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中职《机械制图》三化教学方法
【作者】 段炼武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机械制图》作为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机械行业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是理论与专业实践操作间的沟通桥梁,是成就机械设计工程师的理论基础。所以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好机械制图是众多一线教师长期以来探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思维套图;多媒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普及,传统的教案、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当代教学的要求,一直秉承的“一讲一练”教学效果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教学需求。教学过程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也是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经过多年的一线中职教学实践,根据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我们探索出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化”。即课堂贴近生活化,跨学科理实综合化,方式多元现代化,课堂教学多元化,对提高制图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一、教学现状
制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空间概念很强的课程,因此对于学生空间思维、知识理解、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现状是:大多数学生都是初中毕业时所谓的差生,知识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行为习惯性差,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有较重的厌学情绪。如果不能采用更先进更直观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将难以引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激情,这无疑也给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带来了挑战性。因为学生学习能力不够也造成学生对接受新知识的不自信。加上各个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减了机械制图课程的总课时,因此机械制图的教学一般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贯采用“讲、画、练、评”的教学方法,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空间结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所以,制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跟上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把单纯的“讲、画、练、评”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模式。俗话说“夯实基础是发展之本”,虽然制图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但它所关联的知识包括CAD/CAM、机械基础、车工实训、钳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等机械类的大部分课程,是其他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基础,所以按照理论课的思维方式去教学,制图教学工作就变得是是“坐地科研教学”了。
二、弃旧辟新
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虽然职业教育之路我们走的很艰辛,但只有我们不断努力创新,才能看到光明,走向未来的成功。
1、课堂贴近生活化
《机械制图》作为机械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每次课前都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予以消化,把枯燥泛味的抽象的文字图形转化成生动有趣的知识情境与生活情境中。例如:在讲解图纸幅面大小时:可以就地取材,准备一些常见的A4纸、A3纸,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其纸张大小而得出A4图幅的大小是210×297,A3的大小是297×420,再由两张A4组合再测量得出尺寸数据,以此类推就可以得出一个结果:“在图纸的基本幅面中,相邻的前一号幅面是后一号幅面面积的2倍且前一号幅面的短边为后一号幅面的长边”。这样贴近现实生活化的教学体现了真正从做中学,做中教,达到教学目的。又例如在讲授“剖视的形成和分类”一节中,以学生十分熟悉的切藕片或宰杀鸡鸭,为了看清内部结构,必须将其外表切开才能展现,这便是“剖视”的由来。这样贴近生活化的讲授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这样创设的学习情境,内容有趣、形式新颖、效果明显。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简单化、口诀化。
2、跨学科理实综合化
机械制图课程是Auto CAD的理论源泉,服务于车工、钳工、数车实训操作等机加工中,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增设课堂活动,我们可将实训课搬到教室的教学中来,也可以把理论课堂搬到实训工厂里去,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将车工实训课后的机械零件作为制图的教学素材。利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教学法,把理实一体化搬进教室。其锥套零件可以作为学习锥度、剖视图的教学素材、轴类零件可作为绘制零件图知识点的教学资源;铣削零件用于正投影、三视图知识点的教学资源,各类螺纹件用于螺纹相关知识的教学,确定好教学资源后,将实训零件分发下去分组进行测绘,利用已有的绘图知识绘制零件图,学生既能把机械零件和机械图样有机的结合起来,又能为后续实训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CAD软件的灵活性适当绘制一些零件图,作为学生学习轴测图的教学资源,这样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3、方式现代多元化
在当前的《机械制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更灵活、生动,强化教学效果,教师会充分利用各种多元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穿插教学。首先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将课本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由静态变为动态对比的演练,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还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有效的控制教学进度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其次对于理论知识部分,我们还可以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制作课件,它是便于记忆、学习、思考的思维“地图”,可以成倍的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激发联想与创意,从而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点线面的投影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思维套图的模式制作课件,层层递进,知识关联。再次微课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内容也可以永久保存,查阅和修正方便容易。对于每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我们也可以事先制作微课作为教学素材之一。制图作为机械专业基础课,制作的所有教学资源可以上传到数字校园平台,QQ群、微信群供学生共享,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总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在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思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坚持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使职校学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将乐学落到实处,从而增强其机械制图的视图和绘图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思维套图;多媒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普及,传统的教案、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当代教学的要求,一直秉承的“一讲一练”教学效果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教学需求。教学过程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也是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经过多年的一线中职教学实践,根据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我们探索出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化”。即课堂贴近生活化,跨学科理实综合化,方式多元现代化,课堂教学多元化,对提高制图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一、教学现状
制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空间概念很强的课程,因此对于学生空间思维、知识理解、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现状是:大多数学生都是初中毕业时所谓的差生,知识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行为习惯性差,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有较重的厌学情绪。如果不能采用更先进更直观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将难以引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激情,这无疑也给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带来了挑战性。因为学生学习能力不够也造成学生对接受新知识的不自信。加上各个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减了机械制图课程的总课时,因此机械制图的教学一般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贯采用“讲、画、练、评”的教学方法,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空间结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所以,制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跟上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把单纯的“讲、画、练、评”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模式。俗话说“夯实基础是发展之本”,虽然制图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但它所关联的知识包括CAD/CAM、机械基础、车工实训、钳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等机械类的大部分课程,是其他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基础,所以按照理论课的思维方式去教学,制图教学工作就变得是是“坐地科研教学”了。
二、弃旧辟新
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虽然职业教育之路我们走的很艰辛,但只有我们不断努力创新,才能看到光明,走向未来的成功。
1、课堂贴近生活化
《机械制图》作为机械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每次课前都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予以消化,把枯燥泛味的抽象的文字图形转化成生动有趣的知识情境与生活情境中。例如:在讲解图纸幅面大小时:可以就地取材,准备一些常见的A4纸、A3纸,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其纸张大小而得出A4图幅的大小是210×297,A3的大小是297×420,再由两张A4组合再测量得出尺寸数据,以此类推就可以得出一个结果:“在图纸的基本幅面中,相邻的前一号幅面是后一号幅面面积的2倍且前一号幅面的短边为后一号幅面的长边”。这样贴近现实生活化的教学体现了真正从做中学,做中教,达到教学目的。又例如在讲授“剖视的形成和分类”一节中,以学生十分熟悉的切藕片或宰杀鸡鸭,为了看清内部结构,必须将其外表切开才能展现,这便是“剖视”的由来。这样贴近生活化的讲授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这样创设的学习情境,内容有趣、形式新颖、效果明显。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简单化、口诀化。
2、跨学科理实综合化
机械制图课程是Auto CAD的理论源泉,服务于车工、钳工、数车实训操作等机加工中,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降低教学成本,增设课堂活动,我们可将实训课搬到教室的教学中来,也可以把理论课堂搬到实训工厂里去,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将车工实训课后的机械零件作为制图的教学素材。利用任务驱动法、小组教学法,把理实一体化搬进教室。其锥套零件可以作为学习锥度、剖视图的教学素材、轴类零件可作为绘制零件图知识点的教学资源;铣削零件用于正投影、三视图知识点的教学资源,各类螺纹件用于螺纹相关知识的教学,确定好教学资源后,将实训零件分发下去分组进行测绘,利用已有的绘图知识绘制零件图,学生既能把机械零件和机械图样有机的结合起来,又能为后续实训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CAD软件的灵活性适当绘制一些零件图,作为学生学习轴测图的教学资源,这样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3、方式现代多元化
在当前的《机械制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更灵活、生动,强化教学效果,教师会充分利用各种多元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穿插教学。首先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将课本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由静态变为动态对比的演练,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还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有效的控制教学进度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其次对于理论知识部分,我们还可以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制作课件,它是便于记忆、学习、思考的思维“地图”,可以成倍的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激发联想与创意,从而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点线面的投影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思维套图的模式制作课件,层层递进,知识关联。再次微课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内容也可以永久保存,查阅和修正方便容易。对于每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我们也可以事先制作微课作为教学素材之一。制图作为机械专业基础课,制作的所有教学资源可以上传到数字校园平台,QQ群、微信群供学生共享,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总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在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思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坚持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使职校学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将乐学落到实处,从而增强其机械制图的视图和绘图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