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关于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策略
【作者】 吕帮全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双谊镇真武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高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而且90后的孩子较80后在性格上更加激进,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目空一切、不善于和别人交往,考虑自己多,考虑别人少。90后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相比,个性更强而共性减弱,千差万别的学生情况增大了班主任管理上的难度。
谈话,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重要方式和方法,在新的背景下更需要总结和发挥,这样才能起到更理想的效果。
一、防患于未然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八,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炳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作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作为班主任谈话,不要总是等到发现学生有问题了才苦口婆心的进行教育。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心中大概有些了解,因此,在问题发生之前给学生以合理的暗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常见病”往往具有共性,因此班主任可以适时的调整班会课的时间,将有限的时间用到“刀刃”上,在班级中造成一定影响,给学生指明道路,让学生少犯错误。
二、“谈”无定法
谈话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方法,一切都应该因人而异,这里说的“人”并不仅仅指学生,也指班主任。
从教师的内在性格和外在形象这方面来讲,有些教师年轻富有活力,言谈举止幽默,和学生有非常亲密的朋友关系;有些教师年龄较为年长,行事沉稳老练,在生活中时刻给学生以关怀而很少用语言表达,给学生以父母的感觉;有些教师学识渊博,富有人格魅力,对学生讲究尊重与礼貌,给学生一种学者的感觉;有些教师思维缜密,举止严肃,办事条理,工作讲究计划性和系统性,能把自己的一切置于理智控制之下,给学生以警察的感觉。不同的性格类型和外在形象有自己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在谈话方式—上应当发挥自己的长处。
从学生这方面来讲,有些学生自以为是,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有些学生意志力脆弱,有些学生逆反心理强,或者总的性格来说,有内向的有外向的。对学生来说谈话没有固定的方法,要做到“对症下药”,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对于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低、感情细腻、脆弱的学生,一旦他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教师最好采用和风细雨式的谈话,含蓄委婉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往往能让这些学生肯定和接受。如果以强硬的态度和尖刻的语言来数落他们,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对班级的管理。与之相反的,对于一些较为“顽固”、屡教不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则应以强硬的态度施加压力,措辞较为严厉,和学生一起分析,并严肃指出其行为的严重性,使其错误的心态能够的到遏制。但虽然是严厉和强硬,但也要把态度放明确,给学生以——种爱的感觉,防止他们的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
三、谈话应有持续性
一句话、一本书,一部电影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是不可能的,充其量能改变—个人—段时间内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对学习、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谈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蹴而就,谈话要有持续性,要多个“疗程”不间断治疗。
首先班主任洞察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问题,设计好谈话的思路,尽量多的掌据学生的资料,查阅和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材料,进行一次深刻的谈话。在谈话后,可以通过班主任观察或者调查学生的舍友、周围同学和班委,以便了解此次谈话的“疗效”如何,如果没有改变,说明这次“治疗”是失败的,“药”不对“症”,那么只能准备?卜一次的教育活动;如果发生丁一些好的改变,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一点改良,也要立刻在班里或者私下表扬学生,以便巩固“疗效”,便于下一个“疗程”的治疗。这样持续几次谈话,对学生行为的改正和态度的端正,将会有较好的效果。
四、谈话可求同心协力
班主任的工作繁杂量大,某些特殊时期大量学生需要特殊照顾,然而却不是共性问题,班主任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能和每个有需要的同学都交流,那么可以寻求同作业组其他较有威信老师的帮助,大家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促成学生的良好状态。
譬如在大考前,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心理压力非常大,有各种担忧,浮躁影响考前的复习,但并不是绝大多数同学都需要谈话,时间宝贵,开班会浪费其他同学时间,这时候可以找到班级其他较有威信的任课教师,或者是学生弱科的任课教师,帮助谈话,使得学生得到稳定的学习状态。
五、应该避免的几个谈话误区
第一、切忌空谈大道理,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枯燥无味的讲道理,往往抓不住学生的心,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二、不要摆架子,给学生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或者居高临下,能从气势上压住学生,但谈话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谈话内容,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三、不要恫吓学生,学生犯错后先数落——阵子,对于较为严重的错误,拿劝退或者开除来恫吓学牛;
第四、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在谈话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学生可能说的搪塞的理由准备好对策,免得谈话时失去先机。
第五、谈话不是万应灵药,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能行之有效,谈话前,班主任.老师也要有心理,上的准备。
谈话,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重要方式和方法,在新的背景下更需要总结和发挥,这样才能起到更理想的效果。
一、防患于未然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八,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炳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作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作为班主任谈话,不要总是等到发现学生有问题了才苦口婆心的进行教育。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心中大概有些了解,因此,在问题发生之前给学生以合理的暗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常见病”往往具有共性,因此班主任可以适时的调整班会课的时间,将有限的时间用到“刀刃”上,在班级中造成一定影响,给学生指明道路,让学生少犯错误。
二、“谈”无定法
谈话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方法,一切都应该因人而异,这里说的“人”并不仅仅指学生,也指班主任。
从教师的内在性格和外在形象这方面来讲,有些教师年轻富有活力,言谈举止幽默,和学生有非常亲密的朋友关系;有些教师年龄较为年长,行事沉稳老练,在生活中时刻给学生以关怀而很少用语言表达,给学生以父母的感觉;有些教师学识渊博,富有人格魅力,对学生讲究尊重与礼貌,给学生一种学者的感觉;有些教师思维缜密,举止严肃,办事条理,工作讲究计划性和系统性,能把自己的一切置于理智控制之下,给学生以警察的感觉。不同的性格类型和外在形象有自己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在谈话方式—上应当发挥自己的长处。
从学生这方面来讲,有些学生自以为是,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有些学生意志力脆弱,有些学生逆反心理强,或者总的性格来说,有内向的有外向的。对学生来说谈话没有固定的方法,要做到“对症下药”,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对于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低、感情细腻、脆弱的学生,一旦他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教师最好采用和风细雨式的谈话,含蓄委婉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往往能让这些学生肯定和接受。如果以强硬的态度和尖刻的语言来数落他们,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对班级的管理。与之相反的,对于一些较为“顽固”、屡教不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则应以强硬的态度施加压力,措辞较为严厉,和学生一起分析,并严肃指出其行为的严重性,使其错误的心态能够的到遏制。但虽然是严厉和强硬,但也要把态度放明确,给学生以——种爱的感觉,防止他们的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
三、谈话应有持续性
一句话、一本书,一部电影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是不可能的,充其量能改变—个人—段时间内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对学习、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谈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一蹴而就,谈话要有持续性,要多个“疗程”不间断治疗。
首先班主任洞察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问题,设计好谈话的思路,尽量多的掌据学生的资料,查阅和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材料,进行一次深刻的谈话。在谈话后,可以通过班主任观察或者调查学生的舍友、周围同学和班委,以便了解此次谈话的“疗效”如何,如果没有改变,说明这次“治疗”是失败的,“药”不对“症”,那么只能准备?卜一次的教育活动;如果发生丁一些好的改变,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一点改良,也要立刻在班里或者私下表扬学生,以便巩固“疗效”,便于下一个“疗程”的治疗。这样持续几次谈话,对学生行为的改正和态度的端正,将会有较好的效果。
四、谈话可求同心协力
班主任的工作繁杂量大,某些特殊时期大量学生需要特殊照顾,然而却不是共性问题,班主任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能和每个有需要的同学都交流,那么可以寻求同作业组其他较有威信老师的帮助,大家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促成学生的良好状态。
譬如在大考前,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心理压力非常大,有各种担忧,浮躁影响考前的复习,但并不是绝大多数同学都需要谈话,时间宝贵,开班会浪费其他同学时间,这时候可以找到班级其他较有威信的任课教师,或者是学生弱科的任课教师,帮助谈话,使得学生得到稳定的学习状态。
五、应该避免的几个谈话误区
第一、切忌空谈大道理,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枯燥无味的讲道理,往往抓不住学生的心,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二、不要摆架子,给学生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或者居高临下,能从气势上压住学生,但谈话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谈话内容,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三、不要恫吓学生,学生犯错后先数落——阵子,对于较为严重的错误,拿劝退或者开除来恫吓学牛;
第四、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在谈话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学生可能说的搪塞的理由准备好对策,免得谈话时失去先机。
第五、谈话不是万应灵药,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能行之有效,谈话前,班主任.老师也要有心理,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