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班主任对班级的安全教育管理的作用及方法分析

【作者】 黄 璐

【机构】 新疆巴州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校的安全教育是一项大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人员,在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明确自身职责,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教育效果的逐步提高,使学生能够牢固树立起个人安全意识,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安全教育;方法分析
  安全教育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学科教育的重要基础。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基础是各个班级的安全教育,为此教师和学生均应当牢固树立起安全意识,以此来促进安全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人员,在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明确自身职责,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教育效果的逐步提高,使学生能够牢固树立起个人安全意识,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主要作用
  (一) 安全告知和告诫
  为保证安全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告知和告诫,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需要充分掌握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情况,将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及时告知书学生,比如学生上学和放学回家途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楼梯、学校围墙等位置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利用各类教学活动及时告知学生日常安全的注意事项,并将学生未到校、病假、事假、在校表现等及时告知家长,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同时,对于学生日常在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教师需要及时告知,对不安全行为应当立即纠正,比如攀爬学校围墙、在楼梯位置打闹、体育活动未按固定要求使用器材、随意使用实验室用品等。加强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意识,杜绝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 安全教育和安全救护
  班主任应当将切实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进行常规的学科知识教育之外,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安全自救以及安全防护知识。一旦学生出现安全意外事故,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救护措施,积极与学生家长和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避免安全是事故的影响范围持续扩大。
  二、 班主任对班级安全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 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计划,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初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但安全知识掌握不够完善,班主任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员,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学科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安全救护和安全防范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积极利用各种班级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自我防护能力的全面改善。为保证安全教育的效果,班主任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合理的安全教育计划。在新生入学后,班主任需要为学生系统讲解学校各项安全规定以及制度,学生参与实验课学习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实验用品的防污染、防辐射、防爆安全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在面对不法侵害时能够使用正确的处理方式。另外,教师需要加强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遵守交通规则,组织学生到消防安全基地参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防火知识,提高自救能力。在每年暑假前夕,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游泳安全教育,告知学生到正规游泳馆游泳。班主任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纠纷,营造出和谐安全的班级环境。
  (二) 开展生活化的安全教育
  现阶段,很多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为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无小事的意识,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安全教育结合,提高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详细告知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收看安全教育专题纪录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各类安全威胁。为实现安全教育的延伸,班主任在课余时间需要积极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详细告知各类安全隐患,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安全管理,通过民主的方式制定班级的安全守则,在班级内选出安全问题负责人,定期对班级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对于安全意识较好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奖励,对学生存在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及时纠正,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
  (三) 加强对学生的关爱
  初中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班主任在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贯穿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安全教育对自己和家人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同度。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爱,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善的关系,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身边的各类安全隐患,比如在雨雪天气告知学生注意安全等,学生生病时告知家长,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为此教师和学生均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班主任是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人员,为保证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班主任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掌握风险防范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管理,全面保障学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钱珍梅;浅谈加强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0年02期
  [2]李强;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J];学周刊;2011年20期
  [3]蒙继承;班级管理体会点滴[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1期
  [4]袁美忠;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学生情绪进行管理[J];新课程(中学);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