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反思木本植物切接法嫁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 越良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对口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而木本植物切接法嫁接技术自技能高考以来,每年都被纳入考纲要求。其操作要点“快、准、光、净、紧”5字要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很少有一次性完成的很好的作品,故此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对口高考;技能实训;操作要点;问题反思
嫁接技术在花木繁殖中应用广泛,实用性强。嫁接繁殖不仅能增强苗木的抗逆性,还能提高苗木的经济价值。木本植物的切接法嫁接不仅是实践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嫁接方法,同时也是我校农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30项专业技能之一。
木本植物切接法嫁接技术这项技能的操作难度适中,操作的要点有几处,首先要记住砧木、接穗的各项尺寸要求及形态要求,其次是只用两刀削出符合要求的长削面、短削面,且芽的位置和芽距长削面的距离要符合要求,最后在绑扎时要将砧木、接穗的形成层对齐,且要把切面都封严实。
作为农学技能实训课的授课教师,每次在教授学生此项技能的时候,发现学生的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很少有一次性完成的很好的作品,故此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反思:
首先,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切接法嫁接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对口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而木本植物切接法嫁接技术自技能高考以来,每年都被纳入考纲要求。加之,嫁接技术的可操性和实用性很强,高考技能项目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因此,从思想上先要让学生重视这个项目。
其次,在技术上严格要求,做到“快、准、光、净、紧”5字要领。
根据学生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发现以下问题需要加强:
1.需加“快”:大部分同学操作速度太慢,5分钟之内不能完成一个作品的学生占60%以上;通过对课堂上的观察与学生的表现,造成学生速度慢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刀功不好,畏首畏尾,不敢大胆下刀,绝大多数同学两刀不能成形。这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更换专业的嫁接刀,同时多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使他们能大胆去做。
2.不够“准”:一是长削面、短削面不符合要求;主要原因:学生不够重视,对尺寸不敏感,总觉得差不多就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先给每组学生分发一把直尺,让他们对0.5cm、2cm、2.5cm等长度有明确的概念;二是形成层对不准。主要原因:对形成层的理解不到位,不清楚形成层的位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通过视频、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准确找准形成层。
3.强“光”度: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不平滑,有凸凹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嫁接刀不锋利造成的削面不平滑;操作不熟练造成凹凸不平;采用的枝条本身髓部比例较大;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嫁接的质量及成活率,因而,我们在实训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削面的练习。
4.爱干“净”:砧木和接穗切面保持清洁,不要被泥土污染;另外,对操作过程中的用具和操作者的手需消毒处理。实训课上,对于这一点的要求不严格,需加强。
5.“紧”张有度:在最后的绑扎过程中,普遍出现绑扎不牢,近2/3的作品一碰就松动,导致形成层不能对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长削面角度太大;二是长削面太短;三是绑扎手法不规范。这也需要在不断训练中积累经验。
最后,对于整个操作过程中,还需重点强调安全,特别是在截取砧木、垂直下切砧木、削削面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左手(或右手)戴手套操作,以防嫁接刀伤人。在整个项目完成后,强调学生注意台面的整洁,器材的摆放规范有序。
参考文献:
[1]张志国,李金贵。果树嫁接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2(03):25-26.
[2]杨建,果树嫁接改良技术[J].现代园艺,2014(08):31.
[3]吴彦君,果树嫁接方法概述(林沙产业).
[4]唐小宁,大叶垂榆嫁接繁殖技术[J].河北林业.2009,6:40
[5]张锋娟.黄瓜嫁接技术及管理[J]. 农村科技. 2017(05)
关键词:对口高考;技能实训;操作要点;问题反思
嫁接技术在花木繁殖中应用广泛,实用性强。嫁接繁殖不仅能增强苗木的抗逆性,还能提高苗木的经济价值。木本植物的切接法嫁接不仅是实践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嫁接方法,同时也是我校农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30项专业技能之一。
木本植物切接法嫁接技术这项技能的操作难度适中,操作的要点有几处,首先要记住砧木、接穗的各项尺寸要求及形态要求,其次是只用两刀削出符合要求的长削面、短削面,且芽的位置和芽距长削面的距离要符合要求,最后在绑扎时要将砧木、接穗的形成层对齐,且要把切面都封严实。
作为农学技能实训课的授课教师,每次在教授学生此项技能的时候,发现学生的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很少有一次性完成的很好的作品,故此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反思:
首先,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切接法嫁接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对口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而木本植物切接法嫁接技术自技能高考以来,每年都被纳入考纲要求。加之,嫁接技术的可操性和实用性很强,高考技能项目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因此,从思想上先要让学生重视这个项目。
其次,在技术上严格要求,做到“快、准、光、净、紧”5字要领。
根据学生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发现以下问题需要加强:
1.需加“快”:大部分同学操作速度太慢,5分钟之内不能完成一个作品的学生占60%以上;通过对课堂上的观察与学生的表现,造成学生速度慢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刀功不好,畏首畏尾,不敢大胆下刀,绝大多数同学两刀不能成形。这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更换专业的嫁接刀,同时多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使他们能大胆去做。
2.不够“准”:一是长削面、短削面不符合要求;主要原因:学生不够重视,对尺寸不敏感,总觉得差不多就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先给每组学生分发一把直尺,让他们对0.5cm、2cm、2.5cm等长度有明确的概念;二是形成层对不准。主要原因:对形成层的理解不到位,不清楚形成层的位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通过视频、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准确找准形成层。
3.强“光”度: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不平滑,有凸凹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嫁接刀不锋利造成的削面不平滑;操作不熟练造成凹凸不平;采用的枝条本身髓部比例较大;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嫁接的质量及成活率,因而,我们在实训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削面的练习。
4.爱干“净”:砧木和接穗切面保持清洁,不要被泥土污染;另外,对操作过程中的用具和操作者的手需消毒处理。实训课上,对于这一点的要求不严格,需加强。
5.“紧”张有度:在最后的绑扎过程中,普遍出现绑扎不牢,近2/3的作品一碰就松动,导致形成层不能对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长削面角度太大;二是长削面太短;三是绑扎手法不规范。这也需要在不断训练中积累经验。
最后,对于整个操作过程中,还需重点强调安全,特别是在截取砧木、垂直下切砧木、削削面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左手(或右手)戴手套操作,以防嫁接刀伤人。在整个项目完成后,强调学生注意台面的整洁,器材的摆放规范有序。
参考文献:
[1]张志国,李金贵。果树嫁接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2(03):25-26.
[2]杨建,果树嫁接改良技术[J].现代园艺,2014(08):31.
[3]吴彦君,果树嫁接方法概述(林沙产业).
[4]唐小宁,大叶垂榆嫁接繁殖技术[J].河北林业.2009,6:40
[5]张锋娟.黄瓜嫁接技术及管理[J]. 农村科技.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