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 李松蓉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复龙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初中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实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不重视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同样缺少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具体研究等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数学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结合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方面,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总结出了很多在学习和做人做事方面的好习惯、好传统,如“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可见,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看重后天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学生的大部分学习习惯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养成的。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正如古语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可以把信念变成习性,把理想化作行动的过程,它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进行某项活动的特殊倾向,是构成一个人个性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个性化心理特征的重要标志。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习惯就是素质,而素质总会通过习惯表现出来。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与教育规律告诉我们,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 
  2、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个体智力的发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从无到有的,能力要在习惯中才能养成。”因此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个体实践性问题解决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自觉地表现出来,从而使教师减轻教学负担,使学生强化学习效果。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养成“听课”和“练习”的良好习惯。
  所有人都知道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是学好功课的基本前提。那么到底上课到底该怎么认真听讲,作业练习该怎么去认真完成呢?很多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正如上面说的,数学这门学科更多是讲究一个理解和运用。而“理解”地好坏首先取决于听课效率的高低。目前中学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处于学龄阶段的孩子,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45分钟都全神贯注地听讲是很难做到的。一节课下来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走神实属正常。但关键是这10分钟是在哪个阶段。有些孩子一上课就开始神游,等回过神来就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了。所以,要让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尤其是老师在刚开始讲课以及重点内容时段不能走神。其次,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思路同步也很重要,这就要求课前做些预习了,预习时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只要大致了解新课的大概内容即可。曾有学生说,自己课后做很多补习却赶不上某些孩子课后练习做得少的同学,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就是听课效率低的问题了。除了上课时的听讲外,也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参考书。
  2.注重做好笔记。
  记好听课笔记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好习惯。记笔记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手写”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便于复习、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等。记笔记要教育学生记重点、难点、疑点;记方法;记感悟。
  3.在分析问题方面习惯的培养 
  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是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提高初中学生的分析问题习惯,就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碰到到一个数学事实,包括定义、定理等数学基本知识,也包括例题,教师就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去分析、去归纳,然后由学生进行发言、讨论。同时也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要加以肯定,以鼓励为主,并进行概括和分析。
  4.培养课后巩固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知识,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完成作业是巩固知识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草稿纸、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定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作业字迹要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5.测试、检查的习惯
  a.认真总结
  测试、检查前,可以借助于笔记,把某一阶段的知识加以系统化、深化,弥补知识的缺陷,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b.认真反思
  测试、检查后,通过回顾反思,查清知识缺陷和薄弱环节,寻找失误的原因,改进,明确努力方向,使以后的测试、检查取得成功.
  上所述,人的智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导致成绩出现差异的关键因素往往是被大家所忽略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终身受累。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拥有坏习惯,你一辈子都有偿还不了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