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淡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意义

【作者】 罗金燕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发展中的精髓,同时也是传统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国学经典本身蕴含着优秀的文化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经典诵读可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并推动其得以健康地成长。本文就对于小学阶段,国学经典诵读的开展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第一,小学生诵读经典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更是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了集中的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诗经、初次、史记、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仿佛浩瀚夜空中的繁星,闪耀着智慧、人文的广袤。例如,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中感受到岳飞本身的民族气概。对于曹操故事中,感受到曹操的壮志胸怀。通过对国学经典进行诵读,可以对于我国民族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感受和体会,感受到更加浓厚的爱国情怀,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
  第二,小学生诵读经典能极大地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文化的韵律、美妙的意境和精炼的词句,对培养孩子的语感、发展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有独到的作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黄金阶段,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和背诵,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外,背诵还可以提高记忆力、想象力、逻辑分析能力、文章排布能力、遣词造句能力。在对国学经典进行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可以获得更多的积累。例如,“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等都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学生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完成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并且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真正的得到能力的提升,更加生动地对于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展现。
  第三,小学生诵读经典能够促使道德修养得以培养
  想要让小学生变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首先就要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修养。而经典诵读就是促使小学生道德修养得以培养的一个最优途径。学校经过长时间实施经典诵读,能够显著改善小学生平时的行为言语、道德修养等。原来教师在上课期间较难对学生进行管理并授课,且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孝顺的认识不足,较为不尊重人、自私。但是,自从小学生诵读了《弟子规》以后,课堂变得更为有序及和谐,学生之间懂得互相谦让,对待他人也懂得文明并礼貌。许多学生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更加懂事,知道要孝顺父母,并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第四,小学生经典诵读提升学生的胸怀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要循序渐进。经典诵读亦然,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并不是书中描写的具体事件,而是通过诵读,对于一些情感的感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渗透。如果说这些经典的诵读立马就让学生变得谦虚礼貌,其实是不现实的,而是在日积月累中由点点滴滴的感悟所累积而成的。所以,对于经典诵读要坚持、要当作是一门学科来进行长久的学习。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先利用几分钟时间进行诵读,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将诵读的内容所蕴含的人生哲学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进行分析讲解。通过不断的重复内化,让学生不断吸纳其中的内涵与思想。比如《三字经》中“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论语》中“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弟子规》中“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等等,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胸怀。
  总的来说,对于国学经典作品进行诵读,这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让学生自身的人文底蕴得到进一步的神话和提升,让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做好国学经典的诵读,这也逐步成为了当前小学阶段对学生培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