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作者】 龙琪华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东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让美术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应秉持有效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实现最好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实践策略
  作为奠基平台的小学美术教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被当作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重要平台。我们知道,美术是一门艺术,担当着包括创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内的培养重任,而不是培养画家。正确的目标定位应是通过美术教学来开发儿童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以及审美兴趣和态度,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个性、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良好美术教学中获得有效发展。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小学美术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发现他们各自的特长。目前,大多数小学课堂都引进了多媒体设备,美术教师可以借助这些设备看展一些欣赏课程,让学生们在对图片以及视频进行观赏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各种互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通过各自想法的表达,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自己的见闻,也可以挖掘出他们的创造性。除此之外,也可以增加一些手工课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作,这样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因为往往人们的心理和情感都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被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游戏法、观察体验法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搭建合作平台,让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开展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传统美术教学,大多是教师讲解,学生模仿。这种培养匠人的教法显然只能培养学生绘画能力,而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而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就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无疑加速这个愿望的实现。在现代的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中,一是让小组成员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发表自己的看法,既为学生自主发挥提供了空间,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组织学生合作办报,既巩固课堂所学,又强化了学生合作;三是组织小组成员合作创作画画。如在教授怎么画五彩课时,先让学生合作点彩点、拉彩色线条、分割色块;接着同桌合作在画好的造型外,选择色纸,剪出形状,组合拼贴;最后大组合作完成贴画、涂彩、印章敲印等,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让学生走出课室,在大自然中进行学习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不能仅把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还应到课外去实践。我们知道,课本上的知识和理论较为呆板,而且由于信息更替较慢,很多教学素材早已远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使得他们在对素材进行绘画时只是一味地模仿,无法为作品注入一些活力。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有时候需要让他们去到大自然中,让他们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中的美。特别是现在城市化进程特别的严重,孩子成天在钢筋水泥中生活,对于大自然很多奇妙的生物知之甚少,大都只在书上见过。这样的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美术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为此,我们美术教师可以将课程地点设置在学生的植物园中,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某一样生物进行美术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的想法。另外,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设置一个开放性的主题,如“回家路上的某一道美丽风景”“我的爸爸妈妈”等主题,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鼓励他们与爸爸妈妈一同进行创作,这样可以既可以帮助学生发挥他们潜能,也可以拉进了他们与家人之间的距离。
  四、优化评价方式,提升学习评价效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教师所应提供的东西,就那是激励评价。实践证明,好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的成长。目前,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美术课堂上应该对评价方式进行优化,除了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还可以开展学生间的互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单方面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止是局限于对绘画技能的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创作水平进行评价,这样能使学生在自身能力获得认可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地创作;第二,对于好的作品以及学生的进步需要多加表扬鼓励,对于学生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在明确指出之后需要对他们进行指导,并鼓励他们突破自我。在学生互评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介绍和评价,然后其他学生再进行评价,最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评价总结,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同学们的建议然后进行作品改良,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学习评价的效果。
  总之,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我们就要创新教学策略,把这种理念很好地付诸实践,才能让好的美术教育来惠及学生的发展,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创美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石剑青,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
  [2]蒋爱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J].小学生,2013年。
  [3]戈娟,小学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