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怎样有效地使用草稿本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 江小榕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溪镇城北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本,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正确使用草稿本的有效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草稿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好的草稿习惯,能让规范草稿本的书写要求,养成正确使用草稿本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草稿本;学习习惯;提高计算
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许多事实证明,习惯是非智力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可以培养的。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必须从学生的点滴抓起。草稿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草稿”的介入能更好地为师生合作交流提供平台。好的草稿习惯,能让规范草稿本的书写要求,养成正确使用草稿本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意识到使用草稿本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打草稿的重要性,并产生打草稿的兴趣。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85页4题的计算中,要计算“19.2+18.6+27.5”这道题时,老师提示学生请计算出它的结果并做汇报,除此以外,不作任何要求。只见有的学生直接在心算;有的学生随手拿出一个本子,随意地写下几个逐步的结果;有的学生拿出一本数学作业本,规范地抄好题目,进行脱式计算,仔细的学生还清楚地列着竖式。等学生汇报好结果,并对错的题目作了简单的分析后,再让做错的同学说说计算出错的原因,不少出差错的学生都会说自己是口算的粗心才会出错,有的学生甚至连解题的步骤都未做完所以出错。然后再请打草稿做对的同学说说打草稿的好处,通过对比后,出错的学生会意识到口算容易出现口误,特别是计算步骤比较多,数字比较大,数位又比较多,特别是做含有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计算题时,心算、口算都比较抽象,不直观,更易导致计算的结果出错。通过学生们的这次相互对比后大家都认识到了使用草稿本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强调规范使用草稿本的好处。再选出一部分具有特色的草稿本放在黑板前展示,让学生对这几本草稿本作点评,并选出心目中的优秀草稿本。学生只有自己意识到打草稿对自己的学习和其他方面的重要性,才能在学习中自觉地打草稿。
二、突出对“打草稿”方法的指导
1、规范使用草稿纸的指导
打草稿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手段。从老师的讲解到学生的练习,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习内容的不断增添,教材难度的日益加强,单靠口算、心算是不成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记忆容量小,思维能力较低,必须借助草稿,进行多次反复的计算、验算,才能取得成功。教师经常碰到有些学生错误的答案,往往来自草稿的马虎,有时竟只为开始那么随便的一笔而造成全功尽弃的结果,有时一道难题,花了很大的气力,好不容易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并通过了多步复杂的运算,就因为最后那么潦草的一下,竟导致十分惋惜的错误答案。因而,教师必须要严格规范草稿的书写要求。规定草稿要打在专用草稿本上,不要在书本、作业本等地方打草稿。指导学生要保持草稿本的整洁,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书写。草稿纸上应字迹清楚,书写端正,特别要注意容易写错的数字、符号等等。另外,还要注意草稿本书写的条理性,能注名题号和顺序号,然后解答,这样复查时,就可以方便寻找和核对了。
2、学生对草稿本的使用多样化的指导
许多学生都认为“打草稿”就是当碰到一些复杂的计算题时,将这道题的演算过程认真、清楚地写在草稿本上,得出其结果。这无疑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草稿本不仅仅是用来计算的,它还可以有别的不同的使用方法。譬如,解决这样一道题“有一根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从中间剪开,一共分成了多少段?”如果凭空想象是很难解决的,但是如用草稿纸画一画、撕一撕、折一折,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随着年级的升高,一些解题过程是越来越复杂。比如一些多步计算的应用题,凭空想象很难想得通,这时我们可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画线段图,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快乐,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3、对草稿本用后处理的方法性指导
优秀的草稿本,好比是一笔丰富的财产,因为字字页页都满载着很长一段时间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它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历史见证”。因此可经常让学生将用过的草稿本拿出来翻一翻,分析分析当时思考此题的思维(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23页)过程,发现自己的学习优点与缺点。还可以将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储存起来,装入成长记录袋,使它成为个人学习经历的一份财富。
三、规范要求——培养学习习惯
现在,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的草稿有两种现象:
一是没有专门的数学草稿本,往往在书、本的封面、作业本的封面、桌面等地方乱涂乱画,有的学生甚至还在自己的手上“打草稿”,长此以往他们就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二是即使有草稿本也只是在草稿本上“见缝插针”写到哪里算到哪里。有的题目本来学生还会做,但通过这样杂乱无章的草稿反而出错了,这就丧失了草稿原有的学习辅助功能。以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使用草稿本是规范要求很重要,通过草稿本规范化的要求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规范学生的。
1、专本专用
每学期开学初时要求学生准备一本专用的数学草稿本,这一本数学草稿本只能用来打数学草稿,其他学科不能使用。同时要求把这本草稿本与数学课本放在一起,每一堂课都要随数学课本一起拿出放在课桌上。
2、统一格式
让学生把草稿本每一页分成三个区,在每一页的最上面设立“内容日期”区,每一堂课写清楚学习的内容及日期。下面主体部分分为两个区,左边区用来做题或者进行计算分析,右边区用来订正,要求学生在书写时做到工整,要“一题一稿”。这样,统一格式后,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就能够全面地反映在这一本草稿本中。
3、定期检查
现在,很多老师是不检查学生的草稿本的,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滥竽充数”。老师可以一个月抽查一次,并评出优秀草稿本进行正面激励,评价的标准可以从书写整齐、使用规范、学习创新三个方面展开,并写上一些激励的评语并颁发奖状。
四、培养学生在草稿本上“演律”的好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中的探究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但大多数规律都比较隐蔽,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64-65页的探索规律,学生是很难一眼看出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的。此时,我会让他们静下心,把题目抄写在草稿本上,然后指一指、比一比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的大小、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的大小或间隔数的大小关系等,并用弧线标注出相邻两个数或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规律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学生的思维也在“演律”中得以有效的训练。
总之,草稿本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利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草待”草稿本,而应该规范使用草稿本,扩大草稿本的价值功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草稿本的用。
关键词:草稿本;学习习惯;提高计算
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许多事实证明,习惯是非智力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可以培养的。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必须从学生的点滴抓起。草稿的价值就在于体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草稿”的介入能更好地为师生合作交流提供平台。好的草稿习惯,能让规范草稿本的书写要求,养成正确使用草稿本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意识到使用草稿本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打草稿的重要性,并产生打草稿的兴趣。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85页4题的计算中,要计算“19.2+18.6+27.5”这道题时,老师提示学生请计算出它的结果并做汇报,除此以外,不作任何要求。只见有的学生直接在心算;有的学生随手拿出一个本子,随意地写下几个逐步的结果;有的学生拿出一本数学作业本,规范地抄好题目,进行脱式计算,仔细的学生还清楚地列着竖式。等学生汇报好结果,并对错的题目作了简单的分析后,再让做错的同学说说计算出错的原因,不少出差错的学生都会说自己是口算的粗心才会出错,有的学生甚至连解题的步骤都未做完所以出错。然后再请打草稿做对的同学说说打草稿的好处,通过对比后,出错的学生会意识到口算容易出现口误,特别是计算步骤比较多,数字比较大,数位又比较多,特别是做含有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计算题时,心算、口算都比较抽象,不直观,更易导致计算的结果出错。通过学生们的这次相互对比后大家都认识到了使用草稿本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强调规范使用草稿本的好处。再选出一部分具有特色的草稿本放在黑板前展示,让学生对这几本草稿本作点评,并选出心目中的优秀草稿本。学生只有自己意识到打草稿对自己的学习和其他方面的重要性,才能在学习中自觉地打草稿。
二、突出对“打草稿”方法的指导
1、规范使用草稿纸的指导
打草稿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手段。从老师的讲解到学生的练习,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习内容的不断增添,教材难度的日益加强,单靠口算、心算是不成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记忆容量小,思维能力较低,必须借助草稿,进行多次反复的计算、验算,才能取得成功。教师经常碰到有些学生错误的答案,往往来自草稿的马虎,有时竟只为开始那么随便的一笔而造成全功尽弃的结果,有时一道难题,花了很大的气力,好不容易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并通过了多步复杂的运算,就因为最后那么潦草的一下,竟导致十分惋惜的错误答案。因而,教师必须要严格规范草稿的书写要求。规定草稿要打在专用草稿本上,不要在书本、作业本等地方打草稿。指导学生要保持草稿本的整洁,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书写。草稿纸上应字迹清楚,书写端正,特别要注意容易写错的数字、符号等等。另外,还要注意草稿本书写的条理性,能注名题号和顺序号,然后解答,这样复查时,就可以方便寻找和核对了。
2、学生对草稿本的使用多样化的指导
许多学生都认为“打草稿”就是当碰到一些复杂的计算题时,将这道题的演算过程认真、清楚地写在草稿本上,得出其结果。这无疑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草稿本不仅仅是用来计算的,它还可以有别的不同的使用方法。譬如,解决这样一道题“有一根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从中间剪开,一共分成了多少段?”如果凭空想象是很难解决的,但是如用草稿纸画一画、撕一撕、折一折,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随着年级的升高,一些解题过程是越来越复杂。比如一些多步计算的应用题,凭空想象很难想得通,这时我们可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画线段图,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快乐,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3、对草稿本用后处理的方法性指导
优秀的草稿本,好比是一笔丰富的财产,因为字字页页都满载着很长一段时间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它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历史见证”。因此可经常让学生将用过的草稿本拿出来翻一翻,分析分析当时思考此题的思维(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23页)过程,发现自己的学习优点与缺点。还可以将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储存起来,装入成长记录袋,使它成为个人学习经历的一份财富。
三、规范要求——培养学习习惯
现在,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使用的草稿有两种现象:
一是没有专门的数学草稿本,往往在书、本的封面、作业本的封面、桌面等地方乱涂乱画,有的学生甚至还在自己的手上“打草稿”,长此以往他们就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二是即使有草稿本也只是在草稿本上“见缝插针”写到哪里算到哪里。有的题目本来学生还会做,但通过这样杂乱无章的草稿反而出错了,这就丧失了草稿原有的学习辅助功能。以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使用草稿本是规范要求很重要,通过草稿本规范化的要求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规范学生的。
1、专本专用
每学期开学初时要求学生准备一本专用的数学草稿本,这一本数学草稿本只能用来打数学草稿,其他学科不能使用。同时要求把这本草稿本与数学课本放在一起,每一堂课都要随数学课本一起拿出放在课桌上。
2、统一格式
让学生把草稿本每一页分成三个区,在每一页的最上面设立“内容日期”区,每一堂课写清楚学习的内容及日期。下面主体部分分为两个区,左边区用来做题或者进行计算分析,右边区用来订正,要求学生在书写时做到工整,要“一题一稿”。这样,统一格式后,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就能够全面地反映在这一本草稿本中。
3、定期检查
现在,很多老师是不检查学生的草稿本的,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滥竽充数”。老师可以一个月抽查一次,并评出优秀草稿本进行正面激励,评价的标准可以从书写整齐、使用规范、学习创新三个方面展开,并写上一些激励的评语并颁发奖状。
四、培养学生在草稿本上“演律”的好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中的探究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但大多数规律都比较隐蔽,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64-65页的探索规律,学生是很难一眼看出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的。此时,我会让他们静下心,把题目抄写在草稿本上,然后指一指、比一比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的大小、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的大小或间隔数的大小关系等,并用弧线标注出相邻两个数或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规律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学生的思维也在“演律”中得以有效的训练。
总之,草稿本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利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草待”草稿本,而应该规范使用草稿本,扩大草稿本的价值功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草稿本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