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探小学语文快乐作文教学

【作者】 陈小莹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更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知识经验缺乏,作文能力尚未具备,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应针对小学生写作的种种特点加以正确引导。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平时积累的训练,况且“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是学生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上完一节体育课,搞完一次大扫除,一次快乐的游戏,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3.通过课外阅读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所以感到作文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米”是主要的。针对这一实际,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要求自己把课文讲得生动些,开放些,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资料,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在阅读积累中,我让学生把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段落收集记录下来后,还定期召开阅读演讲会,让他们说说自己近日来积累了哪些材料。例如,一个学生作文题目是《课堂之外》,他写道:“我的课外生活是读书,读书使我认识了黄世仁的凶残,王熙凤的刁钻、泼辣,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和学习生活。”可见,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的确利于学生积累材料。
  二、注意审题,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是指深入思考作文题目的内容,明确作文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等方面的能力。审题是命题作文的第一基本功,也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步,教师一定要指导好,要从题目的范围、要求、重点等方面去指导。例如《一个激动人心的镜头》这个题目,首先要引导学生读题目,找关键字眼“激动人心”,再找中心词“镜头”,明确数量限制“一个”,这样一引导,学生以初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然后再指出习作要求。要求是:通过一部电视剧,或一部电影反映其中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个要求的前提“爱国”,而这个爱国必须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反映出来的,不能是书中或其他地方出现的。这样一分析,学生就对题目的要求十分清楚了,就不会处出现离题现象了。
  三、走向社会,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搜集素材的能力
  搜集素材的能力,就是指让学生根据文章题目和中心思想的要求来搜集材料,做到内容充实。小学生观察能力不强,没有系统性,观察到的材料又不搜集起来,我们应根据写作需要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指导他们搜集素材。通常会搜集素材的小学生,他们一方面能够通过回忆、思考或观察,确定哪些与中心思想有关的材料,并能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另一方面他们能够把搜集到的材料运用到口头作文或书面作文中去。学生作文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现实生活本身,现实生活在书本中的反映,现实生活在图画中的反映。因此,要培养他们搜集素材的能力,就必须学会观察生活、看书和欣赏图画,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会观察。
  四、引导分析归类,培养小学生系统整理材料的能力
  系统整理材料要求对材料加以分析、归类,确定按怎样的顺序来表达,为此必须制定计划,确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过程。如写《我们的学校》一文,我让学生跑遍校舍各处,仔细地观察了所有的地方,还特别注意那些从前没有观察到的东西,把见到的都记下来,他们就会明白,不动手将材料整理一遍,文章就会杂乱无章,必须在动手写作之前,将材料归纳,分类,作一番整理,也就是将那些有助于表达中心思想的挑选出来,确定何处写起,按什么顺序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
  五、注重对作文的评价
  我们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于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后进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当然,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形成发展起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他们在练习中从简单作文写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能不断增强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