此教师在设计角色游戏时要充分考虑这点,创设与之相符的游戏环境。因此,针对具体的角色游戏,幼师要分析角色的职业特点、现实情况等,创设真实性强的游戏环境,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创设娃娃家的游戏环境时,幼师要考虑设计成温暖的氛围,让幼儿感觉到家的温馨。对于玩具的选择,要挑选可爱、质材柔软的娃娃,尽量符合幼儿的喜欢标准。通过创设这样的游戏环境,能有效地强化教学效果。
2.3设计个性化的游戏内容
设计个性化的游戏内容是保障角色游戏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强,因此很难长时间对一种活动保持充足的兴趣。所以,幼师针对这一问题,在设计角色游戏时要挑选个性化强、趣味性足的游戏内容。例如可以进行以“白雪公主”为主题的角色扮演,女生可以扮演“白雪公主”,男生可以扮演“小矮人”,这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小结
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师要积极实施角色游戏教学,并通过多种策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如做好准备工作、创设合适的游戏环境、设计个性化的游戏内容等。
参考文献:
[1]金凡.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与分析[J].教育界,2017,(31):145-146.
[2]谢亚琳.体验式互动教学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12):166.
[3]王静.浅谈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