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数字化环境下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 杨 超
【机构】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三胡乡胡家沟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农村小学群文阅读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小学在数字化环境下进行群文阅读的研究比较少。结合山区农村小学实际,并基于我县中小学在信息化硬件设施较为齐全的基础上,在“人教数字资源”及各种信息平台已经应用较为普遍的前提下,我校通过数字化资源巧选文本,立足于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基本策略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数字化;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1、增加阅读的数量,让学生读得更多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以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2、提高阅读的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教,学生可以慢慢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强化阅读的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内容基本理解,教师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二、群文阅读要利用数字化资源巧选文本
在小学语文新教材教学中,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一步重视了起来,全国各校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小学生课堂阅读教学,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重点同样放在只讲解教材内容上。另外,农村学校的办学资源有限,教辅资源无力支持群文阅读教学,虽然我校每个班上设立有图书角,但书籍也存在着过于陈旧以及收藏量少的情况。此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为孩子添置课外书籍最多的就是同步作文。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条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校充分利用“人教数字资源”及各种信息平台,巧妙选择阅读素材。
阅读材料的选择,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教师在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慎重地选择阅读文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巧妙选择阅读素材。
1. 依据同一主题确定议题
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例如可以文章的主旨内涵定主题。以“父母的爱”为主题,以“科学精神”为主题,以“感受美好心灵”为主题,以“诚心待人”为主题等。也可以文章所写内容定主题。以“神话故事”为主题,以儿童诗为主题,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等。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以单元主题为基准,在整合本单元内容的同时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使学生对该单元的主题有更深层次的认知,进而丰富自己的学识和阅读体验。
2. 依据表达方式确定议题
我们可以选择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进行组合,例如首尾呼应、借物喻人、衬托对比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写作方法,从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也可从文章体裁入手进行开发。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一课,根据文章“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导入两篇课外文本《马来“的哥”》和《鞋匠与总统》,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与提炼,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也强化了对写作方法的习得。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
1.以主题单元教学为基础的群文阅读课
针对单元主题开展群文阅读主要采用“四步教学法”这种模式,即:主题回顾──自学概览──小组赏析──主题拓展。学生在回顾单元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首先通过自学形式对几篇拓展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把握,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对拓展阅读的课文进行精彩赏析,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在这里,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关注学生多元的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不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培养学生的比较与综合、分析与归纳等阅读能力。另外,要教会学生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参与同学的讨论。阅读不局限于课堂内阅读,还可带动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将课内外群文阅读相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2. 以表达方式教学为基础的群文阅读课
以表达方式教学为基础的群文阅读课,我们可以借鉴触类旁通式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一篇带多篇是借助教科书中的课文,引申出一组文章供学生阅读思考。如人教版五下的《白杨》,第一课时精读可以让学生学得精细一些,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第二课时则可以选择有共同点的文章如《白杨礼赞》、《行道树》、《荷叶母亲》、《山中的老杏树》,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以一篇带多篇,表达方式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完成。
(二)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是在学生进行单篇文章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在进行群文阅读指导时,教师要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带着目的性去进行群文阅读。在传统的单篇阅读中,学生相对来说能更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但群文阅读是多篇类似的文章聚集在一起,老师问题的设计会更加有难度。
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合理性:要提解答域宽的问题;要对多篇文章共同发问;尝试通过阅读单来呈现问题。教学时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阅读能力,让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主题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罗茂灿. 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教师教学,2015(35):187.
[2]陈慧敏.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J].经验交流,2016(09):247.
关键词:数字化;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1、增加阅读的数量,让学生读得更多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以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2、提高阅读的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教,学生可以慢慢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强化阅读的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内容基本理解,教师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二、群文阅读要利用数字化资源巧选文本
在小学语文新教材教学中,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一步重视了起来,全国各校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小学生课堂阅读教学,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重点同样放在只讲解教材内容上。另外,农村学校的办学资源有限,教辅资源无力支持群文阅读教学,虽然我校每个班上设立有图书角,但书籍也存在着过于陈旧以及收藏量少的情况。此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为孩子添置课外书籍最多的就是同步作文。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条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校充分利用“人教数字资源”及各种信息平台,巧妙选择阅读素材。
阅读材料的选择,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教师在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慎重地选择阅读文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巧妙选择阅读素材。
1. 依据同一主题确定议题
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例如可以文章的主旨内涵定主题。以“父母的爱”为主题,以“科学精神”为主题,以“感受美好心灵”为主题,以“诚心待人”为主题等。也可以文章所写内容定主题。以“神话故事”为主题,以儿童诗为主题,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等。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以单元主题为基准,在整合本单元内容的同时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使学生对该单元的主题有更深层次的认知,进而丰富自己的学识和阅读体验。
2. 依据表达方式确定议题
我们可以选择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进行组合,例如首尾呼应、借物喻人、衬托对比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写作方法,从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也可从文章体裁入手进行开发。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一课,根据文章“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导入两篇课外文本《马来“的哥”》和《鞋匠与总统》,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与提炼,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也强化了对写作方法的习得。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
1.以主题单元教学为基础的群文阅读课
针对单元主题开展群文阅读主要采用“四步教学法”这种模式,即:主题回顾──自学概览──小组赏析──主题拓展。学生在回顾单元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首先通过自学形式对几篇拓展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把握,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对拓展阅读的课文进行精彩赏析,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在这里,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关注学生多元的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不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培养学生的比较与综合、分析与归纳等阅读能力。另外,要教会学生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参与同学的讨论。阅读不局限于课堂内阅读,还可带动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将课内外群文阅读相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2. 以表达方式教学为基础的群文阅读课
以表达方式教学为基础的群文阅读课,我们可以借鉴触类旁通式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一篇带多篇是借助教科书中的课文,引申出一组文章供学生阅读思考。如人教版五下的《白杨》,第一课时精读可以让学生学得精细一些,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第二课时则可以选择有共同点的文章如《白杨礼赞》、《行道树》、《荷叶母亲》、《山中的老杏树》,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以一篇带多篇,表达方式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完成。
(二)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是在学生进行单篇文章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在进行群文阅读指导时,教师要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带着目的性去进行群文阅读。在传统的单篇阅读中,学生相对来说能更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但群文阅读是多篇类似的文章聚集在一起,老师问题的设计会更加有难度。
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合理性:要提解答域宽的问题;要对多篇文章共同发问;尝试通过阅读单来呈现问题。教学时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阅读能力,让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主题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罗茂灿. 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教师教学,2015(35):187.
[2]陈慧敏.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J].经验交流,2016(0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