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作者】 陈 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外阅读能力是学生拓展学习的重要能力。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学习到许多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这对现在知识主导的经济体系下个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也是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由此笔者将从学校方针、课堂教学、教师传授、家长鼓励、学习效果等方面提出关于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建议,希望能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2.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由于小学生关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学生容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他们才会对书感兴趣。
  3.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二、创设阅读条件,让学生有书读。
  1.家长配合,选择读物。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给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和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互借互换,共享资源。引导学生互换互借课外读物,或者提倡学生都把自己的课外读物拿来,一并收集整理在班内的图书角,然后让他们一起分享自己心爱的读物,实行资源共享。
  三、加强课外阅读的辅导和补充
  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外阅读作为辅助和补充。在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中,我们首先注意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利用举行专题讲座、召开讨论会等形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注意教给小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我们首先注意利用教材中范文的学习,向小学生传授文章阅读的有关基础知识,使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同时,利用教材中重点训练项目的《读写例话》,边读边学,一篇带读多篇,逐步使他们掌握如何读懂一篇文章。
  第三,向小学生推荐有益的书刊,帮助小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读物。
  四、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只把这个重任交给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负起更多的责任。虽然相对于老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过于欠缺,但父母是和孩子相处最亲密的,对孩子最为了解的人,老师在课外阅读兴趣、技巧和书籍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父母要从孩子的阅读进度、理解等方面进行教育。小学生比较贪玩,父母要适度把握孩子玩耍和学习的时间,并对孩子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现在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心很少,经常是给孩子报培训班,让培训班的老师教孩子,而对于孩子在学习上的进度很少过问,这样不仅仅会增加孩子学习的压力,也会形成孩子以为学习是给父母学、给老师学的观念,非常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而且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更甚至对孩子的人格发育产生影响。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父母陪伴的,父母不要一到考试就问孩子考了多少分,要在平时多问孩子学习的状况、学习上的需求,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父母除了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多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老师配合。在现在教育体制下,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重中之重,父母要在平时监督教导孩子阅读,刚开始孩子有可能会学得比较慢,父母要对孩子有耐心,悉心指导,一字一句带领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父母是孩子最强的后盾,有了父母的鼓励,孩子的学习定会更上一层楼。
  书海,犹如一座光辉灿烂的圣殿。作为教师,应该以引领学生敲开书海之门,去尽情阅读为己任,使我们农村的学生也能亲近书本,乐于阅读,让阅读也能伴着学生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岁月也会因书的陪伴而书香萦绕,雅致温馨!