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作者】 谢贵平

【机构】 南充市长乐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被后进生所困扰。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学培训,在培训中观念不断得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了,由此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认真分析后进生的成因,不断研究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结合教学根据后进生的成因谈一下转变后进生的做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方法探究
  一般而言,后进生之所以学习成绩较落后,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纪律,及缺乏良好的数学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进生不是力求上进的学生,所以作为教师需要帮助这些后进生,促进后进生转化的实现。后进生转化是一项繁杂而辛苦的工作,所以教师需要培养自己广阔的胸襟,公平公正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与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建和谐互助的学习环境,积极主动地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根据后进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诉求,结合初中教材中的知识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数学教学问题,充分激发后进生学习数学知识点的兴趣,促使后进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为后进生后续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具体来说,问题情境应用环节的不同其所起到的教学效果也有所差异,在课前则会激发后进生的求知欲望,在课中则会起到衔接知识点的作用,在课后则会引发后进生的进一步思考。例如,在进行“线段大小的比较”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邀请两名身高差不多的学生到讲台上,其中一名为后进生,围绕这两名学生的身高提出“如何比较高矮”“如果地面不平,是否可以确保比较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后进生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必然会积极思考这些问题,并且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对后进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层教学,让后进生体验成功感觉
  成功能使人心情愉悦,并产生自信,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要想转变后进生的厌学情绪,就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自信心,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后进生一般知识基础薄弱,对他们应降低要求,循序漸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绩的提高不能急于一时。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他们创造答对问题的机会,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在课下更要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要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采取分层次作业的策略,可以分为必答题作业、选答题作业、兴趣思考题作业。必答题主要是一些基础简单作业,目的是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这些作业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完成的;选答题主要是一些启发式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题目稍难,后进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答题;兴趣思考题难度加大,目的是训练优等生的解题能力,后进生可以不必完成。这样,作业的层次化加深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力,能激励每一位学生努力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有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学习数学缺乏正确方法、有着不良学习习惯导致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后进生的学法指导,培养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学法,可指导学生从下面三个环节中实践:首先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是简单地浏览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通过自学,了解教材知识,预先完成课后的“随堂练习”和“习题”,初步掌握新课内容,以便在上课时有目标、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解;其次认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上,学生要注意力集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地思考、大胆参与;对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做好标记或记录,以便课后向同学或老师请教;要克服心理上的惰性,学习上善于发问、勤于发问;最后是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课后把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整理,并解决课堂上遗留的问题,力求每个知识点能弄懂弄通,最后针对新课的知识做相应的适当的练习,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理解,才能学得更好,更有效果。
  四、注重肯定鼓励,增强后进生学习自信心
  所谓鼓励性的初中教学方式就是初中数学教师通过自身良好道德修养、耐心的教学态度、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和熟练的教学技巧,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初中数学后进生在这样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里,增加对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自信心。学习自信心对于一个后进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其积极鼓励,不可以因为其数学学习水平较差而忽视他们,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采用积极性的初中教学方式,帮助后进生端正学习数学的态度,明确初中数(下转第68页)
(上接第63页)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充分抓住一切机会展开对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观念以及学习重要性的教育指导。如初中數学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而是应该放低姿态,以后进生的角度,去分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并引导初中数学后进生自主的进行改正。在这一过程中,就有效的帮助初中数学后进生建立了学习自信心,推动了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
  五、注重后进生情感教育,促进后进生学习
  尽管是后进生,他们的情感都比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护,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如果在后进生身上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一定会促进后进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意识到教师的信任,同伴们的鼓励,从心理上获得满足。我在班里准备了一个“百家讲坛”本子,在这个本子上好多同学对后进生说一些鼓励的话,这样对他们信心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叫赵爱群,她上课时经常睡觉成绩较后进,就在这个本子上全班同学每人给他写了一句鼓励他的话,他很受鼓舞于是他在本子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谢谢同学们的关心,我一定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成绩”。从此她信心倍增,不但改掉了自己的毛病而且也在慢慢提高。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后进生转化工作也是一样的,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后进生,后进生也可以一步步转化为优秀的学生。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付出。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持之以恒,只要教师用博大的爱心去培育,想方设法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努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进生的转化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桂林.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逆反心理的形成与转化[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5(1).
  [2]黄锦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问题[J].学园,2014(15).
  [3]郑周敏.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措施[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