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低年级习作教学点滴
【作者】 向朝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蕉村镇龙潭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写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在低年级被称作写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新习作;鼓励学生仿写;补白;积累丰富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写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习作,在低年级被称作写话。其建议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小学习作教学,应先激发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实践,让习作成为学生快乐的事。我从事了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低年级习作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激发兴趣,说写结合
人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由此看来,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低年级的孩子有极强的好奇心,都很强的求知欲,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对自己想要明白的问题,不明白他们会誓不罢休。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维持学生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鼓励孩子大胆的去观察发现,展开想象,长时间的保持激情。
(一)搭建空间,乐于表达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首先老师的习作教学要有趣,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习作。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兴趣的培养首先要降低要求,并且要做到循序渐进,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在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好学生说话的练习,充分利用教学空间,为学生搭建说话的平台,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说完整话,懂得语言的基本表述方法。让学生找到自信,感受到语言表达的快乐。
(二)从说到写,活动激趣
习作教学中,必须要做到让孩子们先说后写,说是习作的重要前提,可以引导孩子在观察中说话,从身边的事物说起,从感兴趣的游戏说起……多开展一些感兴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训练。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在班上和老师同学分享,这样也能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三)多夸多赞,兴趣倍增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道理谁都知道,我们教师在践行中往往做得不够。很多教师在谈论自己学生的时候,都说自己的学生笨,是哑巴。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听夸赞的语言。应时常多把赞美、表扬的话语挂在我们的嘴边,让孩子们能时时看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并从学习中找到信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体验生活,创新习作
在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这段话中,诗人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绚丽多彩的生活,不也正是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所在吗?
所有的创作不是单凭自己的想象就能创造出来的,写文章也是一样的,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其中的酸甜苦辣才能亲自体会得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才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在平时的习作中,很多孩子的习作为什么总是空话连篇呢?古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也并不枯燥,比如捕鱼捕虾、攀树摘果、养猫喂狗、割草摘茶叶……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大自然中也有许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就是说如果不能留心观察,就会视而不见,许多值得写的东西就会擦肩而过。在教学习作《找春天》这节课之前,我让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找,第二天晨会课让学生简单的交流,让学生自己评议,说说谁说得好,好在哪些方面。有的说描写小草的词用得好,说柳树的枝条说得好……在上课时,我又让学生们到校园里去寻找春天,这次看谁观察得最认真,说得更好。这下可把孩子们乐坏了,语文课居然让我们到教室外去观察、去欣赏风景,真是太好玩了、太开心了。教师顺势让孩子们把说的写下来,比比谁写得通顺,用的优美词语多,写的好的就展示给大家看,还要被评为写作之星。从习作一开始,我们就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收集,这样才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充实。
(二)灵活多变,激活思维
在多年的教学生活中,我深切地感悟到,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能教书很简单,要教好书却不简单!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总喜欢喜欢以一些优秀范文作引领,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结果全班同学写出来的习作大相径庭,很难见到学生的新思想,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会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从学生的起步习作开始,我首先会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最大化发散学生的思维,当学生的作品成型后再作指导,这样才能把学生最美的东西挖掘出来。
三、开展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写作文就像是建房子,需要很多的材料。平时为了鼓励学生勤于动笔记忆,我编了这样几句顺口溜:“积累素材助写作,快来学学好方法。睁大眼睛细观察,抓住生活闪光点。”俗话说记性不如烂笔头,挥动小手勤记录。好词句段多阅读,名言古诗多背诵。精挑细选留精华,写作之时有好料。如:词语、短语、句子、段落这些是最基本的材料。然而,这些材料的积累全靠学生要大量的去读书,去摘抄。同时要求孩子们每天坚持写日记,把自己每天的见闻与感受都记录下来。
四、结语
习作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它是低年级遣词造句的深入,是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水平高低的表现。总之,要想写好作文,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语文老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贴近生活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同时想方设法为学生多提供课外阅读资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板社,2006.
[2]《语文写作》 作者:汪洋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1日 ISBN:9787313094148
[3]《小学生好作文(低年级)》2008年6月ISBN9787544035378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新习作;鼓励学生仿写;补白;积累丰富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写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习作,在低年级被称作写话。其建议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小学习作教学,应先激发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实践,让习作成为学生快乐的事。我从事了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低年级习作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激发兴趣,说写结合
人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由此看来,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低年级的孩子有极强的好奇心,都很强的求知欲,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对自己想要明白的问题,不明白他们会誓不罢休。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维持学生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鼓励孩子大胆的去观察发现,展开想象,长时间的保持激情。
(一)搭建空间,乐于表达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首先老师的习作教学要有趣,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习作。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兴趣的培养首先要降低要求,并且要做到循序渐进,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在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好学生说话的练习,充分利用教学空间,为学生搭建说话的平台,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说完整话,懂得语言的基本表述方法。让学生找到自信,感受到语言表达的快乐。
(二)从说到写,活动激趣
习作教学中,必须要做到让孩子们先说后写,说是习作的重要前提,可以引导孩子在观察中说话,从身边的事物说起,从感兴趣的游戏说起……多开展一些感兴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训练。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在班上和老师同学分享,这样也能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兴趣。
(三)多夸多赞,兴趣倍增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道理谁都知道,我们教师在践行中往往做得不够。很多教师在谈论自己学生的时候,都说自己的学生笨,是哑巴。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听夸赞的语言。应时常多把赞美、表扬的话语挂在我们的嘴边,让孩子们能时时看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并从学习中找到信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体验生活,创新习作
在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这段话中,诗人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绚丽多彩的生活,不也正是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所在吗?
所有的创作不是单凭自己的想象就能创造出来的,写文章也是一样的,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其中的酸甜苦辣才能亲自体会得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才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在平时的习作中,很多孩子的习作为什么总是空话连篇呢?古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也并不枯燥,比如捕鱼捕虾、攀树摘果、养猫喂狗、割草摘茶叶……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大自然中也有许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就是说如果不能留心观察,就会视而不见,许多值得写的东西就会擦肩而过。在教学习作《找春天》这节课之前,我让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找,第二天晨会课让学生简单的交流,让学生自己评议,说说谁说得好,好在哪些方面。有的说描写小草的词用得好,说柳树的枝条说得好……在上课时,我又让学生们到校园里去寻找春天,这次看谁观察得最认真,说得更好。这下可把孩子们乐坏了,语文课居然让我们到教室外去观察、去欣赏风景,真是太好玩了、太开心了。教师顺势让孩子们把说的写下来,比比谁写得通顺,用的优美词语多,写的好的就展示给大家看,还要被评为写作之星。从习作一开始,我们就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收集,这样才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充实。
(二)灵活多变,激活思维
在多年的教学生活中,我深切地感悟到,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能教书很简单,要教好书却不简单!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总喜欢喜欢以一些优秀范文作引领,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结果全班同学写出来的习作大相径庭,很难见到学生的新思想,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会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从学生的起步习作开始,我首先会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最大化发散学生的思维,当学生的作品成型后再作指导,这样才能把学生最美的东西挖掘出来。
三、开展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写作文就像是建房子,需要很多的材料。平时为了鼓励学生勤于动笔记忆,我编了这样几句顺口溜:“积累素材助写作,快来学学好方法。睁大眼睛细观察,抓住生活闪光点。”俗话说记性不如烂笔头,挥动小手勤记录。好词句段多阅读,名言古诗多背诵。精挑细选留精华,写作之时有好料。如:词语、短语、句子、段落这些是最基本的材料。然而,这些材料的积累全靠学生要大量的去读书,去摘抄。同时要求孩子们每天坚持写日记,把自己每天的见闻与感受都记录下来。
四、结语
习作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它是低年级遣词造句的深入,是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水平高低的表现。总之,要想写好作文,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语文老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贴近生活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和思考,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同时想方设法为学生多提供课外阅读资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板社,2006.
[2]《语文写作》 作者:汪洋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1日 ISBN:9787313094148
[3]《小学生好作文(低年级)》2008年6月ISBN978754403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