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作者】 杨伦文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第五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训练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更要促进小学生对语言的积累。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呢?这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小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积累;习惯 
  小学语文作为语文这一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的基础之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标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小学阶段是人的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丰富其语言积累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一、培养兴趣,促进语言积累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内容所吸引,产生积累的需要和欲望,语言积累才会有内驱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能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开展活动更是为学生的语言积累作导向,使语言积累成为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对古诗PK,成语、谚语、歇后语擂台赛,采集本展览、值日生小板报、结合季节、节日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等的兴趣都很浓。定期开展这些以激励为宗旨的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语言积累情况,既检查了学生的积累情况,又能在活动中取长补短,激发对积累的浓厚兴趣,一举多得。同时,采用激励、评价的方法定期对学生的积累进行展示、评价,评选出“积累明星”、“积累大王”,让学生体会到积累的过程也充满乐趣,从而长久地保持浓郁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中体会积累语言的乐趣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必须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中训练学生掌握语言的方法。 
  1、熟读成诵法。
  必须教给学生熟读成诵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基本方如下:一是主导词背诵法。这适于背诵某一段或几段。以段落中的重点词为主导词,然后循着主导词熟读成诵。二是提纲背诵法。这适宜背全文或篇幅较长的段落。列出段落的层次提纲或全文的段落提纲,然后按提纲熟读成诵。三是手抄与背涌结合法。有的人目视口诵记得慢,而过手一遍则能很快记住。因此,不妨让学生试试,这种方法是否适合自己。还应教给学生防止遗忘的方法。应告诉学生,读到能背下来时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在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就要复习一下。 
  2、摘记法。对优美词句应摘记在本子上(有条件的可用读书卡片),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 
  3、归类法。对摘记的优美词句,一个阶段要做一次归类工作。把同类的抄在一起,以便查看,如可按写人、写活动与场面、写景、状物,名言警句等归类。学生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成为一种、爱好。
  三、实践活动积累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一些语言综合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直接感触中积累更多的词汇,在实际的运用中掌握词汇的用法,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现象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解他人的观点,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在彼此交流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对于那些语言积累深厚、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拓宽课外渠道,丰富语言积累
  既然语言学家说语言七成得自课外,这个课外包括“课外阅读”、“语文活动”、“语文实践”和自然社会大课堂给予语文的隐性教育,课外的语言更为五彩缤纷。那么,我们教师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语言。
  1、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毕竟课本的文章的数量、类型等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扩大阅读量中积累语言。但是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好书,那么在课外阅读中语言就成为空谈。因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喜欢读的书目,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1)根据学生的实际推荐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卡通等活泼有趣的读物。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文学精美、励志,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可推荐他们读科普、世界名著等读物。而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我知道中年级的学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我便推荐他们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读物,收效至佳。
  (2)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引导学生阅读和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如学《小摄影师》时,我便趁机向学生推荐高尔基的名著《童年》、《在人间》、《海燕》等著名作品和散文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又拓宽了他们的阅读面,收益也随之增加。
  2、在收看影视中积累语言。
  大部分的学生很喜欢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确实现在媒体的作用及吸引力都非常大,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广播内容五彩纷呈。我做到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收看合适的电视节目,收听合适的广播节目,让他们在收看和收听中学习语言和积累语言。
  (1)在观看、收听少儿节目中记录趣味性的语言。少儿节目中有很多语言具有形象性、趣味的特点。如CCTV—少儿频道播放的动画片《黑猫警长》、《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我要求学生们平时在观看、收听节目的过程中记下有趣的语言。
  (2)在观看其他节目中记录鉴赏性语言。我还推荐学生收看新闻联播、法制节目和广告。新闻联播的语言规范、简明得体;法制节目中的语言发人心省;广告词精练达意。我在指导学生收看这些节目时,要求学生在受到教育或享受娱乐的同时有意识地记下好词佳句,积累语言。
  3、从社会生活中积累词句。
  语言在社会中无处不在。如在一些工厂里的墙上写着“今天的质量就是工厂明天的生命”;在保险公司贴着“一声承诺、承诺一生”;在移动电讯大厅写着“真诚到永远”、“沟通从心开始”;在公园的标语牌写着“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在学校的教学楼贴着“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住宅的大门上贴着春联:“春夏秋冬行好运,东西南北遇贵人”等,这些优美的语句,都非常值得学生积累,并要掌握,会运用。我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平时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语言,学生的语言才会富有灵活性。我经常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多留意周围的谚语、对联、歇后语、精妙的广告词、精练的标语和一些趣味无穷、意味深长、幽默恢谐的群众语言,并随时记录在笔记本上。
  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教师要持之以恒,注重引导,多管齐下,讲究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积累,善于积累,逐步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