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教学创新实践的几许思考
【作者】 宋 敏
【机构】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提高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创新教学实践,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来施教。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教学方法;创新实践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应用知识与技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中职作为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奠基平台,更为学生将来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打好基础。而传统教学,由于方式简单,教法单一,加上电子技术应用这门学科理论性强,导致很多学习兴趣本身就不浓的中职学生打上了“退堂鼓”。而在全面倡导效能建设的今天,创新教育实践,让课堂更新颖生动,就成为我们当代职教人的重要追求。下面,我结合多年的中职教学,谈谈电子技术应用教学的创新实践。
一、充分抓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特征施教
传统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受“教以应试”思想左右,而对于不再强调“应试”教育的中职,也采取了同样的“讲解法”,宣本喧科,故而效果不好。而在这几年的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教学中,我们不断总结,反思,认为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创新实践,特别是应充分抓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特征施教,才能有效实现我们教学初衷。一是应注重课程体系的跨学科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门工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引导教学学以致用是其重要方法;二是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工科性、综合性。该专业与电子类工科专业紧密相关,其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现代电子科技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特征;三是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双重性。其内容包括电子技术专业实践和操作技能训练两个方面,而重点是专业技能,因为这是就业准入的条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本着“夯实工学基础,强化实践技能,突出应用能力”的教育思想,在培养过程应结合该专业“强实践,重应用”的特点,树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从根本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做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主体能动性
学生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堂的学习主体,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与学生学习效率、效果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使之在内驱下自觉发挥主体能动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到:“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我们应首先激趣。其方法就可以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技术应用相结合。因为当今是信息化代,电子技术无其不在,无处无有。彩电、电磁炉和手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大行其道,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极其重要。教学时,把这些触手可得的应用创设生活情境,就能达到激趣效果,让学生感受到电子技术应用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我要学”效果?
三、定位专业发展方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中职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学生的就业,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就业人才,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专业教学中,我们应合理定位专业发展,帮助学生认清发展方向。作为一线教师,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的实践,正确处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充分分析本区域的产收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及专业发展方向,深入浅出的在完成基本概念、公式和定律教学的同时,结合实际生产和生活用电,本区域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定位等,着力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使用、检测和常用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图的阅读和电气操作安全内容,为他们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的就业打好基础。实践告诉我们,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基础上,我们最好采取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和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体验。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直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与多媒体融合,也有很长的实践时间了。我们知道,电子技术应用的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抽象,对于基础差,兴趣浓的中职学生来说,无疑就增加了学习难度。如在电子线路的教学中涉及很多的定量分析,并且很多章节都要进行电路静态和动态的分析。对于这样内容教学,我们就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来辅助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利用课件展示出来,使教学内容能够清晰明了。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综合作用下快速获得知识的理解与接收,对于学生不太明白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单独将其提炼出来,单独做成动画或者视频进行详细讲解,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宄,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辅助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实践,能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视觉效果强烈的学习平台,能帮助学生能更快、更直观、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实现教学效果的大提升。
总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要提高其教学效果,方法还是很多的。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是基础的。实践中我们庆以技能教学为核心,着力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此,电子技术应用教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特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适应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以学生为主体,适应课改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了,电子技术的应用越广泛,与人们生活联系越紧密。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用心的培养能为国家为社会效力的人才,教师要多让学生动手,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探宄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情,为他们做一个合格的建设者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国兴,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
[2]魏刚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教学方法;创新实践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应用知识与技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中职作为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奠基平台,更为学生将来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打好基础。而传统教学,由于方式简单,教法单一,加上电子技术应用这门学科理论性强,导致很多学习兴趣本身就不浓的中职学生打上了“退堂鼓”。而在全面倡导效能建设的今天,创新教育实践,让课堂更新颖生动,就成为我们当代职教人的重要追求。下面,我结合多年的中职教学,谈谈电子技术应用教学的创新实践。
一、充分抓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特征施教
传统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受“教以应试”思想左右,而对于不再强调“应试”教育的中职,也采取了同样的“讲解法”,宣本喧科,故而效果不好。而在这几年的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教学中,我们不断总结,反思,认为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创新实践,特别是应充分抓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特征施教,才能有效实现我们教学初衷。一是应注重课程体系的跨学科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门工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引导教学学以致用是其重要方法;二是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工科性、综合性。该专业与电子类工科专业紧密相关,其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现代电子科技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特征;三是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双重性。其内容包括电子技术专业实践和操作技能训练两个方面,而重点是专业技能,因为这是就业准入的条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本着“夯实工学基础,强化实践技能,突出应用能力”的教育思想,在培养过程应结合该专业“强实践,重应用”的特点,树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从根本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做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主体能动性
学生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堂的学习主体,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与学生学习效率、效果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使之在内驱下自觉发挥主体能动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到:“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我们应首先激趣。其方法就可以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技术应用相结合。因为当今是信息化代,电子技术无其不在,无处无有。彩电、电磁炉和手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大行其道,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极其重要。教学时,把这些触手可得的应用创设生活情境,就能达到激趣效果,让学生感受到电子技术应用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我要学”效果?
三、定位专业发展方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中职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学生的就业,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就业人才,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专业教学中,我们应合理定位专业发展,帮助学生认清发展方向。作为一线教师,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的实践,正确处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充分分析本区域的产收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及专业发展方向,深入浅出的在完成基本概念、公式和定律教学的同时,结合实际生产和生活用电,本区域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定位等,着力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使用、检测和常用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图的阅读和电气操作安全内容,为他们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的就业打好基础。实践告诉我们,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基础上,我们最好采取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和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体验。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直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与多媒体融合,也有很长的实践时间了。我们知道,电子技术应用的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抽象,对于基础差,兴趣浓的中职学生来说,无疑就增加了学习难度。如在电子线路的教学中涉及很多的定量分析,并且很多章节都要进行电路静态和动态的分析。对于这样内容教学,我们就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来辅助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利用课件展示出来,使教学内容能够清晰明了。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综合作用下快速获得知识的理解与接收,对于学生不太明白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单独将其提炼出来,单独做成动画或者视频进行详细讲解,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宄,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辅助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实践,能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视觉效果强烈的学习平台,能帮助学生能更快、更直观、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实现教学效果的大提升。
总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要提高其教学效果,方法还是很多的。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是基础的。实践中我们庆以技能教学为核心,着力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此,电子技术应用教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特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适应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以学生为主体,适应课改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了,电子技术的应用越广泛,与人们生活联系越紧密。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用心的培养能为国家为社会效力的人才,教师要多让学生动手,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探宄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情,为他们做一个合格的建设者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国兴,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
[2]魏刚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