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作者】 陈兰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宗场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语文素养,关键是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学生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对语文学习就有了兴趣,作为教师就不用为学生的学习而担忧了。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兴趣培养 
  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爱读书的人,一定要做一个沉静质朴纯真的人,一定要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我也希望我的男女学生通过读书读好书都成为这样的高尚的人、博学的人。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要有意创设情景,使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叙述的情景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运用读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读的书不少,但是读过书的脑袋依然空空如也,就像海浪冲过沙滩,留不到任何痕迹。其实,这和读书方法是有重大关系的,有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这样来读书,肯定在脑子里留不下读书的印记。那么,怎样的读书方法才是高效的呢?我觉得可以注意下面的几个点。
  首先,读书的时候,精力要集中,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一目十行。读书的时候,最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因为嘈杂的环境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开着电视,看着电视剧,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其次,读书的时候,要准备好一个笔记本,在遇到好词好句的时候及时地摘抄下来,进行反复诵读,变成自己的知识。第三,读书不能读一遍就拉倒了,一本好书的精髓是要通过反复阅读来进行掌握和领会的,读书可以分几步走,第一步粗略地读,第二遍精读,体会文意,第三遍的时候思考解决自己的疑问。
  二、在学读中培养习惯
  “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朱熹有句经典的话: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在大量的阅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读”是由“听读”过渡到“自主阅读”、“学读”的关键。这个过程也急不得,自主阅读也不能激进,先由拼音学得好的学生,课前、课后阅读,课堂上代替老师读,让这些学生读,其他学生听,这个听读的过程,既可以提高读书的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更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更加激发阅读兴趣,使读书成为习惯。另外,听读的学生也会不断萌动要表现的欲望,课后也会多读,以寻求“当小老师”的表现机会。教师逐渐在读与听读之间,注意角色的转变,让每一个学生都尝到阅读的快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要读”、“我会读”。
  三、创建出良好的教学平台,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在兴趣的影响下,可以让学生产生出阅读的欲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保持好这一欲望,这样才能将其转化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在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好教学平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借助引导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
  对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性格以及年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样也就使得学生在选择图书的过程中很容易存在盲目与随意的心理。加之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所以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先掌握好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书籍,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完《三顾茅庐》以后,学生就可以对诸葛亮产生出一定的认识,并迫切希望理解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故事。所以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将引入《三国演义》这一经典名著,以此来帮助学生感受到我国经典文化的魅力。
  (二)实现家校之间的联合
  通过分析出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存在贪玩好胜的心理,这样也就使得一些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出现了不同的阅读表现。但是阅读习惯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家校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学校中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出一定时间的课外阅读,而家长方面就要对学生的日常阅读书目等进行记录,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四、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好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爱好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平时的言行,很多情况下都会折射出教师的影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读书,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首先做到。在学生的专门阅读课上,在学生自习课时,在图书阅览室里,教师在看书,学生在看书,师生聚在一起,没有互联网的干扰,没有电视机的狂躁,有时是大家相互讨论,你一言我一句,争论不休;有时是静悄悄的,偶尔能听见翻书的沙沙声,看得入神,可能偶尔会突然之间发出“哈哈”“嘿嘿”声,然后“哈哈”声又会突然停止,因为他或她因为自己不由自主的发声感到不好意思。教师用自己的爱好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爱好,是激发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最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正是人生起步期,从小学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但是小学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阅读这件事情,此时需要学校和家庭进行有效的引导才能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